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自學指南---基礎篇(一)一些基本語法規則

基礎篇的前三節將介紹python中的語法規則:

  1. 一些基本語法規則
  2. 變量賦值
  3. 標識符

在學習Python的過程中,這些基礎的語法規則時時刻刻都會運用,一定要牢記於心。

1. 一些基本語法規則

  • 註釋( # )
  • 繼續( \ )
  • 縮進
  • 同一行寫多個語句( ; )

1.1 註釋

註釋在任何一種語言中的都十分重要,尤其在團隊合作時,簡潔明瞭的註釋是幫助他人理解代碼的關鍵。

1. 單行註釋

井號(#)是單行註釋的符號,在程序中使用#時,右側的內容會被作爲註釋,從而不被當作程序運行。
python程序中,單行註釋十分常見,在一些關鍵的、需要解釋功能的語句後面往往會添加:

res =  2 * 3  # 計算2 * 3的結果,並把結果賦值給res

單行註釋也常出現在某一段完成相同功能的代碼,或者代碼塊之前:

# 計算2 * 3的結果,並輸出
def cacu:
    print (2 * 3)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註釋,這類註釋並不用於對代碼功能作出解釋,一般出現在一個.py文件的開頭,例如:

#coding=utf-8

如果說代碼中帶有中文,那麼這一段註釋就十分必要,否則程序運行時就會出錯,這段註釋的原理涉及到編碼的問題,在之後的章節中將會提到。

2. 多行註釋

顧名思義,多行註釋一般是在註釋內容較多,佔據多行的情況下使用。多行註釋由三引號來表示,例如:

‘’‘
三對單引號,多行註釋符
三對單引號,多行註釋符
三對單引號,多行註釋符
’‘’

“”“
三對雙引號,多行註釋符
三對雙引號,多行註釋符
三對雙引號,多行註釋符
”“”

如果追求一個良好的Python代碼風格,那麼在重要的Python文件(或模塊)的開頭,需要寫一段簡要的說明文檔,包括這個模塊的功能,實現的要點,可能的錯誤等等,這裏往往就會用到多行註釋。例如,一個典型Python模塊的佈局應當是: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 utf-8

'''
    The approach taken is explained below. I decided to do it simply.
    Initially I was considering parsing the data into some sort of
    structure and then generating an appropriate README. I am still
    considering doing it - but for now this should work. The only issue
    I see is that it only sorts the entries at the lowest level, and that
  
'''

#模塊導入部分
import os
import time

#變量定義,函數定義,類定義
……
#主程序
……

順帶提一句,三引號在Python中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用於表示多行字符串:

str='''Line 1
Line 2
Line 3'''   #等價於 str='Line 1\nLine 2\nLine 3'

1.2 繼續

在Python中,一條語句一定寫在同一行,如果一條語句過長,就可以用 \ 分割成多行:

# check conditions
if (a_lengthy_condition == 1 ) and \
(another_lengthy_condition == 2):
    move()

\ 的另一個重要的使用就是轉義字符,在之後字符串的章節中將會提到。

1.3 縮進

在C/C++語言中,一般採用{……}來分割出代碼塊,例如:

if (condition1) {
    cout << "Level 1" << endl;
    if (condition2) {
        cout << "Level 2" << endl;
    }
}

即使沒有使用縮進,只要有大括號的存在,以下的代碼與上述代碼在功能上沒有任何區別,當然以下這種沒有縮進的風格絕對是不提倡的:

if (condition1) {
cout << "Level 1" << endl;
if (condition2) {
cout << "Level 2" << endl;
}
}

Python不再使用大括號,而是利用縮進來分割代碼塊,代碼的層次關係是利用同樣深度的空格或製表符來體現:

if condition1:
    print "Level 1" 
    if condition2:
        print "Level 2"

很明顯,Python由於不再使用大括號,爲了區分出不同層次的代碼塊,必須嚴格使用不同深度的縮進,否則有可能使程序出錯,或者改變原本的功能。
另外需要注意,一次縮進幾個空格的問題:

核心風格:縮進四個空格寬度,避免使用製表符
對一個初次使用空白字符作爲代碼塊分界的人來說,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縮進多大寬度才合適?兩個太少,六到八個又太多,因此我們推薦使用四個空格寬度。需要說明一點,不同的文本編輯器中製表符代表的空白寬度不一,如果你的代碼要跨平臺應用,或者會被不同的編輯器讀寫,建議你不要使用製表符。使用空格或製表符這兩種風格都得到了 Python 創始人 Guido van Rossum 的支持,並被收錄到 Python 代碼風格指南文檔。
–《Python核心編程》

1.4 同一行寫多個語句

分號( ; )可以讓多個Python語句出現在同一行:

import os; a = 1 * 1; b = 1 + 1

這種風格的代碼可讀性會較差,因此一般而言並不提倡同行寫多個語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