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fdisk進行分區

1):fdisk命令參數

    p:打印分區表.

    n:新建一個新分區.

    d:刪除一個新分區.

    q:退出不保存.

    w:退出且保存.

例子:

先看下磁盤:

root@archiso ~ # lsblk

在這裏對磁盤sda進行分區.規劃的是分一個主分區,大小爲1G,分三個邏輯分區,大小爲2G ,2G,5G.

root@archiso ~ # fdisk /dev/sda


鍵入"p"打印分區列表

可以看到這塊磁盤還沒有分區.

鍵入"n"創建一個新分區.

出現兩個選項,p代表着主分區,e代表着拓展分區.先試着創建一個主分區.

這裏讓你輸入進行主分區的號,一個硬盤只能有四個主分區,這在裏就先輸入"1"了.

這裏表示讓你輸入分區的起始柱面號,因爲我的目的是分爲連續的幾個分區.所以直接鍵入"回車"表示從柱面2048開始(即磁盤尚未使用的首端),輸入2048也可以.

提示你鍵入分區的末端柱面號,因爲第一個主分區我要分的大小爲1G,所以直接鍵入"+1G",或者"+1024M".

這時一個主分區就已經建立好了,鍵入"p"看下.

接下來爲了創建三個邏輯分區,必須先建立一個拓展分區,在這裏就把所有的剩餘空間給這個拓展分區了.鍵入"n",然後鍵入"e",表示創建拓展分區,然後再鍵入"2",表示選擇分區的編號爲2,鍵入兩次"回車",代表把所有的可用空間分給這個拓展分區.

再鍵入"p"看下效果

可以看到最後一項Type爲Extended拓展分區.

鍵入"n",開始創建邏輯分區.

因爲這個磁盤已經沒有空閒的空間了,所以這裏沒有了選項,直接讓你鍵入邏輯分區的號,這裏是從5開始的,因爲1-4只能給主分區使用.如果你的磁盤還有別的空閒空間,那麼這裏會多出一個選項.

可以看到,剛纔的"p"和"e"選項變爲了"p"和"l"選項,"l"就代表邏輯分區.可以鍵入"l"繼續進行分區.

第一邏輯分區的號爲5,大小爲2G.鍵入"p"再看下.

已經成功創建了一個邏輯分區.然後剩下兩個邏輯分區,也是一樣的步驟.

再次鍵入"p"看下分完後的成果.

至此,分區任務就已經完成.

2)接下來就要對分區進行格式化了

root@archiso ~ # mkfs.ext4 /dev/sda1

root@archiso ~ # mkfs.ext4 /dev/sda5

root@archiso ~ # mkfs.ext4 /dev/sda7

3)掛載

把1 5 7分別掛載爲/boot  /  /home

root@archiso ~ # mount /dev/sda5 /mnt

root@archiso ~ # mkdir /mnt/boot

root@archiso ~ # mount /dev/sda1 /mnt/boot

root@archiso ~ # mkdir /mnt/home

root@archiso ~ # mount /dev/sda7 /mnt/home

把 6 設置爲swap,並格式化

root@archiso ~ #mkswap /dev/dsa6

root@archiso ~ # swapon /dev/sda6

查看掛載點

root@archiso ~ #df -h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