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部署

MPLS ××× 的部署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的划分方式。即划分几个×××,每个×××中包括那些业务。
2.    确定MPLS 域的范围。即哪些设备做为PE,哪些做为P设备,哪些做为CE设备。
3.    用户业务系统的接入。
4.    PE-CE之间路由协议的选择。可选择动态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
5.    考虑MPLS ×××的扩展性,即网络未来是否需要向更下的层次扩展,可以考虑使用分层PE等技术。
6.    考虑是否需要×××跨域互通。是否有更高一级的网络,是否需要与之互通。
9.2.1.    MPLS/×××机制
在每个PE-router中,每个×××需要单独的VRF,保证用户间信息隔离并能够使用私有IP地址空间;
VRF是小于×××的概念,可以同时支持多个×××,VRF与×××之间的关联是通过VRF Route-target属性来实现;
×××-IP4地址是由64位RD和32标准IP地址组成,这些96位地址通过MP-BGP ×××V4 address family在PE-router之间交换,MP-BGP还通过extend community来承载route-target等路由属性;
每个PE-router都需要为一的Router ID(一般是Loopback 0地址),该ID用来分配MPLS Label,并通过LDP协议在MPLS/×××中分发,用于用户×××数据包转发;
每个PE-router的每个VRF中的每条路由都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MPLS Label,并通过MP-BGP将Label随×××-IP4路由一起传播;
入口PE-router使用两级MPLS Label堆栈来标记×××数据包,堆栈顶部Label是PE-router Router ID Label,底部Label出口PE-router VRF路由Label,Label堆栈被加到标准的用户IP4数据包上,跨越MPLS/×××网络转发到出口PE-router;
×××-IP4数据报在MPLS/×××中的传播仅仅依靠栈顶Label,到达出口PE-router后,栈顶Label被弹出,出口PE-router使用剩余Label来确定×××-IP4数据包所属的VRF,因此Router ID地址在IGP中不允许被聚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