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戒掉慾望,有多可怕?

這樣戒掉慾望,有多可怕?

1

最近,一位女明星關於工作的態度,引發熱議。

節目上,主持人問這位女藝人:作爲演員,有覺得特別艱辛的時候嗎?

結果,她撂了一句:我就想說我不拍了。聽罷,整個演播廳都安靜了下來。

接着,另一位男明星談到自己拍戲最多一次連續拍了34個小時。

不料,她竟反問:你爲什麼就不能像我一樣瀟灑地走開呢?

這時候的場面可謂十分尷尬。

主持人還是盡力在圓場:你瀟灑走開的時候,內心會不會有糾結,就說是不是不好?

令人意外的是,她直接答覆:“不重要。”

這樣的態度令在場所有嘉賓愕然。

有人補問了一句:那假設導演說我們這場戲得拍,那怎麼辦呢?

她聽完,竟哈哈大笑起來:“那就哭啊!”

這段對話在網上熱傳,有網友評論:在演藝的道路上,千萬別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當一個年輕人戒掉了上進的慾望,他就會不自覺地降低人生配置,最終慢慢失去動力,荒廢光陰,蹉跎人生。

2

影片《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玉子就是一個幾乎沒有慾望的年輕人。

畢業後的她,每天躲在家裏,靠着父親的接濟度日。

對於自己的頹廢,她總有藉口推脫,說社會環境對年輕人並不友好。

每當父親提起工作的事,玉子總是理直氣壯到底說“到時候了我就會去工作的。”

只是,這一天似乎遙遙無期。

時間久了,玉子慢慢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失去人生的掌控權,猶如一塊浮萍迷茫地漂泊着。

玉子的經歷並非特例。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正在慢慢淪爲低慾望的羣體:

心情好就上班,心情不好就裸辭;

從未想過升職加薪,收入餓不死就行;

吃的無所謂多好,住的無所謂多大,只要自己舒服就好。

不得不說,低慾望早已成了許多年輕人逃避現實的藉口。

一個沒有慾望的年輕人是易碎的。

就猶如富蘭克林所說:有的人,25歲就死了,到了70歲才埋葬。

3

看到一個視頻,哈佛大學學霸John Fish分享了他的在校日常。

上午7點,John的一天開始了。

鬧鈴響起,他立刻起身、整理、吃早飯。

吃完飯,他先花時間制定了當天的計劃表,以便更好地利用時間。

9點,出門上瑞典語課。

10點,換個教室,上線性代數課。

12點,吃午飯。午休剩餘的時間,John通常會寫作業,又或者是剪視頻。

13點,參加一場計算機講座。

15點,聽完講座,John決定去鍛鍊放空一下自己。

19點20分,吃完晚飯回到宿舍,John開始寫明天上課要用的文學評論,然後再做一些其他課程的作業。

21點,John開始了今天的最後一個小目標:讀50頁書。

22點,洗漱完後準備入睡。

這就是John在哈佛的一天,井然有序且充實快樂。

高中之前,John也只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但後來他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他便開始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學會自律,學會堅持,於是一步一步擁有了今天的成績。

John還說過,如今的他還在挖掘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成爲更好的自我。

這就是慾望的力量。

當一個人內心的慾望越強,他做成一件事的概率也就越高。

任何驚豔的人生背後,都是高慾望的自我管理。

高慾望,重要的不是物質,而是你的心態,一種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的態度。

當然,保持慾望不是肆意放縱慾望,它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控制,清晰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爲之付諸努力。

村上春樹在書中描述了這樣一段話:

“你說這鎮子上沒有爭奪沒有怨恨沒有慾望,這固然可親可佩。

可是,沒有這些,無非等於說沒有快樂、終極幸福和愛情。正因爲有絕望有幻滅有哀怨,纔有喜悅可言。”

一個人活得好不好,全在他的慾望裏。

共勉。

THE END
作者:言偃,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衆號: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發於精讀(ID:jingdu999)。

摘自 中國青年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