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平均值,用戶數,高峯,能力 性能測試,壓力測試、專業術語

個人覺得這個文檔對於性能測試初學者可能會有用,所以貼出來,希望能給需要的人帶來幫助!

術語及縮寫詞

1.測試時間:一輪測試從開始到結束所使用的時間


2.併發線程數:測試時同時訪問被測系統的線程數。注意,由於測試過程中,每個線程都是以儘可能快的速度發請求,與實際用戶的使用有極大差別,所以,此數據不等同於實際使用時的併發用戶數。


3.每次時間間隔:測試線程發出一個請求,並得到被測系統的響應後,間隔多少時間發出下一次請求。


4.平均響應時間:測試線程向被測系統發請求,所有請求的響應時間的平均值。


5.處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系統處理請求的速度。


6.cache影響係數:測試數據未必如實際使用時分散,cache在測試過程中會比實際使用時發揮更大作用,從而使測試出的最高處理能力偏高,考慮到這個因素而引入的係數。


7.用戶習慣操作頻率:根據用戶使用習慣估算出來的,單個用戶在一段時間內,使用此類功能的次數。通常以一天內某段固定的高峯使用時間來統計,如果一天內沒有哪段時間是固定的高峯使用時間,則以一天的工作時間來統計。


8.預期平均響應時間:由用戶提出的,希望系統在多長時間內響應。注意,這個值並不是某一次訪問的時間,而是一段時間多次訪問後的平均值。


9.最大併發用戶數:在給定的預期平均響應時間下,系統最多能支持多少個併發用戶。這個數據就是實際可以同時使用系統的用戶數。


計算公式如下:


成功率=成功次數÷(成功次數+失敗次數)


處理能力=成功次數÷測試時間


最短平均響應時間=MIN(平均響應時間)


最高處理能力=MAX(處理能力)×1cache影響係數)


最大併發用戶數=(最高處理能力-(預期平均響應時間-最短平均響應時間+(最高處理能力)))÷用戶習慣操作頻率(此公式要注意各時間單位的不同和轉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