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结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持续更)

论文写作应具备的思维

  1. 英语论文用词要地道
    所谓的地道其实就是要多用地道的英文用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多搜集一些类似的国外高级刊物的英语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找到要表达相似意思的英文句子,使用它的句型。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更适合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也能让外国人更容易理解。

  2. 明确投稿期刊
    和投稿中文期刊一样,在投稿前我们要根据自己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对象范围来选择适合自己论文研究范围的期刊。如果你写的论文是能源类的论文,就要投稿到相关的能源期刊上,而不是化工类的刊物上。

  3. 注重论文文题和摘要
    论文的文题之所以重要是它第一时间展现给审稿人,就如同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样。文题是否创新,是否有吸引力,是否简洁明了这些都直接影响审稿人对论文的第一印象。外国人更注重创新,只要你觉得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点,就不要怕不会被外文收录。“做很少人做的研究领域,做难的研究领域"。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被录用。

  4. 阅读相关英文文献
    在写英语论文之前,做大量的阅读是必要的。但最好应该去读那些英语是母语国家学者写的论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 永远应该把专业放在第一位,英语是放在第二位。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一种帮助你科研的工具。

  5. SCI论文结论与方法的写作
    论文结论就是结合前言、背景和论文里的论点做的一个总结,可以根据论文中的研究现状分析和对策分析、发展趋势分析进行展望。也可以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等等,也应包括众多的边界条件的,使用主要设备和仪器。对相关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做一个总结。

关于写作

  1. 当审稿人收到杂志社送来的稿件时,首先看到的是稿件的打字和排版。这就相当于你去面试时,人家先注意你的容貌和着装。所以,在写文章时,首先要了解一下想要投稿的杂志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千万不要别出心裁另搞一套。

  2. 先从论文的序言(Introduction)部分说起。在序言中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① 你所研究的问题的领域和简明轭要的背景知识
    ② 概述在这个领域前人的工作
    ③ 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问题
    ④ 以及你得到的主要结果

  3. 作为审稿者,首先看你是否熟悉文献前人做过的工作,其次看你是怎样从已有的工作中发现你的研究问题(researchquestion). 通常的情况是,你发现以前的文献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前的工作中有遗漏的因素、过去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现在研究手段的攺进和提升等等,这些都会是合乎逻辑的说法。在序言的最后部分,应概述你在本文工作中得出的主要结果,会使人有兴趣继续读完你的文章。在这部分常发生的问题是,审稿者发现作者对于这个领域的历史进展缺乏了解,尤其对近期的文献没有全面的概念和理解,在序言中作者只挑选了几篇与他工作相一致的文献加以叙述,而忽略与其矛盾的报告。已经发表的工作与本文研究的问题没有内在联系,或者没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可以造成对这篇文章的较低的评价甚至退稿,因为我们期望看到是新的成果,是对已有的研究工作的推进。还有一点初学者往往不大注意的是,他必须对所用的术语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解释和定义,否则审稿者往往要求退回修改不过,不致于导致退稿。

  4.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常用“方法”(Methods)作标题。
    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1)实验设计,2)实验对象或材料,3)数据采集方法,4)统计方法。作者必须记住的一点是,你所报告的实验结果必须能被其他任何一个实验室重复,这样你的工作才有价值。所以在论文的这一部分你应提供详尽的资料,以便他人可以验证你报告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不是作者想隐瞒什么,而是文字表达的功力不够。此时可以考虑借助图、表来表达清楚一个实验装置或实验流程。

  5. 如果作卡通的话,尽量要请专业的绘画人员。有时候你用同一种方法或实验装置写了二、三篇文章,那么在第一篇文章中假设已经发表对实验方法作了详细叙述之后,在后面几篇文章中怎么処理?不少作者会一笔带过,要求读者去看他的第一篇文章。其实这是不对的。你可以写得简练一点,但是必须假定这是一篇独立的工作,读者应从这一篇文章中获得有关方法的完整信息。另外,记住审稿者往往是你这一领域最有经验的专家,你在研究方法中的任何一点瑕疵,都是有可能被他们发现出来的,所以这要求你在着手科研的时候,就要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想到,不然到写文章时,便有点晚了。

  6.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结果”(Results)。
    如果在一篇论文的“前言”中谈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时,提出过你的研究假设的话,那么在这个“结果”部分便可以与这些假设对应起来,告诉读者你的实验结果如何。记得这一部分是以“数据”说话,不要搀和自已对实验结果的理解,以及这个结果的意义等等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讨论”中去表达。为了把研究结果表达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图形。这两者各有优势,采用哪一种,要视具体想表达的内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简洁的方法把研究结果讲清楚。这方面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所表达的内容不要相互重复。对于新手,往往会将同样一个结果,画了图,还作成表格,还要写一大段文字重复图、表中的数据,这就显得多余了。

  7. 对于某些照片的插图,注意要提供放大率,并对图中各个细节要有注解,不能想当然认为读者都认识图中之物。对于用数据作出的图形,要标明各座标的含义、尺度、以及计量单位。作为审稿者,比较注意的是作者有否给出清晰、可信的实验结果包括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及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并且这个结果是新的,对这个领域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现在国内许多研究工作,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从实验方法到实验结果,没有对这个领域的进展起到任何贡献,这是急需改进的地方。

  8. 在“结果”以后,便是“讨论” (Discussion)部分,有时也用“结论” (Conclusion)作标题。
    在这一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说明什么问题?本文的结果与前人的结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在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应该总结性地叙述你的主要发现,并且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审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结果,更注意的是你对于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讨论,是否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有没有将你的研究结果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多数的初级人员往往会夸大自已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当他的实验发现某一个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与一个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高度相关后,他会下结论说,本工作发现了此自变量是这个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如果这个因变量是种疾病,他就会说他的这项工作发现了,这种疾病就是由上述的那个自变量例如某种食物,或者某个外界环境条件等等引起的,显然是将两个量之间的相关性夸大为因果关系。

  9. 在正文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
    每家刊物对于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参考文献及在最后如何列出这些文献的格式都有不同的规定,最好是仔细阅读它们的规定,还有一个实用的办法是找最近几期的你想投稿的刊物,看看在已经刊出的文章中是如何处理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这里特别要注意,引用一篇论文与引用某本书,在“参考文献”内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区别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不去真正阅读这些文献,看见以前的作者引用了,他也照抄一遍,有时候便以讹传讹。这也是做科研工作不严谨的一种表现。

  10. 作者的署名,严格地说来,只有真正对本工作有贡献的人才可以署名。
    这里的“贡献”指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本工作的研究问题,设计本研究工作,创建关键的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表达实验数据及结果。审稿者一般无法判断文章署名是否合理与正确,这完全是取决于投稿者的科学道德。

  11. 最后是论文的标题与摘要。
    (年轻学者也建议先写摘要)在文章写完后,写摘要便比较容易,所以这里便不再多讲。文章的标题比较重要,我建议大部分情况下,是在整篇文章写就以后再确定标题。有点象小孩子生出来后,再取名字一样当然也有人家是先取好名字再生小孩的。确定标题的关键一点是要给读者提供关于本工作的具体特点与信息,避免空洞的内容。我在刚刚起步写科研文章时,往往会把标题取为:关于XXX的研究(A study onXXX),这种泛泛的标题显然除了你的工作属于哪个领域以外,没有告诉读者任何信息。
    一篇论文写完后,除了作者本人要再三酙酌,最好请与你相近的同事或同行帮助阅读一下并提出疑问及修改建议。这种学术上的相互帮助也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的学术风气。在论文投寄到杂志以后,经过审稿,如果不是退稿不录用,多数情形下会收到修改的意见。这是一个好兆头,只要你根据所附的意见逐点修改你的原稿,基本上下一次便可以被录用了。有些时候,审稿者的问题太尖锐,太难解答或更改原稿,怎么办?此时千万不要发火或者有对抗情绪,可以用缓和的语气提出你的解释或不一样的思考,对于审稿者不能有不尊重的言辞,包括在他有明显的错误的理解时候,你一样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一般杂志在退稿时,也会附上审稿者提出的种种问题。此时你也不要气绥,试试看能否对稿件作些修改,甚至补充做一、二个新的实验,来充实你的研究结果,然后投寄到另一家杂志去试试。

关于选好标题

最终为文稿选取的标题:无论是在投稿、审稿,还是在发表后被阅读和搜索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策略1:提供尽可能相关的信息,但要非常简洁。

文章标题的目的就是吸引日理万机的读者,让他们快速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文章的摘要和全文。标题包含的信息越多,读者就能更加容易高效的判断他们是否对你的文章感兴趣。比如,Journal of Ecology 在作者指导里面明确要求所投文稿要有一个“简洁,提供有用信息,并尽可能短”的标题。

策略2:凸显文章关键词。

要找到能够抓取潜在读者眼球的关键词,他们对你文章或者研究的兴趣从无到有的过程,往往是基于这些关键词。因此要想办法把这些关键词放在文章标题显眼的位置,也就是标题的最前面。这种做法还可以确保你的文章能够在文献搜索服务中被快速精确的找到,这些服务使用关键词系统来识别出特定读者感兴趣的文章。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 Effects of added carbon on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eel beams
√ Carbon addition improves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eel beams

为确保关键词处于文章标题的前部,可以使用冒号(:)或者破折号(-)把含有关键词的部分与后面解释性的部分分开,具体例子如下:

√ The regulation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race bias: the role of motivations to respond without prejudice
√ Somaclonal variation — a novel source of variability from cell cultures for plant improvement

策略3:明智的选择名词短语,陈述句,或者问句。

传统的文章标题采用的是名词短语,也就是把几个词团簇在最重要的关键词周围,具体例子有:

• Individual biking patterns in urban and rural California
· Evidence of species adaption in desert area

使用陈述句作为标题一般适用于那些研究一个具体问题并给出不太负责答案的文章。在这些条件下,陈述句比名词短语更能突出和明确具体信息,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为前者含有具有力度的动词,而后者往往夹杂着一些比较模糊的词,比如”The effects of…”。下面是一个具体例子:

× Effects of added carbon on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eel beams
√ Carbon addition improves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eel beams

如果所研究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那么使用问句的形式做标题就会比较有效,比如:

√ Is Pay-as-You-Drive insurance a better way to reduce gasoline than gasoline taxes?

策略4:避免名词短语引起的歧义。

如果作者把一串名词和形容词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含复杂意思的标题,有时会引起歧义,因为同样的表达会有不同的意思或者理解。当把名词或者名词短语作为形容词使用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比如,reaction activity suppression可以理解为suppression of reaction activity,同样也可以理解为suppression by reaction activity。

一个基本规则是把名词短语控制在三个单词以下,并且确保这三个词的短语没有歧义。如果名词短语比较长,你需要重写这一部分,通过加入介词(of, by, for等)来使意思更加明确,比如:

× wheat seedling growth suppression
√ suppression of wheat seedling growth

此外需要注意,当名词作为修饰限定性词使用出现在较长的名词短语中的时候,这类名词要使用单数形式,具体例子有:

food for cats -> cat food
disturbance by fluctuations -> fluctuation disturbance

关于写作细节

  1. 一定要有吸引力的题目,思路清晰的摘要和漂亮的图。这三者是决定文章命运的关键。实际上大部分reviewer,审稿的方法是快速看一下文章题目,摘要和图,如果这三者不满意,这篇文章基本就Over了。一定要让reviewer心情愉快!不要挑战他的心情!因为这些reviewer大多是大忙人,你让他觉得烦了,你的文章不会有好结果。

  2. 标题简洁、明确,有力。尽量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和智商,于是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

  3. 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因为人对数字是最不敏感的,abstract需要的是清晰的逻辑思路,一定要层次分明。

  4. 图与表的选择问题。能用图尽量用图表示,包括各种统计图。图更直观一些,表都是数字,很难理解的。如果一篇文章让reviewer看起来“难受”的话,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近年来主张图尽量组合在一起,这样也容易理解一些。图也要涵盖足够的信息,不能动不动就出来一个图,一篇文章的图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图占用太多的版面。

  5. 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对于所有的投稿文章,参考文献全部重新查找,并用软件生成,确保不犯各种小错误。

  6. 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不建议用一个单词,而建议用一个短语或句子。

  7. 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让谁看了都犯愁。一定要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8. 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要求图的质量要高,要有足够高的分辨率。

  9. 遵循科技写作的常规要领。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非正规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10. 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关于实验

1.就是实验一定要自己做,这样才有自己的体验,看别人的结果和自己亲手去做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谁知道你把实验交给别人去做,别人给你的结果是不是真的呢?

2.尽可能地多做实验,如果在一个实验里发现了有趣的东西,不要高兴得太早,说不定是因为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再多做两次,确定这个实验是可重复的再高兴。

3.实验步骤描述要完整。
很多人在撰写论文过程中,都认为结果漂亮才是最好的。也很可能因为这个,他们会忽视或者不重视实验研究步骤的描述。审稿人在遇到这类稿件的时候,很容易给出“研究结果是非常好,但是由于实验研究步骤描述不清楚,对他们的结果感到不能让人信服”。如果刚好你又遇到审稿人“太忙”,则稿件可能直接被拒稿。原因很简单,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实验步骤不对,研究结果再完美,也不能够成立。

4.实验结果拒绝过度“加工”。
研究论文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作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很多以前没有做过或者之前没有的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也因此,很多人为了论文能够“发表”,在研究结果中进行过度“加工”。

第一种类型:直接修改研究结果。通过修改后,所有的实验结果都非常的漂亮,以达到骗过审稿人。

第二种类型:直接采用别人的研究结果。有时候,作者没有做出好的结果,但是,发现他人的研究领域与自己相似,也因此直接将他人的研究结果占为“己有”。或者将他人的英文成果修改为其他语言发表,或者将其他语言的论文修改为英文论文发表。

第三种类型:“挑选”结果。在一个实验结果中,存在部分为阳性结果,部分为阴性结果。为了能够发表,只说阳性或者只说阴性部分结果。很显然上述三种情况如果被发现,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5.实验的写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① 有时候有可能会遇到提出问题的科学性不高,也就是说在研究领域操作性和专业性不高,或者受到实验材料的局限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寻找实验外包公司。

② 不遵守数据采集原则,专业角度来说数据采用有随机、对照和双盲等原则,错误的数据搜集原则与提出的问题无法吻合。

③ 误差数据的累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现初次出现的误差,导致后面的数据不准确。

④ 每一次阶段性的实验结论错误,导致在综合评价中产生有误差的数据。

关于用词

1. 结论部分

(1) 研究结果总结

  1. 总结概括类的表达方式:overview, large-scale, a large overlap, altogether, aggregating, as described above, in summary, combined analyses of data from,

  2. 目的修饰副词的表述方法:functionally, freshly, publicly, highly, exclusively, simultaneously, technically, Specifically,

  3. 执行动词的表述方法:developed, interrogated, undertaken, enable, understand, widely implemented, visualized, trained, infer, currently used, predicted, extensively studied, treated with, determined, reverse, adapt, generated, targeted, pooled, delivered, assigned to, found, designed, transducer, obtained, require, shape, infer, profile, obtained, chosen, sought to, map, consider, filter, possess, disrupt, remain, recruited, scaled, successfully designed, summarize,

  4. 花样“评估”的描述方法:examined, tested, evaluated, assess, investigate, calculated, counted, measured,

  5. 如何进行“推断”:infer, reason, conclude,

  6. 如何“采用”的描述方法:performed, applied, commonly used, conducted,

  7. 如何“改变”的描述方法:alter, modulate, regulate,

  8. 各个角度进行“观察”:observed, detected, found, seen, detectable,

  9. 特征名词的表述方法:exceptional respons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vulnerabilities, classification, aberrations, variable importance, measurement, accessibility, with high fidelity, alternations, annotation, patterning, complexity,

  10. 特征形容词的表述方法:predictive, sensitive, insufficient, histologic, functional, unbiased, elevated, available, selective, dispersed, normalized an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formative, potentially effective, highly sensitive to, comparable, independent, noticeable, sound, regulatory, repressive, robust, promising, confirmed,

  11. “基于/来源”的表述方法:derive from, based on, underlying, obtained from,

  12. “共同”的表示方法:shared, common,

  13. 各自的表示方法:individually, respectively,

  14. “举个例子”的举例:as an example, for example, such as,

(2)统计数据的表达方式

  1. 有统计学意义的表述:significance, significant, pronounced,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 有“联系”的表述方法:correlation, associated with, a clear relation, a correlation with, these associations,

  3. “脱离联系”的表述方法:dissociated from,

  4. 阈值相关的表达方式:set a cutoff,

  5. 影响因素、特征的表述方法:factors,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components,

  6. 连接词的表述方法:
    –顺序:as well as; either …or, neither…nor, thus, then, also, therefore,
    –转折:however, nevertheless, since, while, whereas, in contrast,
    –递进:moreover,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further, first, next, finally,

  7. 增加/减少的表示方法:increased, elevated, decreased, induced, rescued, minimize,

  8. 常见的统计描述方法:fold change, p-value, adjust P value,

  9. 统计质控的描述方法:after quality control exclusions, remove batch effect

(3)描述图表结果

  1. 阳性结果的相关描述:mixing experiment, the remain two modules, among the three predominant modules, a search of; analyses using … data,

  2. 阴性结果的相关描述:fail to,

  3. 代表性数据的相关描述:these fingding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experiments, further studies, in the analyses of data from; summarize the results,

  4. 重要结果阐述标志词:interestingly, surprisingly, indeed, importantly, more broadly, highlight, primarily, notably, remarkably,

  5. “说明,认为”的表述方法:demonstrating, show, suggest, displayed, revealed, reflect, exhibit, hinted, appeared to,

  6. 实验结果的多种表达形式:these findings, these results, these experiments, these models,

  7. 承上启下,“作为进一步研究”:selecte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further studies, further exploration, subsequent analysis,

  8. “符合条件”的表示方法: met the above criteria, usethe following criteria,

(4)其他

  1. 研究目的:according to, for this, as might be expected, due to,

  2. 研究目的的提示词:to study, to investigate, to verify, to cross-check, to initially test, to eliminate the likelihood of; to further prioritize …, given its potential involvement, to determine, to further distinguish the function of, to test whether, to understand, to select,

3.根据以往研究的描述:as previously described, is similar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 has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described previously, had previously found evidence of association

4.符合预期的描述方法:as expected, be expected to,

5.“与……一致/兼容”的表述方法:consistent with, compatible with, large similarities, similar to, match with, consistently,

6.各种“验证”的表述方法:validated, identified, indicate,

7.“快速”的表述方法:rapid, dramatic,

8.“整合”的表述方法:interrogation, comprehensive,

9.“框架”的整体观:framework, pipeline, overview,

10.“包含/不包含”的几种表述方法:containing, including, excluded from; ranged from A to B; be composed of, consist of, included, recruited,

关于英文写作辅助软件

一提到英文写作,即使是科研大神,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烦恼:
尽管阅文献破万卷,还是逃脱不出 Chinglish 的魔掌。好不容易憋出万字长文,语法却错漏百出。

Word 本身自带语句检测的功能,写作的拼写和简单语法错误,都能自动检测出来。但是另人抓狂的是,Word 不提供详细的修改建议,而且检测很粗略,一点都信任不过。

为此,我们对比了市面上常用的一些写作语法检查工具,包括 Grammarly,Ginger,1Checker。

参考

  1. 微信公众号 SCI论文指南

声明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