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終總結,開始寫博客的第一年

結束校園生活,開始工作

  今年是我開始工作的第一年,前半個學期實習階段,開發了三個上線的應用,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做過不少練手的項目,有時心血來潮,還做了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項目,但是這些項目都沒有上線,沒有發佈到應用市場。在實習階段開發的項目,運用了在校時學到的知識,自己的編程能力,也有所提高。七月份的時候,我離開了學校,結束了校園生活,同時也尋求新的工作。

  之所以更換工作,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公司主要是做外包,技術上並不能有新的突破,總是運用學過的知識來重複做相似的功能,並不能專注於某一個項目、不斷深入,而且工作太過忙碌,無暇學習新的技術。

  7月份畢業後,開始尋找工作,接過不少的面試,而且每次面試我都很有自信,面試官問的問題,都能夠準確回答,並向其談了自己的想法,儘管面試的過程很愉快,沒有冷場,但是一到談工資的時候,總是未能如願,我自認自己開的工資並非離譜,也認同自己的能力和工資匹配,只不過那些HR總想着壓低價格,並且還總以我是剛畢業的學生爲藉口,藉故壓低工資,這將面試的結果變得不愉快。我倒希望他們說的是目前工資是這麼多,到時表現好會加薪,而不是以我是剛畢業的爲理由,有些人工作了許多年,始終渾渾噩噩;有些人儘管工作不久,但是由於他擅長總結、不斷進取、能力也不會在那些人之下。

  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生病了,而且還不是小病,也是因爲自己經常吃外賣,不注重飲食的營養,才害病了,扁桃體發炎,感冒,在深圳打了幾天的點滴,總是反反覆覆,最終聽了家裏人的建議,回家養病,在家的期間,真的感覺到家裏好溫暖,有爸媽做的好吃的飯菜,還有姐姐們精心榨的果汁,在家休養了半個月,吃足了半個月的中藥,恢復了元氣,重新回到深圳,再次尋找工作,同時也開始學做飯,而此時,已經是8月份了。

  儘管已經距離畢業1個多月,還沒有找到工作,我並沒有頹喪,仍然努力尋找,瞭解到BOSS直聘平臺,多了一個尋找工作的途徑。在8月25號那天,我拿到了offer,並在28號情人節那天,入職了前海微貸,開工的第一天,我收到了公司發的情人節禮物–餅乾和巧克力,現在想起,記憶猶新。

  如今已經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和同事們愉快的玩耍……

踏上寫博客之旅

  今年也是我開始寫博客的第一年,儘管很早之前就已經知道CSDN這個網站,那時只是從該網站上獲取自己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案或閱讀一些牛人的博客,學習新的知識,從沒想過自己要寫博客。

  之所以會萌發寫博客的念頭,是因爲今年工作之餘,瞭解到郭霖的CSDN博客,閱讀了他寫的文章,覺得文章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從中獲益良多,同時也關注了他的公衆號,每天會推送一些技術文章,瞭解到這些文章大部分來自於其他人的分享,不全是郭霖自己的文章,作者都是安卓開發圈子的人,可以說是道友,每次看到文章的留言,覺得氣氛十分活躍。一次我在郭霖公衆號上留言,詢問寫博客是否對自身有所幫助,郭霖回覆了我,讓我明白了寫博客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將自己學到的新技術準確的表達,同時又可以幫助到其他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能力

  2017年2月25號,在CSDN上發表了我的第一篇博客:

image

  同時,我也將這篇博客,投稿給了郭霖,並被他採納,決定發佈在他的公衆號上,讓我感到欣喜不已,初嘗成功之果,也讓我更加有寫作的動力,儘管工作再忙,依舊堅持每月至少要寫一篇博客。目前,我已經寫了35篇文章,其他有6篇文章投稿給了郭霖,並且發佈在他的公衆號上,也是因爲他的公衆號,讓我的博客訪問數逐漸增加……

  接着,我也瞭解到了簡書、掘金、安卓巴士這些網站,也在上面發佈了博客。參加了安卓巴士舉辦的比賽,獲獎並獲得了安卓巴士送的小禮物。

GitHub上的貢獻

  以前訪問GitHub,僅僅只是爲了獲取到自己想要的開源框架,只是索取,而沒想到自己也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代碼,寫了博客分享了自己的技術後,開始萌發了自己寫開源框架的念頭,每當想到自己寫的代碼可以讓其他人用,而且可能是別的國家的人,頓覺精神抖擻,動力十足。代碼是我們溝通的語言,聯繫着全世界的編程愛好者。

  目前已經發布三個開源框架,分別是:

  PowerfulViewLibrary 日常開發中實用控件的庫

  ExpandableLinearLayou 可展開和收起的LinearLayout

  BottomBarLayout 輕量級底部導航控件

  還有一個高仿的《今日頭條》項目,主要用於分享新聞數據的獲取以及MVP框架的封裝和使用。

  精仿今日頭條,使用RxJava + Retrofit + MVP開發

到此爲止,GitHub倉庫的截圖

image

  每當項目的star數逐漸變多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每一顆星星,代表着幫助到每一個人,多一個人的認可,這無疑是一種鼓勵,一種讚許,自己的辛勤耕耘,得到了收穫。

閱讀的技術書籍

  今年主要讀了以下三本關於Android的書籍:

  • 《第一行代碼》 作者:郭霖
  • 《第二行代碼》 作者:郭霖
  • 《Android藝術探索》 作者:任玉剛

  學習了《第一行代碼》、《第二行代碼》,鞏固了自己的基礎,複習了不少基礎知識,同時也瞭解到了郭霖的“親兒子”–LitePal,也瞭解到了廣告SDK;《Android藝術探索》是用於進階,我是從15年開始接觸Android的,覺得自己已經在Android初學領域徘徊了許久,基礎的知識也掌握得很透徹了,一直覺得自己彷彿已經到了瓶頸,不知道學習的方向,直到看了任玉剛的這本書,覺得豁然開朗,受益匪淺,對Android有了更深的瞭解。

學習到的新技術

RxJava + Retrofit + MVP

  學習並使用RxJava + Retrofit + MVP開發項目,逐漸加深對MVP框架的認知,代碼愈加變得規範,我一直是一個追求代碼整潔清晰的人,每當代碼因爲邏輯十分複雜而變得凌亂不堪的時候,總會願意花上時間去整理,甚至有時看到同事代碼不是特別規範整潔的時候,也會向他建議,當然也不是命令他,而是同事之間友好的建議,很多時候也他也會採納我的建議。

Kotlin語言的學習

  今年穀歌的IO大會上,已經將Kotlin列爲Android的官方語言,Kotlin逐漸得到更多開發者的認可,相信未來的趨勢一片明朗,很有必要去學習和掌握它,於是跟着自己Android的啓蒙老師張澤華(人稱小華華),開始了Kotlin的學習之旅,並且也嘗試使用Kotlin開發一些練手項目,包括騰訊課堂中,使用Kotlin開發的即時通訊項目。

熱更新框架

  主要了解了美團的Robust以及騰訊的Tinker,至於美團的Robust只是嘗試了一下,覺得其成功率是極高,但是在項目的維護上還是有些繁瑣,所以並沒有用到實際開發的項目中。騰訊的Tinker熱修復框架,雖然它的成功率並沒有Robust高,而且也不是即時生效,需要冷啓動,但是總的來說,其相對於其他熱更新框架,比如阿里的AndFix、美團的Robust以及QZone的超級補丁方案來說,還是相當優秀的,維護起來也容易,同時瞭解到了Bugly,騰訊的一個子公司,其封裝了基於Tinker的SDK,而且挺高補丁後臺管理系統,大大地減少了補丁管理的操作,開始應用於公司的項目中。

總結

  今年總的來說,收穫還是挺多的,自己寫的技術文章和GitHub上發佈的開源框架也受到不少人的青睞,逐漸受到更多編程愛好者的認可,這也讓我更加有動力去寫文章,去寫新的開源框架,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同時自己的技術也可以得到提高,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心態上,我覺得自己在編程的道路上、代碼的世界裏,始終要保持着謙卑的態度,不要因爲他人呼喚幾聲大神就得意忘形、不求進取,正所謂學無止境,編程的學習也是如此。同時,自己也要向那些大神學習,見賢思齊。我覺得很多人對於大神的態度,總是認爲他們是遙不可及的,自己無法像他們一樣的成功,其實並非如此,不應妄自菲薄,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大神之所以成爲大神,並非完全因爲他們有天賦,而是因爲他們能夠堅持,不斷進取,如果自己想要達到他們的那種成功,則自己也要像他們一樣,付出能力,最重要的兩個字“堅持”,日積月累,自己也會逐漸小有名氣,鋒芒畢露。

對於2018年的寄望

  依舊會堅持寫博客的習慣,寫出更多優質的文章,希望明年可以成爲CSDN博客專家,目前只是博客準專家,因爲自己的博客並沒有被太多人發現,有些文章的閱讀數僅停留在三位數,不過我會繼續堅持、不斷奮鬥,讓更多人知道ChayChan,讓更多人使用ChayChan的開源框架,加油!

鏈接:

2018年終總結,一份遲到了的年終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