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張家界 旅行 計劃10.1

http://www.manbuzjj.com/youji/26.html

計劃線路
一天 一個景點
三天 大峽谷玻璃橋門票+天門山森林公園門票+黃龍洞門票(多預留一個)
估算價格

門票 驢媽媽 235*2 + 235*2 + 95*2+20*2 = 1170
門票 美團 235*2 + 232*2 + 95*2+20*2 = 1170
住宿 大峽谷酒店 328 正在預定

要帶的東西:揹包或旅行箱、隨身小包、運動鞋、帽、墨鏡、換洗衣物3套(最好是快乾衣褲)、內衣(建議3套)、沖涼用品、蚊怕水、塑料袋數個、手機、相機、充電器、水壺、傘、小刀、身份證(複印件也可以)、學生證、紙巾和溼紙巾

需要購買的 :帽子,蚊怕水,自拍杆,
藥品:止血貼、保濟丸、牛黃解毒丸、萬金油、感冒藥
乾糧:如麪包、火腿腸、黑巧克力、壓縮餅乾等(張家界比較累,便於途中充飢。小量即可)

黃龍洞 (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景點) 編輯
黃龍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核心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的有機組成部分,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被列爲國際旅遊洞穴會員、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中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點)、中國旅遊首批知名品牌、湖南省最佳旅遊景區、湖南省著名商標、張家界旅遊精品線之一,享有絕世奇觀之美譽。 2005年被評選爲“中國最美的旅遊溶洞”。2009年,黃龍洞被評選爲“中國最美的旅遊奇洞”。]
中文名稱黃龍洞地理位置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鎮河口村氣候類型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溼潤氣候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開放時間8:00-16:00 景點級別AAAA級門票價格80元/人著名景點迷宮著名景點天仙水
響水河
天柱街
龍宮所屬城市湖南省張家界市所屬國家中國建議遊玩時長2-3小時適宜遊玩季節3-11月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地理環境
▪ 地理位置
▪ 地形地貌
3 開發利用
4 主要景點
▪ 景點概況
▪ 景點介紹
5 旅遊信息
▪ 遊覽路線
▪ 購在黃龍洞
▪ 玩在黃龍洞
▪ 吃在黃龍洞
▪ 住在黃龍洞
▪ 自駕遊
▪ 自助遊
6 最佳遊覽時間
7 周邊景點
▪ 黃龍洞生態廣場
▪ 哈利路亞音樂廳
歷史沿革編輯
張家界黃龍洞又名黃龍泉,傳說清代乾隆年間發生百日大旱,著名法師何俊儒率徒兒進洞求雨,全部遇難喪生,何老司臨死前留下—句話“乾死當門田,莫打黃龍泉”。從此黃龍洞—直無人問津。
1983年初,當地村民毛金初組織九個民兵,歷經千難萬險,終於探明這世界溶洞奇觀的真相。1984年2月破土開發,同年6月成立黃龍洞管理所,年底正式開放。
1997年,黃龍洞由北京大通公司託管。
1999年11月,由黃龍洞投資有限公司發起運作的世界特技飛行大賽穿越天門的活動,與黃龍洞的名字—齊遠播世界。[2]
地理環境編輯
地理位置
黃龍洞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核心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東部,索溪峪鎮東7公里(索溪峪河口村)的一座山腰上。高等級旅遊公路張清公路穿境而過,距離張家界市城區及張家界荷花機場、張家界火車站、張家界市中心汽車站36公里,距長沙至張家界高速公路30公里。
地形地貌
黃龍洞分旱洞和水洞。共四層,長13公里,最高處百餘米。屬石灰岩地下河侵蝕型洞穴。兩層水洞與兩層旱洞上下縱橫,形成洞下洞,樓上樓螺旋結構,最大洞廳的面積12000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洞內有一個水庫、兩條陰河、三條地下瀑布、四個水潭、十三個大廳、九十六條遊廊。洞內流痕、邊石、倒石芽、倒鍋狀窩穴階段發育良好,鈣質石積物呈五顏六色,絢麗多資。穹頂石壁滴水沉澱的石乳、石柱、石筍、石幔、石琴、石花,如水晶玉石,琳琅滿目,異彩紛呈,美不勝收,有“地下迷宮”之美稱。[3]
開發利用編輯
黃龍洞現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垂直高度140米。洞體共分四層,
整個洞內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筍、石柱、石鐘乳各種洞穴奇觀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據專家考證大約3.8億年前,黃龍洞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可溶性強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層,經過漫長年代開始孕育洞穴,直到6500萬年前地殼擡升,出現了幹溶洞,然後經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地下奇觀。中國地質部70多位專家的考察結論則是:黃龍洞規模之多、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幾乎包攬了《洞穴學》的全部內容,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軍”。[1]
主要景點編輯
景點概況
黃龍洞以立體的洞穴結構,寬闊的龍宮廳及數以萬計的石筍,高大的洞穴瀑布,水陸兼備的遊覽
線等優勢構成了國內外頗有特色的遊覽洞穴。黃龍洞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由石灰質溶液凝結而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各種洞穴景觀遍佈其中,無奇不有,彷彿一座地下“魔宮”。黃龍洞擁有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懸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筍等特級旅遊資源,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4]
景點介紹
前廳
聚會廳是黃龍洞十三個大廳中面積最小的一個廳,面積約6000平方米。對面燈火闌珊、石筍林立的地方是龍舞臺,相傳是龍王爺跳舞的地方,每年的今天,龍王爺都在這裏舉行一場盛大的舞會,在旁邊的峭壁上還有一個華麗的包廂,相傳是龍王爺的小女兒和她的心上人正在那裏約會。[3]
響水河
黃龍洞第二層洞中的一條陰河,響水河全長2820米,遊覽
一部分800米,時間約須8分鐘。響水河平均水深6米,最深有12米,水溫保持在16℃,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娃娃魚的理想生存環境。響水河沿途有很龍王金盔、海貝浮空、海螺吹天、隱龍峽、插香臺、天仙橋等洞中奇觀。[3]
黃土高坡
天仙宮是黃龍洞內最寬的一個廳,其南北寬達96米,東西長105米。右邊,是一片巨大的石瀑布羣,其南北寬62米,東西寬105米,落差達40米,是國內目前已開發的遊覽洞穴中規模最大的石瀑布羣。在溶洞學裏我們叫它“底流石”,它是洞頂滴水產生的片狀水流在洞底流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次生碳酸鈣沉積。由於洞頂較薄,水中泥質含量較高,所以流石瀑顏色呈黃色。因此取名爲“黃土高坡”。[3]
天仙水瀑布
天仙水瀑布是
黃龍洞內最大的三股泉水,從三十米高的蜂窩狀的洞頂石窟中如煙似霧的傾瀉而下,形成美輪美奐的瀑布奇觀。四季長流不竭,落差達27.3米,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在洞頂上是一座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其上地表水匯聚成溪,沿洞頂縫隙滲透下來,便形成了天仙水瀑布。[3]
花果山
花果山景區是黃龍洞內小型滴石較爲發育的一個廳堂。滴石是由洞頂的碳酸鈣飽和溶液在滴落過程中沉澱而成,其中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稱爲鐘乳石。[3]
天柱街
跨過中國遊覽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天仙橋,便進入黃龍洞第三層天柱街了。天柱街是天上的街市,
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天柱街以繁華似錦、春意盎然的“天上街市”爲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疊疊,東街“天堂宮” 穹形洞頂高大幽深。順着長長的崩塌的斜坡往上看,兩根大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蝕形成了奇妙的空洞,因從不同的地方可以敲出奇妙而悅耳的音符得名“石琴山”。一九八四年,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專題片《地下明珠——黃龍洞》的時候,就是在這兩根石柱上敲擊出了一曲完整的《賣報歌》。[3]
龍宮大廳
黃龍洞的最高層第四層“龍宮大廳”,它高出花果山,天柱街第三層通道16-30米。龍宮大廳是黃龍洞最大的一個廳,也是黃龍洞最先形成和最古老的大廳,還是國內已開放旅遊洞穴中石筍最爲發育的一個大廳。底面積14000平方米,洞頂平均高度40米,現存有1705根石筍、石柱,其中高於1米的就有516根,石筍分佈密度爲0.12根/平方米。整個龍宮氣勢磅礴、粗獷宏偉。1992年,世界自然遺產委員會的高級顧問桑塞爾來到龍宮時,曾評價“這是我所見到的溶洞石筍最集中、神態最逼真的地方。黃龍洞不愧爲世界溶洞奇觀,實在太奇太妙了。”[3]
定海神針
在龍宮裏,有一根又高又細的石筍,這就是“定海神針”,形狀十分奇特,它高達19.2米
,兩端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釐米。“定海神針”生長在崩塌的斜坡上,是黃龍洞最高的一根石筍,洞穴學家推算它至少需要近二十萬年才長到今天這樣高。“定海神針”上端離洞頂還有6米,頂部還有滴水,尚在生長髮育之間,估計需要6萬年就可以“頂天立地”了。作爲黃龍洞的標誌性景點,爲明示“定海神針”的價值,增強人們的保護意識,黃龍洞景區1998年4月18日在保險公司爲其買下一個億的保險,創下了世界爲資源性資產買保險之先河。[3]
迷宮
迷宮地處黃龍洞最底層,洞內鐘乳石種類較多,景觀異常集中,潔白晶瑩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捲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瓏剔透。[3]
迷宮現分龍宮、水晶宮、石琴山、天仙水、鄉水河、迷宮等遊覽線。迷宮是黃龍洞中的精華,面積約1600平方米。“龍王寶座”位居中央,數以千計的石柱、石筍林立四周。此外,洞內還有音響石。洞中瀑布,最高50餘米。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國內溶洞中實爲罕見。[3]
旅遊信息編輯
遊覽路線

黃龍洞景區線路圖:黃龍洞全長7640米,共分四層,爲迷宮狀大型複雜洞穴系統。已開發洞穴中的二、三、四層部分洞段,約佔整個通道系統的一半。遊覽路線全長3.2公里,其中包括800餘米長的水上游覽,實地遊覽全程需2小時。[5]
購在黃龍洞
黃龍洞所在的張家界土特產特有獼猴桃、青巖茗翠茶、龍蝦茶、松菌。葛根粉、蕨根粉、巖耳和杜仲茶被稱爲張家界的“三寶一絕”。[6]
玩在黃龍洞
在洞內攝影服務可點留影出洞即可取得照片。在黃龍洞景區周邊還有兩大景區可以瀏覽,一是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可看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黃石寨、楊家界等景點,兩天有效),車程10分鐘;二是生態休閒勝地江埡溫泉,車程30分鐘;三是鳳凰古城,車程4小時。[7]
吃在黃龍洞
黃龍洞所在的張家界武陵源區土家菜聞名。土家飲食講究酸、辣、香。特色菜有臘豬頭、”團年菜”、血豆腐、合渣、酸魚肉、泥鰍鑽豆腐、烏雞天麻湯、罈子菜等。最爲大衆化的特色菜爲當地的“三下鍋”。[8]
住在黃龍洞
張家界所有大小酒店主要分佈在武陵源城區、森林公園、張家界市區三個區域,其中以武陵源城區與張家界市區分佈居多,森林公園次之。[9]
自駕遊
自駕遊有三個不同方向:湖北方向自駕車經過漢宜高速、荊東高速進入湖南澧縣、石門,再經慈利縣直達黃龍洞,武漢到黃龍洞時間約5小時;北京、廣東方向自駕車經過京珠高速、長張高速進入張家界市慈利陽和,再經龍陽公路直達黃龍洞,長沙到黃龍洞時間約3小時;貴州方向自駕車從銅仁、鳳凰到吉首,經過張羅、張清高等級公路直達黃龍洞,鳳凰到黃龍洞時間約4小時。[10]
自助遊
坐飛機或火車或汽車抵達張家界市後,行程緊張可直接乘出租車抵達黃龍洞,時間充裕可換乘旅遊巴士(10分鐘/趟)從張家界汽車站直達武陵源汽車站,然後再換乘武陵源城區1路公交車直達黃龍洞(10分鐘/趟),或換乘武陵源出租車也可到達黃龍洞。[10]
最佳遊覽時間編輯
黃龍洞位於湖南張家界核心景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溼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6℃左右,黃龍洞四季均適合遊覽,最佳最佳遊覽時間是每年的3月-11月,春夏秋三季爲最佳,由於黃龍洞內的氣溫比外面要低一點,建議不要在非常寒冷的季節去。[11]
周邊景點編輯
黃龍洞生態廣場
黃龍洞生態廣場位於位於黃龍洞景區入口處,佔地138畝,總投資2億元,由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哈佛大學教授俞孔堅擔綱設計。

生態廣場共種植了近1600餘株喬灌木,草皮、綠化工程共佔地近3萬平方米,是廣場總面積的61%。農田近2萬平方米,集中在廣場東南部,水稻、玉米及各類果蔬與農舍、家禽、和平鴿的融合。
  依山傍水而建的土家庭院,總面積有10826.7平方米,形成土家建築羣,分佈了商鋪、茶樓、飯店、辦公區域。[12]
哈利路亞音樂廳
哈利路亞音樂廳位於黃龍洞生態廣場入口處,建築面積達4970平方米,著名繪畫藝

術大師黃永玉爲音樂廳題寫廳名。
音樂廳與黃龍洞相毗鄰,背靠植被茂密的黃龍洞山體,綠化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我國最大的單體斜坡綠化屋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生態劇院。
  音樂廳舞臺和觀衆席處於地平線以下6.5米,和黃龍洞的一個支洞連接在一起。音樂廳的屏幕是由7組21塊可以自由伸縮的LED屏組成,演員可以在活動屏幕上自由進出。2011年該音樂廳屏幕榮錄《吉尼斯紀錄》,被評爲世界上面積最大、移動距離最遠的一個立體、活動屏幕。[12]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編輯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張家界市城區南郊8公里,屬於山嶽型自然景區。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里,山頂面積達2平方公里,主峯海拔爲1518.6米。公園森林植被資源豐富,植被以原始次森林爲主。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同時也是國家AAAAA旅遊景區。
中文名稱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地理位置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面 積96平方公里級 別國家級氣候帶亞熱帶批准時間1992年
目錄
1 位置境域
2 地理環境
▪ 地形地貌
▪ 氣候特點
3 資源情況
▪ 植物資源
▪ 動物資源
4 主要景點
5 開發建設
6 交通及線路
▪ 交通
▪ 線路
7 歷史人文
位置境域編輯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張家界市區以南10公里處。森林公園總面積96平方公里,山頂面積達2平方公里,同時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蓋率達90%。[1]
地理環境編輯
地形地貌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山體海拔1350 -1500 米,
地質上爲一完整的向斜構造單元,發育着典型的中山岩溶臺地峯林峽谷地貌。山上爲岩溶臺地絕壁景觀,山下爲岩溶峯林峽谷景觀。全山溶丘、石芽、窪地、漏斗、溶洞廣佈。這裏以發育較齊全的岩溶地貌區別於武陵源的砂岩峯林景觀,是一座臺形孤山。[2]
氣候特點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屬於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氣候,具有溫涼、溼潤多霧和無明顯夏季等氣候特徵。日常溫度較市區低6-8度左右,但日照時間爲12~14小時,因爲高度和溫度的差異,日常的四季在天門山演變成了兩季。每年從5月到10月,天門山正式進入春季。每年從11月開始,天門山就已進入冬季。
資源情況編輯
植物資源
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山麓多生長灌木、矮喬木林,局部地段因人爲干擾而退化爲成片的草坡、草山。隨山勢升高,人爲干擾減少,緩坡或崖壁平臺上,多見長勢良好的杉木、馬尾松林,其間也混雜有樟樹、苦櫧、山茶樹等闊葉樹種。山頂人工干擾最少,保存有完整原始次生林。因山頂林木生長在喀斯特山地地形面上,所以稱爲喀斯特山地原始次生林。
喀斯特原始次生林長勢良好,林內種羣複雜,羣落垂直分層明顯,生態系統結構穩定,原始森林氣氛濃。高大的闊葉喬木構成羣落的優勢種,林木類型主要爲多脈青岡林、
金錢槭、鵝耳櫪林和亮葉水青岡林,林下灌木、草叢以羣落形式聚集生長,地面濃密覆蓋喜陰溼的苔蘚、蕨類植物,如連片綠毯。古老高大的喬木枝葉濃密,形態各異,遮敝着林下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多附生纏繞在喬木樹幹下部,林中多見腐木、倒木,多種植物共存共生,共同組成了穩定的原始次生林生態系統。
截至2008年統計湖南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野生觀賞植物92科,182屬,266種,觀賞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區系組成古老、生活型多樣性、觀賞價值較高等特點。而張家界爲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溼潤氣候,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其擁有極其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其中木本植物及達715種。[3]
林木
經調查林木主要以常綠的針、闊葉林爲主。如虎皮楠科的交讓木,其對SO2等有毒氣體和煙塵抗性強,適公園、廠礦區觀賞種植。還有香葉樹、馬尾松、柳杉、三尖杉、紅豆杉、巴山榧、黃檀、山胡椒、野桐、暖木等。
花木
經調查這類喬木有40多種。
如珙桐、四照花、香果樹、椴樹等。其具有白色的葉狀苞片或形態各異的不孕花。其他花木還有石灰花楸、灰葉稠李、刺楸、玉蘭、白蘭、含笑、銀鵲樹、山楂、山櫻花、紫薇、紅茴香、領春木、馬纓花、白檀、紫荊、香槐等。
果木
經調查觀果喬木有20種。例如楓楊、粉葉柿、石灰花楸、白辛樹、金錢槭、山桃、包石櫟、燈臺樹、中華石楠等。
葉木
經調查有35種。如紅楓、貓兒刺、楓香樹、垂柳、棕櫚、八角楓、虎皮楠、檫木、五角楓、雞爪槭、刺楸、蘇鐵、鵝掌楸、紫葉李、杜英等。
觀花灌木
經調查這類灌木有42種。如山茶花,杜鵑花,薔薇花。此外,常見的種還有金絲桃、絹毛山梅花、毛瑞香、溲疏屬、醉魚草、針齒鐵仔、蝴蝶莢迷、雲實、紅柄白鵑梅、美麗胡枝子、海州常山、齒緣吊鐘花、圓葉鼠李、冰川茶藨子等。
觀果灌木
經調查天門山觀果灌木有火棘、接骨木、二翅六道木、桃葉珊瑚、鹽膚木、衛矛、毛瑞香、南天竹、針齒鐵仔、胡頹子等。
觀葉灌木
經調查共有22種觀葉灌木。多花勾兒茶、闊葉十大功勞、細齒十大功勞、桃葉珊瑚、灑金桃葉珊瑚、鹽膚木、衛矛、菱葉海桐、南天竹等。[3]
動物資源
截至2007年記錄到鳥類68種,隸屬於10目24科,佔湖南省400種鳥類的17.00%。其中40種屬東洋界種類(佔58.8%)、14種屬古北界種類(佔20.6%)、14種屬廣佈種(佔20.6%)、留鳥53種(佔79.94%)、夏候鳥15種(佔20.06%)。5種鳥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佔本區鳥類物種數的7.35%。[4]
主要景點編輯
上天梯
共計九百九十九級臺階的上天梯,是通達天門的途徑,也是許願祈福的靈地。
天門洞
天門洞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峭壁轟然洞開,就像一座鑲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門,成爲天下罕見奇景,嵩梁山亦由此改稱天門山。
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因通往天門洞而得名,全長10.77公里,蜿蜒九十九彎,每逢9灣便有一座石碑作爲標緻,99道灣正扣合天有九霄之意,是天門山十大景點之一。
空中石林–盆景大觀
天門山地質上爲完整的向斜構造單元,發育着典型的中山岩溶臺地峯林峽谷地貌。[5]
開發建設編輯
2005年9月,天門山被亞太旅遊聯合會、
世界華僑華人旅遊合作組織評選爲”中國最佳森林公園”。
  2006年3月,網易、環球遊報等三十多家媒體聯合推選”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天門山與長城、兵馬俑、黃山、泰山、敦煌等中國頂級旅遊品牌並肩獲評金獎。
  2007年8月20日,天門山旅遊景區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8年8月12日,天門山順利通過創建AAAAA景區省級初評。
  2011年9月5日,正式獲得5A級景區資格,並於6日在北京正式授牌。[6]
交通及線路編輯
交通
張家界火車站乘6路、5路公交車,5分鐘內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乘4路公交車,8分鐘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
張家界汽車站乘4、5、10路公交車均可抵達天門山索道下站。
線路
A:東線(碧野瑤臺景區):大索道上站→吊索神峪→北俯視天門→雲夢仙頂(天門山最高峯,俯瞰羣山起落,都市煙雲)→靈泉院(一尺靈泉水,數滴梅花雨)→醉雲亭→快活林→石門鎖翠→仙源→→木石之戀(木石成林,硬石種櫸”應試中舉”)→神仙坐(笑八仙)→櫻桃灣(體驗仙山靈餐)→觀天門山寺(在建項目,湘西第一寺)→中線返回索道上站。
B:西線(覓仙奇境景區):大索道上站→凌宵臺(登仙台開始覓仙之旅)→倚虹關→鬼谷天塹→鬼谷兵盤(與孫臏龐涓共師學法)→野拂藏寶(探詢李自成財寶掩埋之迷)→小天門→捭闔(天地陰陽,縱橫捭闔)→觀鬼谷洞(遙望山壁懸門,感受鬼谷仙魂)→求兒洞。[7]
歷史人文編輯

早在三國的時候,張家界沒有設縣,只有一個衛城,名叫大庸衛,隸屬於武陵郡慈利縣管轄,屬吳國的地盤。嵩梁山乃吳國名勝。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萬丈高的絕壁之上,忽然崩塌,現出一道天門。
  大庸的老百姓一見嵩梁山洞開,現出一道天門來,一時議論紛起。城中人等認爲這是一個祥兆,以爲嵩樑洞開,紫氣東來,大庸這地方定然有福降臨。於是有不少人匍伏在地,乞求祥瑞附身。而城中一名道人,見嵩樑洞開,則嚇得面如土色,伏地嚎啕痛哭,大叫上天震怒,嵩樑崩塌,大庸福氣騰空竄洞而去,從此大庸將不得安寧。自有人將消息報給吳王孫休。孫休來現場一看,哈哈笑道:”這是瑞祥之兆。”即令將武陵郡割出來一半,在大庸設置天門郡。從此嵩梁山便改名叫天門山了。[8]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編輯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名“雲天渡”,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大峽谷景區慄樹埡和吳王坡區域內,是一座景觀橋樑,兼具景區行人通行、遊覽、蹦極、溜索、T臺等功能。
主跨430米,一跨過峽谷,橋面長375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300米。這座全透明玻璃橋長度、高度位居世界第一。玻璃橋爲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並創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首次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橋樑等多項世界之最。[1]
中文名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全 長約370米位 置湖南省張家界大峽谷景區內寬6米橋樑類別懸索結構設計特色無鋼筋支架總投資額2.6億元別 名雲天渡
目錄
1 建設歷程
2 主要設計
3 世界之最
4 橋名釋義
建設歷程編輯
2012年11月23日,這座擬建成世界最高、跨度最長的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5張)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的設計師HaimDotan攜以色列著名建築安全分析師doronshalev,實地考察玻璃橋建設項目,該工程建設施工由中國建築業龍頭企業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橋樑公司實施建設。
玻璃橋建設項目現已進入施工前的攻堅階段。24日,包括HaimDotan、doronshalev在內的衆多海內外專家將就大峽谷玻璃橋建設項目進行研討,確定橋樑工程材料等。
2012年11月,該橋的初步設計方案被宣佈已經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橋樑工程專家王景全在內的7名國內外建築工程專家一致認爲,這座橋的初步設計方案論證充分,滿足有關的標準規範要求;設計十分的新穎、造型簡潔美觀,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十分的協調。[2]
2014年11月15日,-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初步設計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這標誌着該橋主體建設將進入實質性階段。大橋座標:北緯29度23‘55.56“,東經110度41’49.49”。
2015年5月,備受矚目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現已進入玻璃承壓破壞性試驗、護欄抗拉試驗、風洞試驗等試驗階段,整個玻璃橋項目預計在7月底完工並交付使用。在景區現場的隧道錨混凝土已完成澆築,橋兩端的四個塔也已建設完畢,即將進入主索鞍安裝施工階段,重力錨正在進行錨體澆築。同時,大橋的主廂樑正在廠家建造之中,相關配套服務遊覽設施正在加緊進行。
2015年12月3日9時38分,隨着最後一片重達41噸加勁樑的精準吊裝,倍受世界關注的張家界大峽谷人行玻璃橋鋼箱梁成功合龍。[3]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
2015年12月20日,湖南張家界,張家界大峽谷景區董事長陳志冬打扮成聖誕老人的形象站在玻璃橋上,拉開向全球徵集橋名一字一萬元的活動。
2016年3月,最終選出“雲天渡”爲大橋名字。[5]
2016年9月2日,張家界大峽谷景區進行封閉改造,大峽谷玻璃橋將暫停接待中外遊客。預計將暫停開放十餘天。[6]
主要設計編輯
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選址在張家界大峽谷風景區慄樹埡和吳王坡區域內,總長430米、寬6米,橋面距谷底相對高度約300米。橋面全部採用透明玻璃鋪設,整個工程無鋼筋混凝土橋墩。[7]
橋面鋪設鋼化防滑玻璃,爲3層夾膠玻璃,尺寸約305cm×4420mm,共需要99塊,厚度4.856釐米。按照設計的橋面最大遊客容量800人算,其重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計。[8]
爲避免行人齊步走,在橋面上會放置很多玻璃球,來遏制振動。每個玻璃球重達400公斤,由於放的位置不一,客觀上就打亂了行人的步伐,起到遏制振動的效果。[8]
整個玻璃橋項目總投資額爲2.6億元。根據設計理念,大峽谷玻璃橋工程材料將首選航空航天材料,提高橋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在世界橋樑建設史上極爲少見。
世界之最編輯
建成之後它將成爲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峽谷玻璃橋;並創下世界最高最長玻璃橋、首次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建造橋樑等多項世界之最。[9]
世界最長玻璃橋面人行橋;
世界最高的玻璃麪人行橋;
橋面上建有世界最高蹦極臺;
世界最陡溜索;

世界首座大張開量空間索麪懸索橋;
世界首座玻璃作爲主要受力結構的大型橋樑;
世界上主樑的高度和跨度比最小的橋樑;
世界首座超大跨度而沒有抗風纜的懸索橋;
世界首座同時採用多種減震裝置來遏制不同方向振動的橋樑。[8]
CNN將其列入世界上11座壯觀的橋之一。[10]
橋名釋義編輯
2015年12月,張家界大峽谷發起玻璃橋全球徵名活動。2016年3月,上海網友楊先生提交的“雲天渡”最終入選。在16萬實名註冊的投票網友中,“雲天渡”獲得61974票,支持率高達38.3%。
據作者介紹,“雲天渡”命名釋義爲“天橋合一,以渡天下之人”。在雲霧之間,大橋宛如千尺白綾在其中若隱若現,一踏上橋面便從山水之中突然超脫出山水之外。“渡”既是將人渡過峽谷,也將同行之人的心渡得更加接近。[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