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投稿流程那些事兒

聲明:轉自 紫霄宮中佈道者->一篇文章告訴你:SCI論文投稿流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原作者寫的很認真,讓我對SCI投稿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認識。現在收集整理供自己有疑惑時查閱。

1 SCI論文是什麼?

SCI論文是說你的論文被檢索機構SCI收錄,SCI的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我們投稿時候需要關心的不是我們的論文會不會被檢索,而是看投稿的雜誌是不是被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所收錄。

SCI論文,即爲被SCI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目前我國科技界對SCI論文概念模式,小部分研究者誤認爲SCI是一本期刊,而由於南京大學率先引用並愈來愈成爲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和獎懲的一類刊物。就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於年齡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爲了制約的瓶頸。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祕的,難於發表的,正基於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爲評價標準,這也是比較公正,缺少人爲干預的評價標準,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用心於SCI論文的寫作與發表,一方面使得我國科研可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提高了我國的科技水準,同時我國科技工作者也需要經常善於運用SCI官網進行現有論文和科技成果的查詢與搜索。

2 雜誌和期刊是不是一個意思?

期刊一般是指學術期刊,雜誌是指以前看過的讀者之類的生活方面的讀物。

期刊 (Journal) 是來發表研究性論文的,或者說是實驗性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論文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有數據的文章,這類文章要有大量的參考文獻來支撐你的研究;雜誌 (Magazine) 呢?一般是來發表個人觀點,只要你說的有道理,有沒有參考文獻都沒關係。

期刊論文有強烈的學術性,一般需要經過比較嚴格評審,要經過同伴匿名評審,評審過程3-6個月,雜誌則沒有那麼嚴格的評審過程,一般只要編輯看了合適就可以發表,1-2個星期可能就知道評審結果。

3 如何知道要投的雜誌審稿週期如何?

怎麼查自己投稿期刊論文的處理週期啊?

找雜誌近期錄用的文章,比如上面就是我找的,找上幾篇文章,看看他們的收稿和修稿的時間。上面收稿3月24,第1次修改7月5號,花時間3個月,再討論作者修稿花了一個月,說明雜誌第一個給消息才2個月,算快的了。

別問我一般第一個消息多久?文章多的人,這個時間跨度好大,短到半個月,長到2年半。

審稿週期不好說,審稿長短看你的方向,質量,運氣等等。但是我們可以大致瞭解一下該雜誌的平均出版時間。

主要有以下方法:

看別人對該期刊的評價,可以去下面這些網站:

http://www.medsci.cn/sci/

當然還有小木蟲:http://emuch.net/。

最靠譜的方法是看看這個雜誌最近錄用的文章,文章裏會標註接收初稿和錄用的時間,自己多看這個雜誌的兩篇文章,就有底了。

其實,我的做法是,投出去以後,就不管了,專心寫下一篇論文。這種做法的好處太多了,大家慢慢體會吧。

4 文章語言問題和排版格式等要求啊?

關於語言潤色,可以參考一下谷歌翻譯等翻譯軟件,然後再對照文章進行修改,儘量避免論文寫作“中式英語”。

排版是一篇論文的基本功,詳細的排版的確是不同的雜誌有不同的排版格式要求,這個查對應雜誌主頁一般都會有。

但是我投了好多了,發現我的多數雜誌都是不要求排版格式的,只要求把需要內容要完整。這是怎麼辦的。對於這種好雜誌,排版的格式,你就下幾篇他們錄用的文章,有的還沒排版,可以給你很好的排版思路。

排版是一篇論文的基本功,一篇論文的排版立馬讓人知道你是科研新手小白,還是素質可以的老手。作爲新手,一定要練好排版,不然把自己全暴露了。幸運的是雜誌社不會因爲排版槍斃你,他會讓你修改。不幸的是,審稿人看到了很差的排版,認爲你水平不行,當然會處處找你的毛病,讓你的論文悲劇啊。

5 如何選合適的雜誌?哪些參數來判斷該雜誌適合我的文章發表?

好多人還沒寫好論文就開始問這個問題,可能有點早。我的做法一般是找參考文獻裏面出現的雜誌投的。

如果實在不開竅,試試這個網站吧,粘貼一下摘要,幫你找你可以投的雜誌。

選擇投哪個SCI:

http://www.edanzediting.com/journal_selector

最好的辦法是找身邊同方向有經驗的人,記住是同方向。

6 如果我確定好某一個雜誌了,我該怎麼投?是不是有統一的方式的?

現在多數SCI雜誌都是網上投稿。直接查這個雜誌的名字,一般前幾條都能查到他的網站。查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百度,用必應吧,畢竟是和英文打交道。網上投稿是國外期刊所採用的主要形式,有直觀、迅速和方便的特點,但在網上投稿前需要在網站註冊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網上投稿會感到麻煩。

但可以將你第一次註冊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後再網上投稿時大部分信息複製粘貼就可以了,一定要記住註冊的帳戶名和密碼,否則耽誤你的投稿計劃哦。

7 如何知道我稿件的狀態啊?

投了稿以後,登錄雜誌的投稿系統,就會顯示你的稿件的處理狀態的。

稿件狀態一般有這些:

  • Submit New Manuscript
  • 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
  • Incomplete Submissions
  • Su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
  • 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
  • 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
  • Re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
  • In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
  • Rev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
  • 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

具體狀態一般有如下:

  1. Submitted to journal 剛提交的狀態

  2. Manuscript received by Editorial Office 就是你的文章到了編輯手裏了,證明投稿成功。

  3. with editor 如果在投稿的時候沒有要求選擇編輯,就先到主編那,主編會分派給別的編輯。這當中就會有另兩個狀態:

    1. Awaiting Editor Assignment指派責任編輯 Editor assignment 是把你的文章分給另一個編輯處理了。
    2. technical check in progress 檢查你的文章符合不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
    3.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如果編輯接收處理了就會邀請審稿人了。
  4. 隨後也會有2種狀態

    1. Decision Letter Being Prepared 就是編輯沒找到審稿人就自己決定了,那根據一般經驗,對學生來說估計就會掛了 1)英文太差,編輯讓修改。 2)內容太差,要拒了。除非大牛們直接被接收。
    2. Review(s) invited 找到審稿人了,就開始審稿
  5. Under review 這應該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當然前面各步驟也可能很慢的,要看編輯的處理情況。如果被邀請審稿人不想審,就會decline,編輯會重新邀請別的審稿人。

  6.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審稿人的意見已經上傳,審稿結束,等待編輯決定

  7. Evaluating Recommendation 評估審稿人的意見,隨後你將受到編輯給你的decision

  8. Minor revision/ Major revision 這個時候可以稍微慶祝一下了,問題不大了,因爲有修改就有可能。具體怎麼改就不多說了,謙虛謹慎是不可少的。

  9.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又開始了一個循環

  10. Accepted 恭喜了

  11. Transfer copyright form 籤版權協議

  12. Uncorrected proof 等待你校對樣稿

  13. In press, corrected proof 文章在印刷中,且該清樣已經過作者校對

因爲在印刷中,因此沒有出來卷、頁碼等信息,那麼什麼是 corrected proof 呢?

Corrected proofs是包含作者更正的文章。最終引用的詳細信息(例如,卷和/或發行號,出版年份和頁碼)仍需要添加,並且文本可能會在最終發佈之前更改。

儘管 Corrected proofs 尚無法提供所有書目詳細信息,但可以使用在線出版年份和DOI進行引用,如下所示:作者,文章標題,出版物(年份),DOI。有關這些元素的確切外觀,期刊名稱的縮寫以及標點符號的使用,請查閱期刊的參考風格。

將最終文章分配給出版物的卷/發行版時,將刪除“印刷中的文章”版本,最終版本將出現在關聯的出版物發行版/發行版中。該文章首次在線發佈的日期將被保留。

ref:What are corrected proofs?
示例: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Manuscript sent to production 排版

  2. in production 出版中

可能遇到你的狀態的單詞不太一樣,不懂的話,百度,問度娘吧。

8 投稿遇到select acticle type,如何選擇文章類型?

如果作爲學生,選擇文章類型一般就是兩種。

一種是論文比較長,比較系統和全文的時候,我們選research paper, 有的雜誌又叫regular paper等。如果是短文,我們就選Short Communication,或者有的雜誌叫letter。剩下的是投綜述文章Review Article,還有你文章的公式有出版錯誤等Erratum用的,記得有人用Erratum修正了一下他的作者單位。

下面的SI:DSTA 2015等類似的東西,千萬別選,那是會議論文的選項。會議論文算不算SCI檢索,常常是問題。

9 一般SCI文章都會需要寫一個Cover letter,請問這個該怎麼寫?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給大家個我的模板吧,拋磚引玉。

Dear Professors:

We submi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XXXX(你論文的題目)” to International Journal XXX(雜誌名稱)。

We the undersigned declare that this manuscript entitled “XXXX(你論文的題目)” is original, has not been published before and is not currently being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We confirm that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read and approved by all named authors and that there are no other persons who satisfied the criteria for authorship but are not listed. We further confirm that the order of authors listed in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approved by all of us. We understan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is the sole contact for the Editorial process. He is responsibl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ther authors about progress, submissions of revisions and final approval of proofs. (原創聲明,作者確認,通訊等等)

The present work constitutes a continuing study on the XXX. The proposed imperfect interface model is XXX … By virtue of the XXX method, the XXX… is obtained. (前面是論文的選題和求解思路) The main innovations is that, based on our solution given by Eq. (39), it is also possible to determine XXX… Particularly,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XXX…; and the fiber interface stress effect XXX… (後面寫創新點)

Some possible experts in the area are provided as follows:

Professor Zhu XXX…

Institu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mail: XXX…

Research interest: XXX…

XXX…

XXX…

XXX…

XXX…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Sincerely yours, XXX…

MM DD, YYYY

Contact information:

XXX

Adress: School of XXX, XXX University, XXX, XXX, China

E-mail: [email protected]

Mobile: +86 XXXXXXXXXXX(手機號)

10 一般SCI文章都會需要寫一個Highlights,請問這個該怎麼寫?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Highlights是最近雜誌纔開始要求的,一般就是4-5句短號,或者名詞。給大家個我的模板吧參考。

The elastic-plastic problem of doubly periodic cracks is solved. (我的研究內容)

The influence of plasticity around the crack tip is addressed. (具體我考慮的那個因素的影響)

A highly accurate approach is put forward by avoiding double infinite summation. (我模型的特點,優勢,我的是高精度,順便說了實現的方式)

A new identity suitable

for periodic cracks research is put forward first and proved. (工作的可推廣性,應用)

An analytical formula is obtained for

calculating SIF with a reliable precision. (我最想讓別人記住或者使用的東西,我意思說我們的東西看不懂也行,用我最後得到的簡單公式吧)

類似的寫即可。就相當於用最少的話說清楚自己的創新點和特色。

下面一個例子是按模型、求解方法、驗證、主要結果的模式寫的。

The doubly periodic interfacial crack in a layered periodic composite is studied.

The skills for periodic collinear and periodic parallel cracks are used together.

A comparison with known solutions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our solutions.

There exists a coupled effect of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 on crack behavior.

The shielding effect and amplifying effect of multiple cracks exist simultaneously.

再舉一個新例子是按問題,模型、成果、驗證、結論的模式寫的。

The fibrous nano-composites with imperfect interface are investigated.

The imperfect interface, nano interface stress, and fibersection shape are considered.

The closed from solution of the effective antiplaneshear modulus is obtained.

Five previoussolu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imit cases form the present expression.

The interfacial imperfection causes a reduction in the effective shear modulus.

11 寫出的文章適合投哪一個級別的、哪一個類型的期刊(對本方向的有關的期刊不瞭解)

看看你的參考文獻是哪個區的,看看自己的文章有沒有比參考文獻的好,這樣差不多就知道自己的水平就是那個左右啊。

不瞭解的時候,把摘要粘在下面的網站,慢慢選吧選擇投哪個SCI:

http://www.edanzediting.com/journal_selector

12 審稿人是怎麼審定你的文章是成功的,是可以發表的?

這個比較難說,首先是學術水平的估計吧,上面說過,一看稿子排版的寫作就是新手,這樣如果有找出論文的邏輯問題的話,會直接悲劇的。

一篇合格的論文必須掌握以下事情:

一門編程語言或實驗、一些的理論與數學化描述、專業化的術語與合理的結果分析、合格的排版、模型圖及結果的繪製和整理、數據庫,手冊,已有文獻的實驗或理論結果的分析和整理、無錯誤的英語表述、學術貢獻、思想、以及一些運氣。

這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作爲一個學術工作者,更應該把這些當做素質來自己培養。

13 爲什麼忌諱一稿多投。我們還要忌諱哪些?

之前山東大學一教授學術不端,一稿多投,被外國網站揭發了。

一稿多投不是忌諱不忌諱的問題。你說你準丈母孃把你女朋友同時和3家的人定個親,你開心嗎。一稿多投是極不負責的學術行爲,要是你投的國外雜誌被發現了,不僅是你,整個課題組都要遭殃。我身邊有老師因爲被別人重投了自己的論文,上長江的時候,第二輪公示期被揭發了。這種重大錯誤,錯就錯了,即使是別人坑的你,你也是沒法解釋的。

生物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鄒承魯提過學術腐敗七宗罪:

一、抄襲剽竊他人成果。
二、僞造篡改實驗數據。
三、隨意侵佔他人科研成果。
四、重複發表論文。
五、學術論文質量降低和育人不負責任。
六、學術評審和項目申報中突出個人利益。
七、過分追求名利,助長浮躁之風。

這七宗罪不是你要忌諱,是底線,不可觸摸的。犯了就是階級矛盾,遲早會被學術界踢出大門的。

千萬不要一稿多投。名譽攢起來不容易,丟起來只要一件小事就做到了。

14 你投出去的文章被別人審閱後,不同意,但是審閱人卻學到了你的方法或者理論,會不會他拿去用?

這個放心,你投稿日期是有的。如果他學到了你的方法或者理論,先發表了。你就可以給期刊編輯寫信,附上自己當初的投稿記錄。還是上面那句話,名譽攢起來不容易,丟起來只要一件小事就做到了。可能一下子,就把他打趴下了。

別總是太小心的活着,要大膽的嘗試、失敗、再嘗試。要不你就成功了,要不你就習慣了。

當你正在看到這裏時,是不是對SCI的入門有了一些的認識,讓你覺得所謂的“神壇”似乎離你又近了很多呢!但是,也可以看出,想投中一篇SCI,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所以啊,提高自身實力,纔是問題的關鍵。加油吧,多努力,咬咬牙堅持,爭取你的第一篇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