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造輪子與小白調包俠#0509

我發現對技術的思考,最後都無關技術。

1

我寫過一個完整的微信商城程序,如果我今天不提起的話,到現在它都是不爲人知的。從2016年初開始每天下班寫寫,大概寫了3個多月。這套程序擁有完整的支付邏輯,從在微信支付到打印訂單小票,支持微信免登錄,甚至可以覈銷卡券。技術上,從緩存token到打印機驅動,從域名解析,反向代理,CDN加速,數據庫設計,UI,作圖……
後來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我不會賣東西!
再後來我就跳槽到了一家外企,那個程序也就擱置了……
爲什麼我要自己開發一款商城程序呢?
因爲我要對自己的產品有絕對的話語權。當時的微店、樂外賣、有贊都有數據不透明,強制廣告,回款限制等問題。

這個故事我們先擱置一邊,我有很多神奇的經歷,大家如果想聽故事可以先關注我,全網我都叫caiyongji,以後我會慢慢講。

2

再說回造輪子這件事。你可能會經常聽到,“不要重複造輪子”,但大廠面試往往又問你,“小夥,會手撕二叉樹麼?”
爲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有些項目追求快速迭代,開發效率是關鍵指標,那麼這樣的項目(或公司)便主張“不要重複造輪子”。有些項目追求品質,要超越對手,甚至要做到行業第一,這樣的項目便主張“重複造輪子”。
比如,抖音的短視頻業務一定是自己造輪子,抖音的短視頻技術棧,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領先的,沒有框架可以給他用,因爲他已經是行業第一。
同理,谷歌的搜索,騰訊的微信……都自己造輪子。微信甚至有自己的通信協議。

使用框架雖然方便,但有時候框架是趕不上你的需求的,你的技術有時甚至是要領先於框架的。企業吃飯的本事總歸是不能外包的,所以往往造輪子的項目都是公司的核心。

如果你想做核心項目,你就要學好基礎,有造輪子的能力,通常這樣的人薪水都不差。

3

我們再說說“不要重複造輪子”。
每一個調包俠都想做世界上最快的男人。快速開發產品,快速上線,快速版本迭代,快速修復問題……
這樣的項目往往選擇輕量級的框架,爲什麼?
因爲錢和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歸根結底是因爲錢。
這個世界上只分爲賺錢的代碼和不賺錢的代碼。兩個同學A和B,同樣的技術棧,進入不同的公司,一個年終獎2個月,一個年終獎100多個月,是因爲他們的能力差別麼?顯然不是。
說到底,技術是服務於業務,能幫助業務賺錢的技術就是好技術。已經有站在金字塔頂尖的大神們幫助我們構建了框架,我們爲什麼不用?更何況,我們大多數人是達不到大神的水平的。
很多人看到技術遠不如自己的人,賺的比自己多,會憤懣。其實,是我們自己太神話技術了。技術人總想着讓自己的技術行業領先,想着去大公司,做核心。可是,核心項目之所以是核心,它隱含的一個條件就是它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人。我們不如停下來發展一下自己的工程能力,業務能力。
我和朋友聊過,現在市場上算法工程師是過剩的,雖然谷歌、微軟還有國內互聯網大廠面試看重算法,一旦你去不上呢?再大的企業HC也是有限的。
其實國內有很多不知名的企業,他們的公司規模不大,但業務卻是很賺錢的。如果按照人均產出算的話,甚至是碾壓一線大廠的。有時候對於這些悶聲發大財的公司,我一度懷疑他們處在這個時代的暗網裏。你很難在市面上發現他們的招聘信息,大家熟知的主流求職APP也找不到這些公司。
這裏說句題外話,你看到的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你很難在最佳僱主裏找到外企的影子,但很顯然像谷歌微軟這樣的公司應該位列榜首的。
我想告訴你的是,那些懂金融的技術,懂電商的技術,懂區塊鏈的技術,懂管理的技術,都是很有市場的,有時候主動去契合某個公司內的某個崗位,也是成年人不得不做的妥協。

4

如果你問別人“要不要重複造輪子?”無論他們給你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他們都是耍流氓。
總有人想總結出一個道理在任何層面都適用。我想說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太單純了。哪有那麼多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道理。不同環境,不同場合我們要適用不同的道理,甚至有時是截然相反的。
在技術浪潮中,哪有什麼大神與小白,每個人都是一朵浪花。然而,每個人都不只是一朵浪花。我們討論的技術,最後都無關技術。互聯網,從來都是依託於顯示世界而存在。

希望大家能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