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世界的11個思維模式


1、變化的是方式,不變的是內容。很多情況下,發生變化的並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做事的方式。不管別人的宣揚是如何鋪天蓋地,只要我們能夠分辨出常量與變量,就能夠有效地應對新的市場,並且從變化中獲利。“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是關於“變化”的神話。《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中的吉姆.柯林斯揭穿了這個神話,強調了持續的重要性。他們在書中寫道:“一個有遠見的公司會像信奉宗教一樣堅持自己核心的意識形態”,他們的變化很少。核心價值觀構成了公司堅實的基礎,他們並不會因爲一時的時尚或者趨勢而隨波逐流。
變化的基因一直在圍繞永恆這一軸心而轉動。不管我們接觸到什麼樣的信息,都應該區分表面變化和實際變化,本質變化和一時的風尚,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在世界歷史上,大部分事物都是穩定的。


2、 未來就存在於現實之中。《仰望天空的約翰尼》爲我們形象地描述了一個遊離於周圍環境之外的小男孩。許多人就像這首詩中的約翰尼,急切地尋找未來,卻在現實中摔了大跟頭。預測未來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立足現實,在堅實的事實基礎之上進行思考。未來時隱藏於現實之中,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一定要研究現實中的所有細節以便預測未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未來只是現實生活的延伸,而是說我們可以從自己所在的土地上,而不是從天空中發現未來的萌芽。另外,你想發現導向性的事件,就要與之拉開一定的距離。這是因爲如果缺少這樣的距離,當時的潮流就會很容易矇蔽你的視線。
3、 要認真把握媒體統計數據。在商業、政治或者私人生活領域,如果個人的虛榮心膨脹的話,豪言壯語和現實之間的偏差就會加劇。事實上,他們在發出豪言壯語的時候,許多問題都被隱藏起來了。在追求成績的過程中,力求完美的力量就在起作用,千萬不要被那些遠大的目標所誤導。
每年,從樹上落下的椰子砸傷砸死人的事件要比鯊魚襲擊人的事件要多得多,但是前者基本不會成爲新聞。所以要謹慎看待新聞所在乎的新聞。
4、 追求完美會束縛你的思維。政黨的一貫做法是不允許自己犯錯誤。這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你追求完美,那麼你就把自己困在一個小圈子中,一旦你開始允許自己犯錯誤,你就會感覺自己像是遨遊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視線豁然開朗。
5、 順序是發現規律的大敵。以前的歷史老師都是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和國家順序來講解歷史。我們能夠背誦事件發生的時間等,但是對於這些事件、日期、國家的聯繫以及它們對彼此的影響卻毫無頭緒。在一個滿是聯繫的世界,想要明白髮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起謀殺案,首先你必須瞭解克什米爾的歷史。世界就是各種事件的拼圖。
6、 不要走得太快,免得讓人不知道你在哪裏。 其實也就是順勢而爲,在合適的時候做出合適的事情。雷軍那句話:站在風口浪尖,豬都能飛起來!

7、要變革,先讓人們看到收益。只有首先使人們瞭解改革能夠帶來的利益,改革纔會受到他們的歡迎。在中國,從經濟增長中分得一杯羹的強烈願望使得人們樂意四處遷移,而歐洲的情況截然不同,歐洲人的心態與中國人是相反的,他們必須首先看到利益才願意爲之努力。他們不會隨着工作而遷移,許多歐洲人都是在等待工作找上門來,而且仍舊認爲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座房子應該是一輩子不變的事情。

當然,有些人對於改變的抵制也可能是由於固執或者無知,但是希望在生活中進步的人們一般都不會因爲無法承擔變革的代價而抵制它。相反,當人們覺察到潛在的利益時,大家通常都會熱烈歡迎變革的。

只有腳下的東西有足夠價值,別人纔會彎腰。
8、改變是需要時間的。期望的實現總是比較慢。所以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不要急。


9、成功有時候靠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利用機會。施瓦辛格當選加州州長、東西德統一等等都是。當你探尋未來時,應該去尋找、利用機會,而不是僅僅解決問題。機遇就像是在暴風雪中沒有關好的窗戶一樣,可能突然被吹開,又突然被關上。想要抓住它們,你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時常要問自己:機遇垂青那些又準備的人,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所謂事業心就是在機會面前擦亮眼睛,並且創造性地好好利用機會。

人們總是喜歡抱怨周圍的環境,但我不迷信環境。那些成功的人們總是自己去尋找機遇,如果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機遇,那麼他們就去創造機遇。

10、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哈佛大學引入了競爭淘汰機制,使得教學水平研究水平層次大幅度提高。每個老師每年需要淘汰一門課,然後補充一門課。優勢的課能夠帶來更高的工資以及職稱,所以每個人都在思考哪些是比較弱勢的課,留下的課程經過優選都是精品。所以我們需要引入競爭機制。信息過載也是這樣,因爲我們沒有學會引入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可以使得我們接觸到最佳的信息。

爲學日增,爲道日損。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等。由於人的主觀意識和思維見解都有分別性侷限性,在尋求真理的路上會成爲障礙。而大自然真理是無分別性的,所以我們求真理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思維見解。
11、科技,始終來源於人性。
btw,企業的分散化表明越來越多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小公司的成功。小、精、靈活才能贏得市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