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讀書筆記(part8)--努力的過程並不只包含努力本身

摘抄書中論點,不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學習參考


終身成長

  • 事實上,人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行動都會傳遞出一條信息。這些信息告訴孩子們或者學生們如何看待自己。這條信息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判。也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

  • 在針對數百名學生進行七項試驗後,我們得出了一些異於以往、非常清晰的結論:對孩子的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表現。怎麼會這樣呢?難道孩子不喜歡被表揚嗎?是的,孩子們都喜歡被表揚,他們尤其喜歡別人表揚自己的智力和天賦。這種稱讚確實能給他們打氣,給他們帶來特別的喜悅感,但這種感覺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一旦遇到棘手的問題,他們的自信心就會消失,積極性也會跌到谷底。如果成功意味着他們很聰明,那麼失敗則意味着他們很愚蠢。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思考方式。

  • 我們的孩子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的時候,我們應該避免某種特定方式的讚揚,那種對他們的智力和才能做出評價的讚揚方式,或是讓他們覺得我們並非爲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而是爲他們的智力和才能感到驕傲的讚揚方式。

  • 我們可以在和他們談到其成就時,更傾向於表示自己欣賞和讚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選擇。

  • 當我們對孩子們說哇,你做得真快或者看,你沒有出一點差錯時,我們向他們傳達了什麼信息?我們告訴他們,我們重視他們的速度和完美,而速度和完美是刻苦學習的敵人。

  • 所以,當孩子們快速和完美地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就拿數學題來說吧,我們應該說什麼呢?我們應該拒絕給予他們應得的讚揚嗎?是的。在這種時刻,我會說:“哎呀。我想這道題對你來說太簡單了,很抱歉浪費了你的時間。我們來做一些你真正能夠從中學習的題目吧!”

  •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們告訴我們,他們的父母總是評判他們。他們說,覺得自己的個人能力時時刻刻都在被人衡量。

  • 也許所有孩子都認爲,他們的父母在評價他們。父母們不就是喜歡抱怨和評價嗎?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並不是這樣認爲的,他們認爲父母只是在鼓勵他們學習和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 甚至在談及自己的行爲舉止和社會交往時,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都感到自己受到了評判,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則覺得自己得到了幫助。

  • 孩子們在很早時就學會解析這些信息了。幼兒從蹣跚學步時開始,就已經明白怎樣從父母口中解析這些信息,他們會認爲,自己的錯誤應該受到評價和懲罰;他們也可能認爲自己的錯誤是父母給他們建議、教給他們道理的好機會。

  • 很多父母認爲,當他們評判和處罰孩子的時候,他們是在教育孩子,他們會說:“我要給你上一課,讓你永生難忘。”他們教了孩子什麼呢?他們教給孩子的是,他們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規則和價值觀辦事,就會受到評判和處罰。他們沒有教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做出更有道理、更成熟的決定。

  • 這並不是說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溺愛和縱容孩子。完全不是這樣的。他們會設立高標準,但是他們也會教孩子如何達到這樣的高標準。他們也會說不,但會在合理的、經過深思熟慮的、尊重孩子的情況下說。

  • 許多教育者認爲,可以通過降低標準讓學生們體驗成功,增強他們的自信,提高他們的成就。這和過分稱讚孩子的智力是同一種理念。這種方法起不到什麼作用,降低標準只會培養出受教育水平不夠的學生,他們只能做很簡單的工作,還自視甚高。

  •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在學校只是一味地提高標準,但是不教給學生達到這些標準的方法,一樣會帶來災難。這種做法只會促使那些準備和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失敗並最終輟學。

  • 如果老師只知道一味評判學生,學生便會破罐破摔,阻撓老師幫助自己。但當學生明白學校的存在是爲了他們好——是幫助他們開拓思維的場所,他們便不會堅持破壞自己的人生。

  • 很多人認爲成長型思維模式只關乎努力,特別是去誇獎別人的努力。在這裏,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記住,努力的過程並不只包含努力本身。當然,我們希望孩子領會到辛苦工作帶來的成果,但我們也希望他們能明白,在他們採取的策略不奏效時改用新策略的重要性。這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領會的努力過程:努力工作,嘗試新策略,聽取意見。

  • 我們永遠不要認爲,孩子們並沒有真正付出努力,而我們去稱讚他的努力過程,就會帶來積極的結果。

  • 如果一個學生已經很努力了,卻收效甚微,我們當然可以肯定他/她的努力,但我們永遠不要滿足於這種無法帶來更多收益的努力。我們需要弄清楚爲什麼這種努力無效,並要引導孩子選擇別的策略和資源,幫助他們重新學到知識。

  • "要去稱讚努力的過程而不是成果,是吧?"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錯誤理解。在我們所有關於稱讚的研究中,我們確實對努力的過程進行了稱讚,但是我們也將其與結果關聯,也就是和孩子們的學習、進步與成就關聯。孩子們需要明白,經過這樣的努力過程,他們才能學到知識。

  • 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們:"你可以做任何事!“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樣相信孩子們擁有的潛能,但是我並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們"你可以做任何事”,而是幫助他們獲取技能和資源,通過努力達到他們的目標。否則,"你可以做任何事"這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這是將責任完全拋給學生們,讓他們覺得,如果他們沒有達到目標,就是個失敗者。

  • 你不會在某個時刻被正式宣告自己獲得了成長型思維模式,而是通過一個過程,一步步接近成長型思維模式。

  • 儘管爲簡單起見,我似乎將人們說成一部分人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另一部分人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但事實上,我們都同時擁有兩種思維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