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防沉迷新規加速推進 孩子心理疏導有待家長補位

5月18日,騰訊遊戲宣佈,將聯手3D內容創作平臺Unity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 

 

在此之前,騰訊遊戲還公佈了接入防沉迷新規的最新進展:5月底前將新增30款產品接入防沉迷系統。屆時,騰訊旗下共計80款遊戲將落實防沉迷新規。預計今年上半年,騰訊運營的移動遊戲產品將全部完成接入工作。

 

據《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爲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其中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在互聯網未成年用戶不斷增加的社會現象之下,如何幫助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

 

面對“互聯網原著民”,企業爲家長分憂

 

得益於硬件技術和互聯網的普及,遊戲正成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日常。高質量的遊戲作品更是不斷汲取文學、繪畫、音樂等領域的優秀元素,推動遊戲贏得“第九藝術”的美譽。

 

但凡事不能過量。特別是對未成年的孩子們而言,面對良莠不齊的遊戲作品缺乏判斷力,如果是自制力不足的還容易出現沉迷遊戲耽誤學習的情況,令不少家長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去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便發佈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從頂層設計上持續爲遊戲防沉迷明確標準,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遊戲生活提出了六方面舉措,對遊戲賬號實名註冊、使用遊戲時段時長、遊戲消費等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

 

企業層面,騰訊等國內頭部遊戲廠商則不斷加大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力度。繼《和平精英》等50款產品陸續啓用防沉迷新規後,《王者榮耀》也在5月15日發佈公告,開始陸續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規,推出“未成年用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法定節假日每日限玩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限玩1.5小時”等措施。對家長而言,從監管到企業的類似努力,實打實地爲他們分憂不少。

 

令大人們無奈的是,一些孩子面對防沉迷舉措,有的求助爺爺奶奶幫忙註冊賬號,有的在網絡平臺租借遊戲賬號,奇招頻出。爲了防止這種情況,騰訊在近期也在深化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對於通過實名認證,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遊戲行爲的成年人賬號,通過微信支付在遊戲內自然月超過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統將要求用戶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人臉”一致才允許進行後續支付行爲。

 

未保體系日趨完善 需更多傾聽孩子心聲

 

儘管目前行業頭部企業大部分都已經建立了較完善的防沉迷體系。但對於行業中小型企業來說,“實名認證”等技術背後的資金、以及時間成本,始終制約着企業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展開。

 

而騰訊遊戲與Unity共同推出的防沉迷系統開發工具,由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提供技術後臺支持,也爲行業更多的中小遊戲企業開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遊戲防沉迷新規的加速推進,提供了可應用的解決方案。

 

技術以外,能夠讓各方都參與其中、覆蓋多種渠道的平臺快速成長,也更多地注意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如騰訊廠長守護平臺,已經從最初單一的家長管理產品發展爲涵蓋家長、孩子、老師均可參與其中的互動平臺,用戶數已超過3000萬。親子間可以溝通協商遊戲時長,還可約定家庭組隊遊戲,在玩樂有度的同時一起培養健康的遊戲習慣。

 

整體而言,從標準到產品,從技術到平臺,遊戲產業的未成年保護體系正日益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遊戲背後又是一個個千差萬別的孩子、父母、家庭。在當前未成年保護體系加強“封堵”的情況下,孩子難免會增長不理解、不滿等情緒,更需要家長的合理疏導。這或許也是家長走近孩子、增進關係的良機,疏堵結合方能長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