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礎語法學習筆記(一)

1、list 和tuple

Python內置的一種數據類型是列表:list。

names = ['Michael', 'Allen', 'Tracy']

len()函數可以獲得list元素的個數。如果要取最後一個元素,除了計算索引位置外,還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獲取最後一個元素。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比如索引號爲1的位置。

names.insert(1, 'Jack') 

要刪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要刪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其中i是索引位置。

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個list

subject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p = ['asp', 'php']

subject = ['python', 'java', p, 'scheme']

要拿到'php'可以寫p[1]或者subject [2][1]

 

tuple和list非常類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

定義一個tuple時,tuple的元素就必須被確定下來

如果要定義一個空的tuple,可以寫成(),要定義一個只有1個元素的tuple必須加一個逗號,,來消除歧義。因爲括號()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數學公式中的小括號。tuple所謂的“不變”是說,tuple的每個元素,指向永遠不變。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個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對象,但指向的這個list本身是可變的!

2、Range()函數

Python提供一個range()函數,可以生成一個整數序列,再通過list()函數可以轉換爲list。比如range(5)生成的序列是從0開始小於5的整數。

3、dict 和 set

dict 採用鍵-值(key-value)存儲。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錯誤,有兩種辦法,一是通過in判斷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過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
>>> d.get('Thomas', -1)
-1

set
set和dict類似,也是一組key的集合,但不存儲value。由於key不能重複,所以,在set中,沒有重複的key。
要創建一個set,需要提供一個list作爲輸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1, 2, 3}
注意,傳入的參數[1, 2, 3]是一個list,而顯示的{1, 2, 3}只是告訴你這個set內部有1,2,3這3個元素,顯示的順序也不表示set是有序的。。
重複元素在set中自動被過濾:

>>> s = set([1, 1, 2, 2, 3, 3])
>>> s
{1, 2, 3}
通過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複添加,但不會有效果:
通過remove(key)方法可以刪除元素:

set可以看成數學意義上的無序和無重複元素的集合,因此,兩個set可以做數學意義上的交集、並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2, 3}
>>> s1 | s2
{1, 2, 3, 4}
set和dict的唯一區別僅在於沒有存儲對應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樣,所以,同樣不可以放入可變對象,因爲無法判斷兩個可變對象是否相等,也就無法保證set內部“不會有重複元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