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百亿,快手将在乌兰察布自建数据中心

6月6日,快手宣布投资百亿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立数据中心,这是快手第一个超大规模自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建成后可达60EB以上总存储容量。

据了解,快手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共计占地约500亩、可容纳30万台服务器,第一批IT设备预计2021年底上线。该数据中心主要支撑快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平台,为快手的长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为什么快手要自建数据中心?

为什么快手要自建数据中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来的数据中心不能满足需求。

据了解,2020年初,快手的日活数据就超过了3亿,每日的数据处理需求以超过10PB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数据体量下,如果仍然采用原先的租赁存量市场服务器的模式,显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存量服务器不足,那么对于快手业务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快手数据中心技术负责人张子坚也表示:“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增长速度更快,但同时互联网成熟后未来业务需求更加明确,因此互联网企业不能再用老的眼光去布局数据中心,即有了需求再扩容数据中心,这样做就会有小而多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碎片化,调整与扩容会很困难,且运营成本高,难以满足长远发展。因此快手站在未来去看现在,面向未来三五年布局数据中心,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就是这一思维下的抉择。”

如果企业是比较小的商业场景,那么买不如租,但是当应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那么自建数据中心一定是更合算的选择。另外,从数据资料安全可控的方面看,自建数据中心就相当于把数据资料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拥有了自主保存和处理数据的权力。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并明确了新基建的七大领域,大数据中心就位列其中。随后,互联网大厂都对外宣布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建设计划,例如阿里宣布未来3年投资2000亿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建设,腾讯宣布未来5年5000亿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而快手此次建设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明显也是在提速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为什么选址在乌兰察布?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快手会将首个大规模数据中心选址在乌兰察布?事实上,在快手选址之前,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就已经形成了,“南贵(阳)北乌(兰察布)”的格局。在乌兰察布的土地上汇集了多个互联网大厂建立的11个数据中心,包括阿里、华为、百度、苹果等等。

这么多大厂都选择在乌兰察布建立数据中心,自然是因为乌兰察布自然条件的天然优势,快手也不例外。乌兰察布全年的平均气温只有4.3℃,在不采取降温措施的情况下,PUE值就可以在1.26以下,而且利用自然冷却的时间长达10个月。

众所周知,快手的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乌兰察布距此只有330公里,京张高铁的开通,更是将两地的通行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更重要的是,乌兰察布与北京之间建立了点对点144芯双回路专用光缆,两地网络延时低于5毫秒。

企业在建立数据中心都很关心电价,乌兰察布不仅毗邻中国的主要产煤区,电价低于低于周边地区,而且还拥有多种绿色清洁能源,例如风电、光伏等。

2018年,乌兰察布还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被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为了发展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打造“ 草原云谷•乌兰察布”品牌,乌兰察布市政府也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

快手的“百亿”数据中心长什么样?

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是快手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与其它互联网巨头不同,快手没有历史包袱,完全可以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来构建数据中心。据悉,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将由快手团队自主研发,独立完成整体概念设计,整个数据中心PUE规划为预期最佳1.08,平均PUE1.15。

在整机柜服务器方面,快手将采用最新的设计,兼容整机柜方式和传统方式,采用模块化和计算存储解耦分离设计,提升单位部署密度和产品开发效率,支持新机型快速研发上线。其中,整机柜服务器将电源、散热、交换等结构模块都集中到了一个机柜中,提高了机柜利用率、电源效率,降低了服务器能耗水平,可实现传统机架式服务器的10倍支付效率。

在供电方面,快手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了高压直流(HVDC)方案,将高压直流电直接供给服务器等IT设备,最大化减少电力传输、转换过程中的损耗。

在制冷方面,快手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了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利用直接蒸发冷却后的空气(二次空气)和水,通过换热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新风(一次空气)冷却。这也是目前业内大型数据中心比较推崇的一种方式。

在网络设计方面,快手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选择了构建新型CLOS网络,规模化部署高性能无损以太网(RDMA)。另外,快手还表示会在数据中心内部署定制化硬件,例如AI视频、网络、存储设施等,同时还会大量采用国产芯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