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着進步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們應該主動

關注“Java藝術”一起來充電吧!

聽說90後都很任性,同是90後的你,有任性的基本了嗎?你還在害怕丟工作嗎?在擔心自己35歲之後找不到工作嗎?

如果說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那麼學習的道路就是陡坡,越往上越難,爬得越高就越容易掉下來,而且不是爬得越高越看得清終點,因爲學習沒有終點!

艱苦的環境使人奮進,充滿鬥志。一個人窮的時候會想盡辦法去賺錢,再苦再累也是開心的。而當一個人不缺錢的時候,就容易陷入安逸。

有的人覺得學習只是爲了應付面試,“反正工作中又用不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習慣被動,屬於驅動型勞動力,打一巴掌就磨一下墨。

假如工作上只安排給他們目前能力範疇內的事情,也就我們常說的沒有挑戰性的工作,也不關圈子之外的世界,日復一日地做着重複勞動,久而久之,等待他們的可能就是裁員時的恐慌、無助、抱怨沒功勞也有苦勞?

有時候攀比並不見得就是壞事,比如學習上的攀比。做技術的很多人都喜歡跟別人比技術,這並不是壞事,因爲這種攀比能讓我們進步。

與其說是攀比,倒不如說是把比自己厲害的人當作要超越的目標,向別人學習。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聰明,而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我們雖然做不到比別人聰明,但至少能做到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不比別人少。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詩人的無奈之選。理想與現實相碰撞後,心灰意冷,寄情山林田園。

有人說,我只想找一份工作,安逸的過日子,沒有那麼多追求,這有錯嗎?我也向往詩人描述的生活。選擇安逸並沒有錯,但也需考慮選擇安逸後,可能就與社會脫節了。

有些人,他們既選擇了安逸但又想要份高薪的工作,要知道,沒有哪個公司會願意出高價招聘一個能力達不到要求的員工。薪資只會比你的付出少,不會比你的付出多。作爲普通人,但凡追求高薪的,都沒有資格選擇安逸!

有次,聽同事閒聊時自嘲說:“某某(離職的同事)技術很牛逼,像他這樣的很容易找到工作,隨便投幾個簡歷就能找到工作。我也就會寫寫業務代碼,只是對業務熟悉。好像厲害的人都有一種想法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或者都有自己的事情忙沒有時間。如果大家都能把自己在項目中做得好的地方分享出來,大家學習不是更好嗎。”

不希望大家真的有這種等着別人來教你的想法,畢竟公司不是學校,沒有老師逼着你學習,這種被動學習的思想觀念不該從學校裏帶出來,更何況已經工作多年。學習靠的是自己,一定是自己主動地去學習,纔會有進步。你永遠也教不會一個裝學習的人,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學習是需要成本的,時間、精力,甚至錢。同樣,教你學習也是需要成本的。我很欣賞我的一位朋友,爲了學習,他捨得花三萬塊錢買一套培訓課程學習。他在學習上的投入是我的兩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也比我多,在朋友之外,我還把他當作自己超越的目標。不過,大家在知識付費時,也需理性消費。

還有一位未曾見過面的朋友,他也在堅持寫技術文章,我也關注他的公衆號。他寫的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可以用手指表示。但我從他寫的文章中看到了他的認真、努力,以及對技術的熱愛,還有堅持!寫技術文章其實也是在學習。

如果你現在也處在舒適區,不要忘了,外面很殘酷,競爭壓力只會一年比一年大。堅持學習不僅僅只是爲了讓自己不被淘汰,也是能讓自己有機會站得更高,因爲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每當你發現自己過得安逸時,可以試着去投下簡歷,或許你就不會安逸了!

不要覺得學習是被逼的,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如果你覺得學習是累的,那應該調整一下心態。我並不喜歡寫這些,感覺容易得罪人,畢竟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不喜勿噴哈^ _ ^ 。

公衆號:Java藝術

掃碼關注最新動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