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 - 人生需要總結

”你是一個東北人啊,你是不是很能喝,晚上要多喝一點“
“你們東北是不是人才流失很嚴重啊,我在南方遇到好多東北人了”
“東北是不是不吃大米的,天天吃麪條和饅頭啊”
“東北的女生是不是很彪悍”
“爲什麼東北人喜歡往海南走,是不是怕冷了啊”
“東北酸菜真的好吃嗎?和南方的酸菜比哪個好吃”
“你爲什麼不在東北發展呢,南方離家多遠啊”
…………

這是我在南方這幾年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些問題我答得上來,有些問題,心中有答案,卻不想說。我離開東北已經快7年了,大學四年在湖南,工作3年在杭州,一步一步走過來,感覺挺有意義的,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裏的,有些改變是潛移默化的,所以想着寫一篇博客陳述下心得,沒有大風大浪,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簡簡單單。

大學篇

辣椒的噩夢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遼寧人,大學去了湖南唸了4年書,每年回家兩次,開始上學,因爲想家哭過,後悔過,後來逐漸的習慣了這份孤獨,但是一直不習慣辣椒,這是我在湖南大學食堂裏面抱怨最多的事情,每頓飯都有挑不完的辣椒。有一次吃湖南小炒肉,當我將辣椒挑完後發現,原來配菜是肉,主材是辣椒,看着碗裏的幾塊肉,我感覺肉疼。但是我發現南方的辣椒好像不上火,因爲我在北方吃辣椒之後,每次都要潰瘍幾天,但是南方感覺連續吃幾頓狠辣的纔有可能會感覺上火,南北的差異真的很神奇,我記得我在東北買臭豆腐吃,那個師傅是湖南人,他說南北方的辣椒味道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一直不相信的,因爲我認爲都一樣,後來自己打自己的臉了。

看不懂的連雨天

小時候在東北很喜歡大雨天,然後穿着雨衣在自己院子裏踱步,看到小水坑,會毫不猶豫的踩進去,然後憨憨的傻笑。我在高中的時候,我們縣旱了三年,旱到玉米都不長玉米粒了,每年政府都要人工降雨。

來到湖南後,我發現這雨看不懂,人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終於體驗到了,在東北清明節前後可能每隔一星期下一次雨,要麼就是陰天,但是湖南真的是“紛紛”,它可以做到1個月不晴天,天天雨紛紛,路上行人都沒了魂啊。

南方人愛吃東北菜

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非常喜歡吃東北菜,說味道好,而且很實在。比如東北醬骨頭,東北地三鮮,溜肥腸等,尤其是東北大米他們很喜歡,但是東北的酸菜好像不是很喜歡,因爲他們吃不慣這種味道,還有血腸,他們很歡吃鴨血,但是血腸很牴觸。對於喝酒,他們很喜歡找我,每次勸酒的接口無外乎就是你是東北人,肯定很能喝。也許是東北的面子基因吧,我每次盡力配合,但是我真的不能喝,對不起,我不能讓你們看到我偷偷去扣的場景,真的很狼狽。

在南方吃飯開始感覺有些不適應,他們習慣AA的,即使是出去打牙祭,因爲在東北可能更多的禮尚往來的事情,我請你一頓,你請我一頓,甚至可以爲了結賬大大出手,開始我有些不適應這種事情,我感覺算來算去很麻煩,而且感覺總是有些傷感情,後來想想算了,入鄉隨俗吧,待久了,南方朋友也漸漸知道我的這個習性,開始禮尚往來這個套路,現在想想也許大家沒有熟悉到一定程度,感覺沒有必要,但是東北自來熟有時候是出了名的。

就業篇

我從湖南畢業後就一個人來到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 - 杭州,一個人無親無故,最慘的是一個同學都沒有,下了火車,拎着大包小裹的找個公交站查公交線路,杭州給我第一個印象就是熱,熱度我有些膨脹。感覺胃裏面漲漲的,可能和我喝了兩瓶冰鎮可樂有關係。就這樣我開始了在杭州的旅程。

忐忑篇

第一次參加工作,緊張大過於興奮,看了公司介紹,公司有100多個人,我在想

我要怎麼將其他人都記住呢?因爲打招呼叫不出名字就很沒禮貌。
怎麼能讓大家記住我呢?
我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呢?
會不會一週就被辭退了?
領導好不好相處呢?
搞IT的,大家是不是都禿頂呢?我頭髮這麼多會不會不合羣呢?
…………

滿腦子都是這個,結果第一天失眠了,記憶猶新的是我來杭州住的酒店是公司提供的,因爲怕第二天遲到,我拿着房卡看着百度地圖,去公司踩點,結果走半路發現手機沒電了,地址沒記住,手裏沒現金,只有一張房卡,沒有辦法,只能找交警叔叔幫忙,當我掏出那張房卡問酒店地址的時候,交警叔叔的眼神都變了。所以從那以後,我習慣性的會在身上放上現金。但是現在你有現金也有可能打不到車,這是比較頭疼的。

成長篇

杭州的風土人情,說實在,沒有多少時間瞭解過,除了幾次團建去過一些地方,其他的時間要麼休息,要麼加班,總結出來就是:杭州是一個適合工作也適合生活的地方,一個詞舒服。

成長總是伴隨着各種代價的,我很幸運,第一家公司有着非常優秀導師制,帶着我這個沒有經驗的小白一步一步變成老油條。我一直很感謝我的老大,他教會我很多的東西,不僅僅是技術,還有做事的方法,思考的邏輯很多方面。對於成長我慶幸有他們引導我,我沒有走彎路,我付出的代價也許就是時間了,工作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一天的時間真的太快了,有時候可能一件事還沒有處理好,就結束了,這個時候我很容易質疑自己,你是不是能力不夠?所以抽出時間不斷的提升自己技術,提高效率,其實對於成長我總結出以下三點:

  • 所有決定拒絕灰色地帶

在工作中,沒有人有權利和義務幫你做決定,大部分工作都是以結果爲導向的,沒有灰色地帶,你的每個答案就是非黑即白的,有時候你說一句話裏面,有“可能”兩個字,都會被質疑,所以成長一定是強迫自己每個決定和結論都是明確的,你的每個字都是要你承擔責任的。

  • 壓力絕對不是你的第一動力

不知道你們身邊的中年或者老年人說過這樣的話:年輕人,有壓力纔有動力,壓力越大,動力也越大。以前唸書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的,一直到我工作了,我發現有些時候,人崩潰真的很快,但是這個瞬間往往就是過去的壓力導致的,壓力越大,考慮越多,身上的負能量越來越重,結果發現以前感覺好的已經壞掉了,以前的陽光已經被遮蓋了,這其實就是思考事情的方式和角度已經發現了變化,你開始焦慮各種事情,最壞的結果可能就是離職然後休息一段時間,有的可能更加嚴重,心理上可能過不去這個坎。我們公司有一個領導,他已經身居要職,並且管理着產品團隊,但是每天堅持的寫代碼,和我們一起討論產品,討論新技術,可以看出來,他真的非常熱愛代碼,完全看不出因爲工作量大焦慮,反而有時候管理上的工作他會焦躁,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在我們技術團隊的影響力。所以成長的第一動力我認爲是熱情和興趣,所以我都是騙自己的,我對於技術是很熱愛的,這就是狠人,連自己都騙。

  • 擁抱變化

誰的工作都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擁抱變化,換位思考,發現價值,汲取營養。我是一個系統運維,每天接觸各種技術問題,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的技術,工作1年多之後,我發現,我開始對接硬件廠商,我感覺這個不應該是我做的,我是做技術的。後來我又出差,對接合作伙伴,一起做項目,我這時候想我是做技術的,這些不應該是我的。後來又做了項目經理,第一次獨自完成一個項目的落地,其實我當時抱怨很多的,吐槽很多的,所有的出發點都是我是一個技術的,這不是我的工作。和同事一次喝酒聊到這個事情,他說:"其實有很多人想做還沒機會呢,你沒有發現你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很多技術之外的東西嗎?這些對於你的未來是有幫助的,比如和客戶溝通,揣測客戶心理,如果在介紹產品的時候講出我們的優勢,對於弊端如果化解繞開,這其實都是有技巧的。也許書本里面有,但是很少有機會實踐,工作不是隻有技術的。還要有軟實力“,想想挺有道理的,然後我又灌了他一瓶。

焦慮篇

工作快三年了,我感覺我沒了很多的熱情,我找不到剛開始工作時候,加班那種快感,而且從心裏開始牴觸。對於工作,我有時候會抱怨感覺沒有什麼變化了,你們可能會說這和你前面說的矛盾啊,真的就是我現在真實感受,就是想出去體驗體驗,其他的公司是怎麼樣的,我是不是可以嘗試做開發等等想法都蹦出來了,有點像婚姻裏面的7年之癢。這個矛盾的源頭我還沒有找到,感覺需要一段時間。

總結

其實這麼長時間,一個人在外面,不說想家是假的。但是,我還是在堅持,年輕人就應該行萬里路,多體驗,多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