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怎麼選擇一家靠譜的公司

導讀:本文大約1600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本文純屬文,無圖片。看在這麼辛苦分享的份上是不是可以點個贊/分享下再走呢?

黃金8年

這是每個職場人都要面對的事情

仔細算算

我們職場生涯的黃金8年就是22-30歲

在這8年期間

跳槽3次算正常

跳槽3次以上基本就會遭遇人事的靈魂質疑了

不穩定?能力問題?人員問題?

所以,跳槽需謹慎,選對公司最關鍵

個人怎麼選公司

那麼說到選公司我們

首先要弄清楚我們自身的需求:

一.公司前景

二.工資待遇

三.個人發展

公司怎麼選員工

弄清楚了自身需求,我們再站在公司角度思考一下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

一.專業技能

二.工作方式

三.爲人處世

好了,現在我們有方向了,下面就來討論下怎麼根據這個方向去選擇公司

公司前景

判斷一個公司前景從那幾個方面來判斷?

1.是否符合國家發展方向?

這個很重要,我有個家叔,有點家底,一年到頭也不上班,愛好買股票

他自己也不是什麼股神,但是有個優點,每天必看《新聞聯播》

他就通過這個瞭解國家的發展方向,然後選擇該方向的頭部企業買股票

一年到頭不比一個p6程序員賺的少。

選擇公司也是一樣,公司有沒有前景你要它從事什麼項目

2.行業壁壘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

有的行業壁壘很低,誰都可以進去玩一把

比如說共享單車

想當初一窩蜂的涌進去

現在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而有的行業壁壘就很高,比如芯片行業

都是靠積累起家的

只要起來了,基本上就很難被超越

因爲他已經形成了類似壟斷的地位

3.所處階段

這裏指的是公司現在的發展處於什麼階段?

初創期?爆發期?穩定期?壟斷期?

初創期風險較大,因爲你不確定他到底能不能活下來

爆發期機會最多,這個時候缺人、缺制度、缺規範

但凡你有點能力,在這裏都能綻放異彩

穩定期機會就明顯減少,各方面都已經穩定了

壟斷期,你進去就是個搬磚的了

工資待遇

這個應該是每個初入職場新人最關注的地方了

怎麼選?應該是每個新人迷茫的,下面我說下我選擇的元素

1.公司賺不賺錢

你想想,如果一家公司都不怎麼賺錢,老闆能給你多少錢?

2.老闆爲人怎麼樣

如果公司不賺錢,老闆還扣扣簌簌的,那就噁心了

如果公司賺錢,老闆也是扣扣簌簌的,那也不行

只有那種公司賺錢,老闆還大方的,那纔是你要選擇的

你看看那些年會發車、發房的企業

有多少人擠破頭的想進去

個人發展

這個既跟公司前景有關係,也跟你個人有關係

其實主要還是個人

有的人在一家公司默默無聞,到頭來啥也沒得到

有的人入職沒多久,就一路飆升

我從業8年總結的經驗就是:人不要臉,樹不要皮,天下無敵。

專業技能

如果一個員工的專業能力不夠

那麼給他再多的機會,也是無濟於事

比如,有兩個人同事面試一家公司

一個專業技能特別棒,但是呆頭呆腦

一個專業技能不高,但是基礎紮實,而且腦子靈活

這個時候公司大都會選擇後者

因爲他更看重的是你這個人的潛力

工作方式

我們也叫工作素養

有的人兢兢業業,加班加點,只知道埋頭苦幹

有的人總能按時上下班,且工作完成的還相當好

差距在哪?

就是工作方式的不同

前者不知道利用資源,不懂得協商溝通

而後者會根據自身情況確定計劃併合理利用身邊資源

這就叫效率

爲人處世

有的人說,

我就是一名程序員,我只要代碼寫好就行了,不需要跟人打交道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前不久阿里技術剛推出一篇文章

《跑贏業務的同時如何實現技術成長》

文中提出,在阿里的所有技術人員都是要求懂業務的

圈內人可以仔細品品,非常有道理

如果技術不懂業務,大多做出來的產品也不盡如意

但是你如果要接觸業務,那就會很考驗你的爲人處世

搞業務的都明白爲人處世對他們有多重要

惹人家不開心了人家就不跟你合作

同理,我惹你不開心了,你肯定也不想理我

再者,團隊建設少了那些會做人的人

就像一臺機器少了潤滑油

那麼機器終將停轉

結言

這是我工作幾年感觸最深

從而總結的一些小小建議

希望能幫到現在的你

也歡迎留言討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