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時代傳統運維的出路

Hey!

雲計算新技術是

機遇還是挑戰

雲時代?

 

 

前段時間剛報道,在長沙可以通過百度地圖打的百度的無人汽車。這個消息是令人震撼的,雖說距離大面積實行推廣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但這說明了未來的方向。

我聽到這個消息時,首先是替出租司機、滴滴司機等類似的職業感到擔心。這就跟下象棋一樣,擺明了車馬炮跟你爭勝負論高低,這些無人車就是來搶你的飯碗的。這些類似新的現象都是雲時代的產物,跟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是密不可分的。

雲時代新技術的出現,由於其大幅推動了生產力,勢必會對傳統行業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其結果就是不少產業被優化掉,帶來的結果就是相應人員的下崗。但同時雲時代也會帶來新的就業方向,會有新事物、新行業的出現,如果把整個社會比作一個人的話,雲時代的來臨會使這個人痛並快樂着。

那麼作爲傳統運維人員,他們的工作包括維護服務器、部署業務、監控業務、處理故障等事情。首先,如果是全人工手動處理的話,難免會存在個別錯誤情況,比如命令執行錯誤或者發送到了錯誤的服務器上面。再者,還有可能存在個別心裏不健康的人,報復社會、報復企業,刪服務器、刪數據庫等事情。

 

比如前段時間的微盟事件,人工處理還是存在着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現在運維在朝着自動化運維(DevOps)方向發展,甚至還有人提出了AIOPS的概念,在朝着儘量減少人員參與的方向發展。這方面最有代表的就是Google了,Google自動化相關的運維崗叫SRE。它涵蓋的工作方向包括了運維繫統開發、業務測試發佈等,涉及了部分開發和測試的工作,並不僅僅是單純的運維工作了。這樣看來,傳統運維的工作內容也屬於被優化的範圍了,那進入運維行業在未來還有前途嗎?

 

隨着雲計算的不斷深入發展,當前系統的規模在不斷的增大。零幾年的時候幾臺服務器基本都能搞定的業務到現在用戶量猛增,各種分佈式、各種雲的概念層出不窮。比如亞馬遜光服務器就有五百萬臺,國內的阿里雲也有兩百萬臺,跟以前相比數量級上不可同日而語,並且在架構上也越來越複雜,虛擬化和容器在現在的架構上也都必不可少。

 

這種規模化的上量,如果在使用純手工模式來應對指數級的不確定性問題,傳統運維是沒法生存的,所以傳統運維在工作內容上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對服務器各種操作,切換到了雲上的操作,新知識新技術也會方方面面的被應用到。所以作爲雲時代的運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改變和提高自己。

 

1、要順應時代的發展。

運維行業隨着雲時代的發展,相關運維技術也在更新和迭代中,作爲一名運維人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比如在雲計算的大環境下,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各種應用不斷普及,我們應該瞭解OpenStack相關的內容;現在容器、微服務大行其道,我們就應該學習Docker及Kubernetes的相關內容,瞭解微服務是如何構建和發佈的等等。努力讓自己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2、運維子行業快速發展。

傳統運維的需求勢必會越來越少,相應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方向的運維人才需求肯定會有所增加,還有DevOps勢頭也很強勁。傳統運維在雲時代如果還是純依靠手工來做事情,誇張點說那真是九死一生。所以必需要擁抱運維自動化甚至朝着谷歌SRE的方向努力,也就是說必要要掌握一門開發語言,才能夠在自動化方向有所建樹。未來純運維沒有生存之路,很多工作都會有交叉性,運維要會一些開發甚至是測試的工作。

 

3、不斷優化工作內容。

最有效的規避錯誤的方式就是工作內容標準化,將工作內容按照統一的規範進行設定和處理,從而減少不確定性。比如服務器採用相似的命名規則,這樣在維護的時候一眼就可以判定服務器的位置和用途等;對生成的日誌格式進行規範,這樣不管什麼業務或應用,都可以快速接入ELK進行日誌的分析和呈現;各種操作流程化、標準化等等,這樣可以最大化的減少錯誤的出現。在標準化搭建完成後,可以構建類似CMDB的運維管理系統,提供各種信息收集和維護操作工具使運維工作自動化甚至是平臺化,在將來隨着AI技術的發展也可能達到智能化的層次。

 

總之,雲計算時代給運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同時在新技術面前也使運維的工作發生着根本性的變化。傳統運維不應該拘泥於現有內容,必須擁抱新技術,努力使運維工作適應時代發展,想必這個行業在不久的未來勢必會更加光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