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白成爲大牛的路上,必須經歷的初始階段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汽車電子程序猿

從小白成爲大牛的路上,必須經歷的初始階段


之前在我的微信公衆號發佈了文章《2019年伊始,我被Team Leader叫去談話了》。自從與Team Leader談話過後,我鬥志更加昂揚,爲成爲大牛程序員繼續努力。


下班回家,照例打開《計算機操作系統》這本書,準備按照原定計劃讀書學習。其實,這本書我學習了很久,但學習它總是很不舒服。我思索很久希望尋找到原因,最終我想明白了。


由於並不是科班出身,如果按照科班的學習路線去學習這些基礎知識,那麼我需要補充海量的基礎知識。


而這種老老實實學習基礎知識的學習路線與我自身的學習體系產生極大的衝突是導致我不舒服的原因。


其實,作爲一名踏入社會的工作人士,我其實沒那麼多時間也沒必要從基礎學起。


本碩七年的學習時間,學校教會我的是如何快速掌握某個領域的知識,而不是這樣傻傻的一點點的從基礎知識學起。


什麼是學習能力?


我認爲學習能力就是當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能夠快速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並且能夠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當然,你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可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查漏補缺。


因此,學習能力並不需要你從最底層的理論學起,那是特別死板的學習方式。這也是爲何很多大牛在回答小菜雞提問的時候說的“不要想那麼多,直接上手幹,邊做邊學”。


而我真的是撞上了南牆,才徹底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當然,我絕不否認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基礎知識非常重要,不掌握它將無法成爲真正的專家。


但專家也並不是將所有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很好才踏入社會,他們也是在工作過程中將基礎知識逐漸補充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中。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我有些不知所措。根據之前制定學習計劃,我會一步一個腳印按照計算機專業的課表進行學習。


而現在我面臨的是將先前制定的學習計劃徹底推翻,想到這,心理不免有些茫然和痛苦。


但我心裏明白這種做法是絕對正確的。我必須停止現在的學習計劃,不能做一名理想主義者,而是根據自身優勢和所處環境重新制定計劃。


我相信今晚的這半個小時會讓我以後節約上百倍的時間,少走很多彎路,想到這些完全抵消了之前痛苦的心情。


上面寫的這些,可能很多人看到後,會輕飄飄的來一句,“年輕人總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現在這句話在社會流傳的很廣,這種浮躁的心態普遍存在年輕人身上也是事實,這是由於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與不知所措。


我承認我想了很多,但同時也做了很多。在20多歲這個年齡段,我最大的依仗就是時間很多、學習力很強、試錯成本低。事情做錯了,大不了從頭再來就是。


但我可以錯,卻不能一直錯,這不是踏實,這是蠢,是一種思想上的懶惰。


不認真思考,就擼起袖子就埋頭開乾的人,可能離目標越來越遠。當他擡頭審視時,發現偏離路線很遠,但此時卻已喪失了從頭再來的機會和勇氣。



這讓我聯想到,在公司學到的關於軟件開發流程方面的知識,即從確定需求,到軟件開發,接着白盒測試,緊接着黑盒測試,最後實車測試。


公司在每個環節都安排了若干輪 technical review,哪怕需求或代碼只修改了一行,你仍然要找 Team Leader 和 SQO 開會做 review。因爲越早發現問題,修改錯誤的所付出的成本越低。


在這種心境下還能想到所學的軟件工程的知識,我可能真是“天選”程序員,哈哈哈。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裏,我會進行深度覆盤,並重新制定2019年學習計劃。


最後我要說,目標不變,仍然立志成爲一名大牛程序員。這條路不論多苦多難,我都會堅持走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