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數據結構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女神節剛過,我又有了新的計劃,如題,就是把數據結構和算法的知識再重新回顧一下,當然有一部分是爲了總結知識準備面試,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加深自己的編碼意識,從數據結構的層面上提升自己的認知。

首先來看幾個需要知道的基本概念和術語

這張圖是一份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png

1、數據

數據就是指能直接輸入計算機中,被計算機處理的符號和被技術安吉操作的對象。他不僅包含整形,實型等數值數據,也包含聲音、視頻、圖像等非數值的數據。我們可以理解成,數據就是計算機處理的符號。
數據的兩個必備條件:


 
  1. *能直接輸入計算機

  2. *能被計算機直接處理

2、數據元素

數據元素是數據結構中基本的獨立單位,他也被叫做元素,結點,記錄等。
在複雜的數據結構中,數據元素往往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具有獨立含義的最小標識單位,也稱爲字段或域。
例如“001 小明 男 西安”這個數據就是一個數據元素,如圖

 

數據元素.png

而其中的任何一個字段比如“001”,“小明”,“男”,“西安”這些字段就是數據項,如

 

數據項001.png

 

數據項小明.png

 

數據項男.png

 

數據項西安.png

所以我們可以說

“001 小明 男 西安”這個數據元素,是由“001”,“小明”,“男”,“西安”這4個數據項組成的

3、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性質相同,是指數據元素具有相同的數量和相同的類型的數據項。
數據對象是數據的一個子集。

例如上方的圖片“學生信息表”就是一個數據對象。這個數據對象中的數據元素都是由“學號”,“姓名”,“性別”,“籍貫”這4個相同的數據項組成的,班級中的全部女生的信息也是一個數據對象,他是班級學生信息的一個子集。

通常,我們習慣簡稱數據對象爲數據,例如上方的學生信息表可以稱爲一份數據。

數據結構以某種內在聯繫將由數據項組成的數據元素組織成一個數據對象,在學習數據結構時重在學習

”數據結構的組織形式以及其相關運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