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TCP/IP協議的個人理解筆記

HTTP協議正是屬於TCP/IP協議下的一個子集族員。
TCP/IP協議一共分爲四個層次,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
應用層:決定了用戶通信時候的通信活動
HTTP協議正是處於此層
傳輸層:提供處於網絡鏈接中的兩臺計算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在此層,存在兩個不同性質的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網絡層:該層規定了通過怎樣的傳輸路線到達對方計算機,並把數據包(網絡傳輸的最小數據單位)傳給對方
數據鏈路層:用來處理連接網絡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操作系統,設備驅動啥的,所有硬件範疇都在此層範圍內。

到了這裏有的人可能大概知道了一個大概,但是有人還是一臉懵逼。
個人查閱資料學習之後,對於這些說法雖然也是瞭解個大概,但是很自信的說,樓主兩天後肯定基本把這些理論給忘了個一乾二淨。所以,樓主進行了例子參考法,加深了記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打電話爲例:Tom給王小明打電話
首先兩個人的電話肯定都需要硬件的支持,比如電話裏的數據讀寫轉換芯片啥的,這些硬件可以讀信號,也必須可以寫入信號,而信號需要通過解析之後,可以被電話線傳輸。這裏的信號被一個未知物種,從硬件上解析到網線裏,或者從網線裏破譯到硬件上,而這個特殊物種就是數據鏈路層了。
有了信號,數據需要以數據包的形式被送到接收人王小明那裏,那麼問題來了,網線千萬條,哪條到羅馬?這個時候又一個特殊物種站了出來,我姓高,名德,人稱高德活地圖。這個東西就是網絡層了,它可以爲你規劃制定一個具體的路線,讓你順利找到王小明。

信號:高德,你指的路到底對不對,別給我帶溝裏了?
高德:兄弟放心,有哥在。
信號:高德,等我到了小明家,你給tom報個平安啊
高德:兄弟放心,有哥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悲劇過後,引發了廣泛的社會思考,思考之後,聯通移動閃亮登場,信號兄,你給我走,哥就一個字:穩!我給你安全,我給你24小時貼心服務,保證你順利找到回家的路,而聯通移動也就開始充當了傳輸層的角色。
強行齣戲:聯通移動雖然幹着同樣的活,但是我們可以假設一種情景,就是聯通移動把信號送到tom家之後,回頭都給tom報了個安全,而此時的他們比較厚道,被江湖稱爲TCP雙俠,也就是信號送到家,安全回個話。若干年後,雙俠做大做強了,所謂店大欺客,不再提供報平安的服務了,所謂信號一去,杳無音訊,於是他們成爲了UDP。
在解決了信號傳輸問題的基礎,聯通移動同時推出的還有各種套餐,而HTTP套餐就是他們主推的,這些套餐可以理解爲應用層,應用層處於所有業務的最頂端,你辦業務,我們纔好辦事。
到此,整個例子結束。
備註:此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想法,如果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