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统计笔记-2.2关系操作

前言

有关数据库原理与统计的笔记,内容为书本的原文概括。

一、基本的关系操作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操作和插入、删除、修改操作两大部分

关系操作中的主要部分是关系的查询。
查询可以分为:选择、投影、连接、除、并、差、交、笛卡尔积等。
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是5种基本操作。
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这种操作方式也称为一次一集合的方式。相应的,非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作方式则为一次一记录的方式。

二、关系数据语言的分类

早期的关系操作能力通常用代数方式或逻辑方式来表示,分别称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关系代数: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
关系演算:使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又可按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还是域变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
一个关系数据语言能够表示关系代数可以表示的查询,称为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简称关系完备性。
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三种语言在表达能力上是等价的,都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

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均是抽象的查询语言,这些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现的实际语言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能用作评估实际系统中查询语言能力的标准和基础。实际的查询语言除了提供关系代数或关系演算的功能外,还提供了许多附加功能。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SQL不仅具有丰富的查询功能,而且具有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集查询、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DCL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SQL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为三类: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
SQL语言是一种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用户不必请求数据库管理员为其建立特殊的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化机制来完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