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学习笔记(阮一峰教程)——let、const命令、函数声明

一.Babel转换器

Babel 转码器,能将ES6代码转换成ES5。例如:

// 转码前input.map(item => item + 1);
// 转码后input.map(function (item) {
   return item + 1;});

babel=browser.js可以通过进入browser.js的方式转换代码。

二.为什么需要块级作用域?

ES5 只有全局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没有块级作用域,这带来很多不合理的场景。

第一种场景,内层变量可能会覆盖外层变量。

var tmp = new Date();
function f() {
  console.log(tmp);
  if (false) {
    var tmp = 'hello world';
  }}
f(); // undefined

解释:if代码块的外部使用外层的tmp变量,内部使用内层的tmp变量。但是,函数f执行后,输出结果为undefined,原因在于变量提升,导致内层的tmp变量覆盖了外层的tmp变量。

第二种场景,用来计数的循环变量泄露为全局变量。

var s = 'hello';
for (var i = 0; i < s.length; i++) {
  console.log(s[i]);
}
console.log(i); // 5

解释:变量i只用来控制循环,但是循环结束后,它并没有消失,泄露成了全局变量。

三.块级作用域与函数声明

ES5 规定,函数只能在顶层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之中声明,不能在块级作用域声明。ES6可以。

// 情况一if (true) {
  function f() {}}
// 情况二try {
  function f() {}} catch(e) {
  // ...}

根据 ES5 的规定都是非法的。但是,浏览器没有遵守这个规定,为了兼容以前的旧代码,还是支持在块级作用域之中声明函数,因此上面两种情况实际都能运行,不会报错。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if (false) {
// 重复声明一次函数f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
	f();
}());

上面代码在 ES5 中运行,会得到“I am inside!”,因为在if内声明的函数f会被提升到函数头部,实际运行的代码如下:

// ES5 环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if (false) {
  }
  f();
}());

ES6 就完全不一样了,理论上会得到“I am outside!”。因为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类似于let,对作用域之外没有影响。但是,如果你真的在 ES6 浏览器中运行一下上面的代码,是会报错的,这是为什么呢?ES6:

  • 允许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
  • 函数声明类似于var,即会提升到全局作用域或函数作用域的头部。
  • 同时,函数声明还会提升到所在的块级作用域的头部。

根据这三条规则,在浏览器的 ES6 环境中,块级作用域内声明的函数,行为类似于var声明的变量。

// 浏览器的 ES6 环境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outside!'); }

(function () {
  if (false) {
    // 重复声明一次函数f
    function f() { console.log('I am inside!'); }
  }

  f();
}());
// Uncaught TypeError: f is not a function

考虑到环境导致的行为差异太大,应该避免在块级作用域内声明函数。如果确实需要,也应该写成函数表达式,而不是函数声明语句。

// 函数声明语句
{
  let a = 'secret';
  function f() {
    return a;
  }
}

// 函数表达式
{
  let a = 'secret';
  let f = function () {
    return a;
  };
}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ES6 的块级作用域允许声明函数的规则,只在使用大括号的情况下成立,如果没有使用大括号,就会报错。

// 不报错
'use strict';
if (true) {
  function f() {}
}

// 报错
'use strict';
if (true)
  function f() {}

四.ES6声明变量的6种方法

var声明的局限性:

(1)可以重复声明

(2)无法限制修改

(3)没有块级作用域

ES5 只有两种声明变量的方法:var命令和function命令。ES6 除了添加let和const命令,另外两种声明变量的方法:import命令和class命令。所以,ES6 一共有 6 种声明变量的方法。

五.let命令

报错:undefined定义变量但没赋值      referenceError变量没定义

ES5没有块级作用域 let实际上为 JavaScript 新增了块级作用域。

1.let声明的变量只在它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
  let a = 10;
  var b = 1;
}
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b // 1

for循环的计数器,就很合适使用let命令。

for (let i = 0; i < 10; i++) {
  // ...}

console.log(i);
// ReferenceError: i is not defined

例:

var a = [];for (var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a[6](); // 10
var a = [];for (let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a[6](); // 6

解释:变量i是var命令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都有效,所以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每一次循环,变量i的值都会发生改变,而循环内被赋给数组a的函数内部的console.log(i),里面的i指向的就是全局的i。也就是说,所有数组a的成员里面的i,指向的都是同一个i,导致运行时输出的是最后一轮的i的值,也就是 10。如果使用let,声明的变量仅在块级作用域内有效,最后输出的是 6。

2.不存在变量提升(let、const语句不存在变量提升,主要是为了减少运行时错误)

// var 的情况console.log(foo); // 输出undefinedvar foo = 2;
// let 的情况console.log(bar); // 报错ReferenceErrorlet bar = 2;

3.暂时性死区(在代码块内,使用let命令声明变量之前,该变量都是不可用的。这在语法上,称为“暂时性死区”)

var tmp = 123;
if (true) {
  tmp = 'abc'; // ReferenceError  
let tmp;
}

4.不允许重复声明(let不允许在相同作用域内,重复声明同一个变量。

// 报错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var a = 1;
}
// 报错function func() {
  let a = 10;
  let a = 1;
}

function func(arg) {
  let arg; // 报错
}
function func(arg) {
  {
let arg; // 不报错  
}

六.const命令

1.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不能改变

2.const一旦声明变量,就必须立即初始化,不能留到以后赋值。

3.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const命令声明的常量也是不提升,同样存在暂时性死区,只能在声明的位置后面使用。const声明的常量,也与let一样不可重复声明。

七.顶层对象属性

顶层对象,在浏览器环境指的是window对象。顶层对象的属性与全局变量是等价的。

window.a = 1;
a // 1
a = 2;
window.a // 2

ES6 为了改变这一点,一方面规定,为了保持兼容性,var命令和function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依旧是顶层对象的属性;另一方面规定,let命令、const命令、class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不属于顶层对象的属性。也就是说,从 ES6 开始,全局变量将逐步与顶层对象的属性脱钩。

var tmp =new Dat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