使用Oracle VM VirtualBox 創建 ubuntu 虛擬機 下載 編譯 Android 源碼

參考其他博主的文章進行整理,留待以後使用。

 

首先,安裝ubuntu虛擬機:

參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228977/article/details/81355649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憤怒的芒果」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228977/article/details/81355649

安裝包和鏡像包:

virtualbox 
官網地址:https://www.virtualbox.org/ 
本文使用版本爲:VirtualBox 5.2.6 (released January 15 2018)

ubuntu 
官網地址:http://releases.ubuntu.com/18.04/ 
鏈接後面的18.04這種可以修改一下再按回車就可以下載自己想要的版本惹~ 
本文使用的版本爲:ubuntu-16.04.6-desktop-amd64.iso

官網下載比較慢,可以試着用網易的鏡像網址下載:http://mirrors.163.com/ubuntu-releases/

virtualbox安裝並創建虛擬機
1.雙擊下載好的安裝包,一直下一步進行傻瓜式安裝,安裝中途會有斷網環節

這裏點安裝 
 點安裝
蹦出這的時候就安裝好了 

安裝好了
2.打開virturalbox 這裏寫圖片描述

 

按下 ctrl+g進行全局設定

修改默認虛擬腦位置,比如E:\vboxvms可以讓自己更方便的查找,備份安裝好的虛擬機,一定要是全英文的~ 

這裏寫圖片描述
設置語言 

這裏寫圖片描述
3.創建虛擬機 
設置好以後,就可以新建一個虛擬機並且爲它分配內存惹~ 
先起個名字,類型選擇linux 版本爲ubuntu (需要和一會用到的iso鏡像文件保持一致~) 
 這裏寫圖片描述
設定虛擬機的內存,此內存即爲虛擬機所佔用的系統內存,可隨意修改,建議不要超過系統內存的1/2。 
(這一步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電腦系統內存大小,“我的電腦”->“屬性”,爲16G,所以我這裏分配虛擬機的內存爲4G) 
 
 這裏寫圖片描述這裏寫圖片描述
爲虛擬機創建一塊虛擬硬盤。選擇“現在創建虛擬硬盤”,並單擊“創建”。 
(如果你安裝有問題,可以去別人電腦上默認虛擬腦位置比如D:\myvbvms處拷貝別人安裝好的XXX.vdi文件,在此選擇“使用已有的虛擬硬盤文件”,然後選中拷貝過來的vdi文件就可以了,下面的4開始的步驟就不用做了。) 

這裏寫圖片描述
4.創建虛擬硬盤 
選擇虛擬硬盤文件類型。選擇默認的VDI(VirtualBox磁盤映像),並單擊“下一步” 
 這裏寫圖片描述
選擇“動態擴展”,並單擊“下一步”。 
因爲分配給虛擬機的內存空間較大,使用時逐漸佔用磁盤空間,閒置時自動縮減比較合理,所以選擇動態擴展類型。 
 這裏寫圖片描述
輸入虛擬硬盤文件的名稱,並選擇保存位置。單擊“創建”,點擊確定後,虛擬機就創建完成了~ 
(選擇虛擬硬盤大小時一定先確定保存所在位置磁盤的可用大小。 
我自己的E盤可用空間爲1T,虛擬硬盤大小設置爲64G。)

需要注意的點事是:虛擬硬盤大小盡量大一點,原博客設置爲了20G,下載Android源碼不夠用,我的擴展到250G左右

這裏寫圖片描述

點擊剛纔創建的電腦名稱,可以看到剛纔創建的虛擬機詳細屬性,現在的情況相當於我們已經把所有硬件資源準備好了,有了一臺沒有操作系統的電腦主機 

這裏寫圖片描述
爲虛擬機安裝ubuntu操作系統
1.準備好ubuntu鏡像文件,詳見開頭的鏡像文件準備,我自己準備的是桌面版,桌面版和非桌面版的區別到時候再寫一篇 
下載好的文件名:ubuntu-14.04.5-desktop-amd64.iso 
2.啓動剛纔安裝好的虛擬機 
 這裏寫圖片描述
3.選擇啓動盤 
選擇剛纔下載的鏡像文件作爲啓動盤,單擊啓動 
 這裏寫圖片描述
4.開始安裝啦~先選一波英文,安裝ubuntu 
建議選擇英文,我選了中午導致日後遇見了一個比較麻煩的坑~~~~ 
 這裏寫圖片描述
5.熱鍵衝突問題:這裏會遇到熱鍵衝突問題,導致其他軟件的熱鍵不能啓用,可以單擊右下角這個圖標(或者是右邊的ctrl)解決 (我的這個不管用)
 這裏寫圖片描述
6.網絡不好時可以不選擇“安裝中下載更新”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7.開始安裝惹~ 
用戶名和密碼都要記住呀~ 
 這裏寫圖片描述
8.最後一步 
安裝好後重啓一次~ 
一切ojbk~ 

————————這裏寫圖片描述————————

以上部分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憤怒的芒果」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228977/article/details/81355649

第一次安裝的時候登陸時用的是訪客賬號,刪除之後重新安裝就好了,應該也可以點擊右上角的設置按鈕切換登陸賬號。

下載Android源碼

參考:https://lug.ustc.edu.cn/wiki/mirrors/help/aosp

參考博客 https://blog.csdn.net/littlle_yan/article/details/78826570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little_yan_yan」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littlle_yan/article/details/78826570

首先下載Android源碼需要用到repo 工具,repo工具相當於git 的升級版,所以需要安裝git工具

在終端cmd中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之後對git進行配置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替換爲你的名字"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替換爲你的email地址"

之後,還需要安裝curl 

sudo apt-get install curl -y

之後開始下載,下載源碼之前需要先下載repo 工具

//新建一個bin目錄
mkdir ~/bin
//將bin目錄寫入環境變量(這樣你在任何目錄下都可以訪問)
PATH=~/bin:$PATH
//輪到curl工具了,我們使用curl工具下載repo,並將其放置到bin目錄
curl https://storage-googleapis.lug.ustc.edu.cn/git-repo-downloads/repo > ~/bin/repo

## 如果上述 URL 不可訪問,可以用下面的:
## curl -sSL  'https://gerrit-googlesource.proxy.ustclug.org/git-repo/+/master/repo?format=TEXT' |base64 -d > ~/bin/repo

//更改repo權限(不要問爲啥,跟着做)
chmod a+x ~/bin/repo

修改bin/repo 文件中的REPO_URL

將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manifest 替換爲 git://mirrors.ustc.edu.cn/aosp/platform/manifest

mkdir android

cd android

repo init -u git://mirrors.ustc.edu.cn/asop/platform/manifest -b android-4.4.4_r1

repo sync

之後就是等待下載,我下載的時候清華源下載速度比較慢,後來選擇的科大源,速度還是很快的。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