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淺出卷積神經網絡及實現!

↑↑↑關注後"星標"Datawhale

每日干貨 & 每月組隊學習,不錯過

 Datawhale乾貨 

作者:陳樺、夏雨柔、樊亮,Datawhale優秀學習者

卷積神經網絡CNN是深度學習中的基礎知識。本文對CNN的基礎原理及常見的CNN網絡進行了詳細解讀,並介紹了Pytorch構建深度網絡的流程。最後,以阿里天池零基礎入門CV賽事爲學習實踐,對Pytorch構建CNN模型進行實現。

數據及背景  

https://tianchi.aliyun.com/competition/entrance/531795/introduction(阿里天池 - 零基礎入門CV賽事)

CNN原理

CNN,又稱卷積神經網絡,是深度學習中重要的一個分支。CNN在很多領域都表現優異,精度和速度比傳統計算學習算法高很多。特別是在計算機視覺領域,CNN是解決圖像分類、圖像檢索、物體檢測和語義分割的主流模型。

1. 卷積

如圖1所示,圖中的X和O無論怎麼旋轉或者縮放,人眼其實還是很容易識別出X和O。

圖1

但是計算機不同,它看到的其實是一個個的像素陣列,如圖2。如何對像素的陣列進行特徵的提取其實就是卷積神經網絡要乾的事情。

圖2

再看圖3,我們發現X即使進行了旋轉,但是綠、橙、紫框標記的區域在兩張圖中還是一致的,某種程度上,這其實就是X的特徵。

圖3

因此可以將這三個特徵的區間提取出來,就形成了三個卷積核,如圖4所示。

圖4

既然有了卷積核,那麼卷積核是如何進行卷積操作的呢?其實很簡單,可以看一下圖5,卷積核其實就是拿着這個矩陣在圖片的矩陣上一點點的平移,就像掃地一樣。每掃到一處地方就可以進行卷積的運算,計算方法很簡單,如圖5所示,左上角的卷積核掃到綠色框的位置,則卷積核矩陣的數字就和掃到的位置的矩陣的數字一一對應相乘然後相加,最後取一個均值,該值就是卷積核提取的特徵。

圖5

卷積核提取的所有的特徵組成了一個長和寬變小的矩陣,這個矩陣又稱爲feature map,如圖6。使用不同的卷積核也就能提取出不同的feature map。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不斷的進行卷積操作,那麼圖片的矩陣會逐步地長寬減少,厚度增加。

圖6

可以看到卷積操作通過卷積核是可以分別提取到圖片的特徵的,但是如何提前知道卷積核呢?像上文的例子,很容易可以找到3個卷積核,但是假如是人臉識別這樣成千上萬個特徵的圖片,就沒辦法提前知道什麼是合適的卷積核。其實也沒必要知道,因爲選擇什麼樣的卷積核,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不斷優化。初始時只需要隨機設置一些卷積核,通過訓練,模型其實自己可以學習到合適的卷積核,這也是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強大的地方。

2. 池化(pooling)

池化,也叫下采樣,本質上其實就是對數據進行一個縮小。因爲我們知道,比如人臉識別,通過卷積操作得到成千上萬個feature map,每個feature map也有很多的像素點,這些對於後續的運算的時間會變得很長。

池化其實就是對每個feature map進一步提煉的過程。如圖7所示,原來4X4的feature map經過池化操作之後就變成了更小的2*2的矩陣。池化的方法包括max pooling,即取最大值,以及average pooling,即取平均值。

圖7

3. Normalization

這裏的Normalization就是將矩陣中負數的值轉成0,也就是使用一個稱之爲ReLu的激活函數進行負數變爲0的操作。ReLu函數本質上就是max(0,x)。這一步其實也是爲了方便運算。

4. 卷積神經網絡理解

因此卷積、ReLu、pooling,不斷重複其實也就基本上構成了卷積神經網絡的框架,如圖8。然後將最終得到的feaure map 排成一列(圖8),接到全連接層,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的卷積神經網絡。值得注意的是,排成一列的數值,是有權重,而這些權重是通過訓練、反向傳播得到的,通過權重的計算,可以知道不同分類的概率是怎麼樣的。

圖8

卷積神經網絡

卷積神經網絡基礎:LeNet5

手寫字體識別模型LeNet5誕生於1994年,是最早的卷積神經網絡之一。LeNet5通過巧妙的設計,利用卷積、參數共享、池化等操作提取特徵,避免了大量的計算成本,最後再使用全連接神經網絡進行分類識別,這個網絡也是最近大量神經網絡架構的起點。

如下圖所示爲LeNet網絡結構,總共有7層網絡(不含輸入層),2個卷積層、2個池化層、3個全連接層。

LeNet分爲卷積層塊和全連接層塊兩個部分。下面我們分別介紹這兩個模塊。卷積層塊裏的基本單位是卷積層後接最大池化層:卷積層用來識別圖像裏的空間模式,如線條和物體局部,之後的最大池化層則用來降低卷積層對位置的敏感性。卷積層塊由兩個這樣的基本單位重複堆疊構成。在卷積層塊中,每個卷積層都使用5*5的窗口,並在輸出上使用sigmoid激活函數。第一個卷積層輸出通道數爲6,第二個卷積層輸出通道數則增加到16。這是因爲第二個卷積層比第一個卷積層的輸入的高和寬要小,所以增加輸出通道使兩個卷積層的參數尺寸類似。卷積層塊的兩個最大池化層的窗口形狀均爲2*2,且步幅爲2。由於池化窗口與步幅形狀相同,池化窗口在輸入上每次滑動所覆蓋的區域互不重疊。

卷積層塊的輸出形狀爲(批量大小, 通道, 高, 寬)。當卷積層塊的輸出傳入全連接層塊時,全連接層塊會將小批量中每個樣本變平(flatten)。也就是說,全連接層的輸入形狀將變成二維,其中第一維是小批量中的樣本,第二維是每個樣本變平後的向量表示,且向量長度爲通道、高和寬的乘積。全連接層塊含3個全連接層。它們的輸出個數分別是120、84和10,其中10爲輸出的類別個數。

在卷積層塊中輸入的高和寬在逐層減小。卷積層由於使用高和寬均爲5的卷積核,從而將高和寬分別減小4,而池化層則將高和寬減半,但通道數則從1增加到16。全連接層則逐層減少輸出個數,直到變成圖像的類別數10。

通過多次卷積和池化,CNN的最後一層將輸入的圖像像素映射爲具體的輸出。如在分類任務中會轉換爲不同類別的概率輸出,然後計算真實標籤與CNN模型的預測結果的差異,並通過反向傳播更新每層的參數,並在更新完成後再次前向傳播,如此反覆直到訓練完成 。 

一個數字識別的效果如圖所示:

卷積神經網絡進階

隨着網絡結構的發展,研究人員最初發現網絡模型結構越深、網絡參數越多模型的精度更優。比較典型的是AlexNet、VGG、InceptionV3和ResNet的發展脈絡。     

1. AlexNet(2012)

2012年,AlexNet橫空出世。這個模型的名字來源於論文第一作者的姓名Alex Krizhevsky。AlexNet使用了8層卷積神經網絡,並以很大的優勢贏得了ImageNet 2012圖像識別挑戰賽。它首次證明了學習到的特徵可以超越手工設計的特徵,從而一舉打破計算機視覺研究的前狀。

AlexNet與LeNet的設計理念非常相似,但也有顯著的區別。

1. 與相對較小的LeNet相比,AlexNet包含8層變換,其中有5層卷積和2層全連接隱藏層,以及1個全連接輸出層。下面我們來詳細描述這些層的設計AlexNet第一層中的卷積窗口形狀是11*11。因爲ImageNet中絕大多數圖像的高和寬均比MNIST圖像的高和寬大10倍以上,ImageNet圖像的物體佔用更多的像素,所以需要更大的卷積窗口來捕獲物體。第二層中的卷積窗口形狀減小到5*5,之後全採用3*3。此外,第一、第二和第五個卷積層之後都使用了窗口形狀爲3*3、步幅爲2的最大池化層。而且,AlexNet使用的卷積通道數也大於LeNet中的卷積通道數數十倍。緊接着最後一個卷積層的是兩個輸出個數爲4096的全連接層。這兩個巨大的全連接層帶來將近1 GB的模型參數。由於早期顯存的限制,最早的AlexNet使用雙數據流的設計使一個GPU只需要處理一半模型。幸運的是,顯存在過去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此通常我們不再需要這樣的特別設計了。

2. AlexNet將sigmoid激活函數改成了更加簡單的ReLU激活函數。一方面,ReLU激活函數的計算更簡單,例如它並沒有sigmoid激活函數中的求冪運算。另一方面,ReLU激活函數在不同的參數初始化方法下使模型更容易訓練。這是由於當sigmoid激活函數輸出極接近0或1時,這些區域的梯度幾乎爲0,從而造成反向傳播無法繼續更新部分模型參數;而ReLU激活函數在正區間的梯度恆爲1。因此,若模型參數初始化不當,sigmoid函數可能在正區間得到幾乎爲0的梯度,從而令模型無法得到有效訓練。

3. AlexNet通過丟棄法來控制全連接層的模型複雜度。而LeNet並沒有使用丟棄法。

4. AlexNet引入了大量的圖像增廣,如翻轉、裁剪和顏色變化,從而進一步擴大數據集來緩解過擬合。我們將在後面的圖像增廣中詳細介紹這種方法。

小結:

  • AlexNet跟LeNet結構類似,但使用了更多的卷積層和更大的參數空間來擬合大規模數據集ImageNet。它是淺層神經網絡和深度神經網絡的分界線。

  • 雖然看上去AlexNet的實現比LeNet的實現也就多了幾行代碼而已,但這個觀念上的轉變和真正優秀實驗結果的產生令學術界付出了很多年。

2. VGG-16(2014)  

AlexNet在LeNet的基礎上增加了3個卷積層。但AlexNet作者對它們的卷積窗口、輸出通道數和構造順序均做了大量的調整。雖然AlexNet指明瞭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可以取得出色的結果,但並沒有提供簡單的規則以指導後來的研究者如何設計新的網絡。VGG,它的名字來源於論文作者所在的實驗室Visual Geometry Group。VGG提出了可以通過重複使用簡單的基礎塊來構建深度模型的思路。VGG的結構圖如下:

VGG塊的組成規律是:連續使用數個相同的填充爲1、窗口形狀爲3*3的卷積層後接上一個步幅爲2、窗口形狀爲2*2的最大池化層。卷積層保持輸入的高和寬不變,而池化層則對其減半。我們使用vgg_block函數來實現這個基礎的VGG塊,它可以指定卷積層的數量和輸入輸出通道數。

對於給定的感受野(與輸出有關的輸入圖片的局部大小),採用堆積的小卷積核優於採用大的卷積核,因爲可以增加網絡深度來保證學習更復雜的模式,而且代價還比較小(參數更少)。例如,在VGG中,使用了3個3x3卷積核來代替7x7卷積核,使用了2個3x3卷積核來代替5*5卷積核,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證具有相同感知野的條件下,提升了網絡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神經網絡的效果。

與AlexNet和LeNet一樣,VGG網絡由卷積層模塊後接全連接層模塊構成。卷積層模塊串聯數個vgg_block,其超參數由變量conv_arch定義。該變量指定了每個VGG塊裏卷積層個數和輸入輸出通道數。全連接模塊則跟AlexNet中的一樣。

現在我們構造一個VGG網絡。它有5個卷積塊,前2塊使用單卷積層,而後3塊使用雙卷積層。第一塊的輸入輸出通道分別是1(因爲下面要使用的Fashion-MNIST數據的通道數爲1)和64,之後每次對輸出通道數翻倍,直到變爲512。因爲這個網絡使用了8個卷積層和3個全連接層,所以經常被稱爲VGG-11。

可以看到,每次我們將輸入的高和寬減半,直到最終高和寬變成7後傳入全連接層。與此同時,輸出通道數每次翻倍,直到變成512。因爲每個卷積層的窗口大小一樣,所以每層的模型參數尺寸和計算複雜度與輸入高、輸入寬、輸入通道數和輸出通道數的乘積成正比。VGG這種高和寬減半以及通道翻倍的設計使得多數卷積層都有相同的模型參數尺寸和計算複雜度。

VGG:通過重複使⽤簡單的基礎塊來構建深度模型。   Block: 數個相同的填充爲1、窗口形狀爲3×3的卷積層,接上一個步幅爲2、窗口形狀爲2×2的最大池化層。卷積層保持輸入的高和寬不變,而池化層則對其減半。VGG和AlexNet的網絡圖對比如下:

小結:VGG-11通過5個可以重複使用的卷積塊來構造網絡。根據每塊裏卷積層個數和輸出通道數的不同可以定義出不同的VGG模型。     

3. 網絡中的網絡(NiN)

LeNet、AlexNet和VGG:先以由卷積層構成的模塊充分抽取空間特徵,再以由全連接層構成的模塊來輸出分類結果。NiN:串聯多個由卷積層和“全連接”層構成的小⽹絡來構建⼀個深層⽹絡。 ⽤了輸出通道數等於標籤類別數的NiN塊,然後使⽤全局平均池化層對每個通道中所有元素求平均並直接用於分類。 

1×1卷積核作用

  • 放縮通道數:通過控制卷積核的數量達到通道數的放縮;   

  • 增加非線性。1×1卷積核的卷積過程相當於全連接層的計算過程,並且還加入了非線性激活函數,從而可以增加網絡的非線性;   

  • 計算參數少。   

NiN塊我們知道,卷積層的輸入和輸出通常是四維數組(樣本,通道,高,寬),而全連接層的輸入和輸出則通常是二維數組(樣本,特徵)。如果想在全連接層後再接上卷積層,則需要將全連接層的輸出變換爲四維。回憶在多輸入通道和多輸出通道里介紹的1*1卷積層。它可以看成全連接層,其中空間維度(高和寬)上的每個元素相當於樣本,通道相當於特徵。因此,NiN使用1*1卷積層來替代全連接層,從而使空間信息能夠自然傳遞到後面的層中去。

NiN塊是NiN中的基礎塊。它由一個卷積層加兩個充當全連接層的1*1卷積層串聯而成。其中第一個卷積層的超參數可以自行設置,而第二和第三個卷積層的超參數一般是固定的。

NiN是在AlexNet問世不久後提出的。它們的卷積層設定有類似之處。NiN使用卷積窗口形狀分別爲11*11、5*5和的3*3卷積層,相應的輸出通道數也與AlexNet中的一致。每個NiN塊後接一個步幅爲2、窗口形狀爲3*3的最大池化層。

除使用NiN塊以外,NiN還有一個設計與AlexNet顯著不同:NiN去掉了AlexNet最後的3個全連接層,取而代之地,NiN使用了輸出通道數等於標籤類別數的NiN塊,然後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層對每個通道中所有元素求平均並直接用於分類。這裏的全局平均池化層即窗口形狀等於輸入空間維形狀的平均池化層。NiN的這個設計的好處是可以顯著減小模型參數尺寸,從而緩解過擬合。然而,該設計有時會造成獲得有效模型的訓練時間的增加。

小結:

  • NiN重複使用由卷積層和代替全連接層的1*1卷積層構成的NiN塊來構建深層網絡。

  • NiN去除了容易造成過擬合的全連接輸出層,而是將其替換成輸出通道數等於標籤類別數的NiN塊和全局平均池化層。

  • NiN的以上設計思想影響了後面一系列卷積神經網絡的設計。

4. 含並行連結的網絡(GoogLeNet)

在2014年的ImageNet圖像識別挑戰賽中,一個名叫GoogLeNet的網絡結構大放異彩。它雖然在名字上向LeNet致敬,但在網絡結構上已經很難看到LeNet的影子。GoogLeNet吸收了NiN中網絡串聯網絡的思想,並在此基礎上做了很大改進。在隨後的幾年裏,研究人員對GoogLeNet進行了數次改進,本節將介紹這個模型系列的第一個版本。

  • 由Inception基礎塊組成。 

  • Inception塊相當於⼀個有4條線路的⼦⽹絡。它通過不同窗口形狀的卷積層和最⼤池化層來並⾏抽取信息,並使⽤1×1卷積層減少通道數從而降低模型複雜度。 

  • 可以⾃定義的超參數是每個層的輸出通道數,我們以此來控制模型複雜度。 

Inception塊GoogLeNet中的基礎卷積塊叫作Inception塊,得名於同名電影《盜夢空間》(Inception)。與上一節介紹的NiN塊相比,這個基礎塊在結構上更加複雜。Inception塊裏有4條並行的線路。前3條線路使用窗口大小分別是1*1、3*3和5*5的卷積層來抽取不同空間尺寸下的信息,其中中間2個線路會對輸入先做1*1卷積來減少輸入通道數,以降低模型複雜度。第四條線路則使用3*3最大池化層,後接1*1卷積層來改變通道數。4條線路都使用了合適的填充來使輸入與輸出的高和寬一致。最後我們將每條線路的輸出在通道維上連結,並輸入接下來的層中去。Inception塊中可以自定義的超參數是每個層的輸出通道數,我們以此來控制模型複雜度。GoogLeNet跟VGG一樣,在主體卷積部分中使用5個模塊(block),每個模塊之間使用步幅爲2的3*3最大池化層來減小輸出高寬。

第一模塊使用一個64通道的7*7卷積層。

二模塊使用2個卷積層:首先是64通道的1*1卷積層,然後是將通道增大3倍的3*3卷積層。它對應Inception塊中的第二條線路。

第三模塊串聯2個完整的Inception塊。第一個Inception塊的輸出通道數爲64+128+32+32=256,其中4條線路的輸出通道數比例爲64:128:32:32=2:4:1:1。其中第二、第三條線路先分別將輸入通道數減小至96/192=1/2和16/192=1/12後,再接上第二層卷積層。第二個Inception塊輸出通道數增至128+192+96+64=480,每條線路的輸出通道數之比爲128:192:96:64 = 4:6:3:2。其中第二、第三條線路先分別將輸入通道數減小至128/256=1/2和32/256=1/8。

第四模塊更加複雜。它串聯了5個Inception塊,其輸出通道數分別是192+208+48+64=512、160+224+64+64=512、128+256+64+64=512、112+288+64+64=528和256+320+128+128=832。這些線路的通道數分配和第三模塊中的類似,首先含3*3卷積層的第二條線路輸出最多通道,其次是僅含1*1卷積層的第一條線路,之後是含5*5卷積層的第三條線路和含1*1最大池化層的第四條線路。其中第二、第三條線路都會先按比例減小通道數。這些比例在各個Inception塊中都略有不同。

第五模塊有輸出通道數爲256+320+128+128=832和384+384+128+128=1024的兩個Inception塊。其中每條線路的通道數的分配思路和第三、第四模塊中的一致,只是在具體數值上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第五模塊的後面緊跟輸出層,該模塊同NiN一樣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層來將每個通道的高和寬變成1。最後我們將輸出變成二維數組後接上一個輸出個數爲標籤類別數的全連接層。GoogLeNet模型的計算複雜,而且不如VGG那樣便於修改通道數。

小結:

  • Inception塊相當於一個有4條線路的子網絡。它通過不同窗口形狀的卷積層和最大池化層來並行抽取信息,並使用1*1卷積層減少通道數從而降低模型複雜度。

  • GoogLeNet將多個設計精細的Inception塊和其他層串聯起來。其中Inception塊的通道數分配之比是在ImageNet數據集上通過大量的實驗得來的。

  • GoogLeNet和它的後繼者們一度是ImageNet上最高效的模型之一:在類似的測試精度下,它們的計算複雜度往往更低。

5、殘差網絡(ResNet-50)      

深度學習的問題:深度CNN網絡達到一定深度後再一味地增加層數並不能帶來進一步地分類性能提高,反而會招致網絡收斂變得更慢,準確率也變得更差。- - -殘差塊(Residual Block)恆等映射:

  • 左邊:f(x)=x;

  • 右邊:f(x)-x=0 (易於捕捉恆等映射的細微波動)。

ResNet沿用了VGG全3*3卷積層的設計。殘差塊裏首先有2個有相同輸出通道數的3*3卷積層。每個卷積層後接一個批量歸一化層和ReLU激活函數。然後我們將輸入跳過這兩個卷積運算後直接加在最後的ReLU激活函數前。這樣的設計要求兩個卷積層的輸出與輸入形狀一樣,從而可以相加。如果想改變通道數,就需要引入一個額外的1*1卷積層來將輸入變換成需要的形狀後再做相加運算。在殘差塊中,輸⼊可通過跨層的數據線路更快地向前傳播。

ResNet的前兩層跟之前介紹的GoogLeNet中的一樣:在輸出通道數爲64、步幅爲2的7*7卷積層後接步幅爲2的3*3的最大池化層。不同之處在於ResNet每個卷積層後增加的批量歸一化層。ResNet-50網絡結構如下:

GoogLeNet在後面接了4個由Inception塊組成的模塊。ResNet則使用4個由殘差塊組成的模塊,每個模塊使用若干個同樣輸出通道數的殘差塊。第一個模塊的通道數同輸入通道數一致。由於之前已經使用了步幅爲2的最大池化層,所以無須減小高和寬。之後的每個模塊在第一個殘差塊裏將上一個模塊的通道數翻倍,並將高和寬減半。

小結:

  • 殘差塊通過跨層的數據通道從而能夠訓練出有效的深度神經網絡。

  • ResNet深刻影響了後來的深度神經網絡的設計。

Pytorch構建模型

import torch
torch.manual_seed(0)
torch.backends.cudnn.deterministic= False
torch.backends.cudnn.benchmark = True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import torchvision.datasets as datasets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from torch.autograd import Variable
from torch.utils.data.dataset import Dataset

1. pytorch常用網絡

1.1 Linear介紹 [全連接層]

nn.Linear(input_feature,out_feature,bias=True)

1.2 卷積介紹 [2D卷積層]

nn.Conv2d(in_channels,out_channels,kernel_size,stride=1,padding=0,
dilation=1,groups,bias=True,padding_mode='zeros')


##kernel_size,stride,padding 都可以是元組
## dilation 爲在卷積核中插入的數量

1.3 轉置卷積介紹 [2D反捲積層]

nn.ConvTranspose2d(in_channels,out_channels,kernel_size,stride=1,
padding=0,out_padding=0,groups=1,bias=True,dilation=1,padding_mode='zeros')


##padding是輸入填充,out_padding填充到輸出

1.4 最大值池化層 [2D池化層]

nn.MaxPool2d(kernel_size,stride=None,padding=0,dilation=1)

1.5 批量歸一化層 [2D歸一化層]

nn.BatchNorm2d(num_features,eps,momentum,affine=True,
track_running_stats=True)


affine=True 表示批量歸一化的α,β是被學到的
track_running_stats=True 表示對數據的統計特徵進行關注

2. pytorch 創建模型的四種方法

假設創建卷積層–》Relu層–》池化層–》全連接層–》Relu層–》全連接層

# 導入包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2.1.自定義型[定義在init,前向過程在forward]

class Net1(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1,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torch.nn.Conv2d(3, 32, 3, 1, 1)
      self.dense1 = torch.nn.Linear(32 * 3 * 3, 128)
      self.dense2 = torch.nn.Linear(128, 10)


    def forward(self, x):
      x = F.max_pool2d(F.relu(self.conv(x)), 2)
      x = x.view(x.size(0), -1)
      x = F.relu(self.dense1(x))
      x = self.dense2(x)
    return x

2.2 序列集成型[利用nn.Squential(順序執行的層函數)]

訪問各層只能通過數字索引

class Net2(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2, self).__init__()
        self.conv = torch.nn.Sequential(
        torch.nn.Conv2d(3, 32, 3, 1, 1),
        torch.nn.ReLU(),
        torch.nn.MaxPool2d(2))
        self.dense = torch.nn.Sequential(
        torch.nn.Linear(32 * 3 * 3, 128),
        torch.nn.ReLU(),
        torch.nn.Linear(128, 10)
        )


    def forward(self, x):
        conv_out = self.conv(x)
        res = conv_out.view(conv_out.size(0), -1)
        out = self.dense(res)
        return out

2.3 序列添加型[利用Squential類add_module順序逐層添加]

給予各層的name屬性

class Net3(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3, self).__init__()
        self.conv=torch.nn.Sequential()
        self.conv.add_module("conv1",torch.nn.Conv2d(3, 32, 3, 1, 1))
        self.conv.add_module("relu1",torch.nn.ReLU())
        self.conv.add_module("pool1",torch.nn.MaxPool2d(2))
        self.dense = torch.nn.Sequential()
        self.dense.add_module("dense1",torch.nn.Linear(32 * 3 * 3, 128))
        self.dense.add_module("relu2",torch.nn.ReLU())
        self.dense.add_module("dense2",torch.nn.Linear(128, 10))


    def forward(self, x):
        conv_out = self.conv(x)
        res = conv_out.view(conv_out.size(0), -1)
        out = self.dense(res)
        return out

2.4 序列集成字典型[OrderDict集成模型字典【‘name’:層函數】]

name爲key

lass Net4(torch.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4, self).__init__()
        self.conv = torch.nn.Sequential(
        OrderedDict(
        [
        ("conv1", torch.nn.Conv2d(3, 32, 3, 1, 1)),
        ("relu1", torch.nn.ReLU()),
        ("pool", torch.nn.MaxPool2d(2))
        ]
        ))


        self.dense = torch.nn.Sequential(
        OrderedDict([
        ("dense1", torch.nn.Linear(32 * 3 * 3, 128)),
        ("relu2", torch.nn.ReLU()),
        ("dense2", torch.nn.Linear(128, 10))
        ])
        )


    def forward(self, x):
        conv_out = self.conv1(x)
        res = conv_out.view(conv_out.size(0), -1)
        out = self.dense(res)
        return out

3. pytorch 對模型參數的訪問,初始化,共享

3.1 訪問參數

訪問層

  • 如果採用序列集成型,序列添加型或者字典集成性,都只能使用id索引訪問層。eg:net[1];

  • 如果想以網絡的name訪問,eg:net.layer_name。

訪問參數【權重參數名:層名_weight/bias】

  • layer.params----訪問該層參數字典;

  • layer.weight , layer.bias-----訪問該層權重和偏置;

  • layer.weight.data()/grad() ------訪問該層權重的具體數值/梯度【bias也使用】;

  • net.collect_params() ----返回該網絡的所有參數,返回一個由參數名稱到實例的字典。

3.2 初始化[若非首次初始化,force_reinit=True]

常規初始化【網絡初始化】

  • init 利用各種分佈初始化

net.initialize(init=init.Normal(sigma=0.1),force_reinit=True)
  • init 對網絡參數進行常數初始化

net.initialize(init=init.Constant(1))

特定參數初始化

(某參數).initialize(init=init.Xavier(),force_reinit=True)

自定義初始化

繼承init的Initialize類,並實現函數_init_weight(self,name,data)

def _init_weight(self, name, data):
    print('Init', name, data.shape)
    data[:] = nd.random.uniform(low=-10, high=10, shape=data.shape)
    # 表示一半機率爲0,一半機率爲[-10,-5]U[5,10]的均勻分佈
    data *= data.abs() >= 5
# 調用自定義初始化函數1
net.initialize(MyInit(), force_reinit=True)

3.3 參數共享

  • 參數共享,梯度共享,但是梯度計算的是所有共享層的和

  • 梯度共享,且梯度只更新一次

net = nn.Sequential()
shared = nn.Dense(8, activation='relu')
net.add(nn.Dense(8, activation='relu'),
        shared,
        nn.Dense(8, activation='relu', params=shared.params),
        nn.Dense(10))
net.initialize()


X = nd.random.uniform(shape=(2, 20))
net(X)


net[1].weight.data()[0] == net[2].weight.data()[0]

pytorch在SVHN網絡構建實戰

  • 構建網絡模型:繼承nn.Module函數的__init__ 函數,重定義前向傳播函數forward

  • 構造優化器

  • 構造損失函數

  • 訓練 確定幾個epoch【若運用數據增廣,隨機增廣epoch次達到多樣性】

  • 對每個batch損失函數後向傳播,優化器更新參數

  •    optimizer.zero_grad() 清空梯度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4.1 普通自建網絡

class SVHN_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VHN_model,self).__init__()
    self.cnn = nn.Squential(
          nn.Conv2d(3,16,kernel_size=(3,3),stride=(2,2)),   #3X64X128--> 16X31X63
          nn.Relu(),
          nn.MaxPool2d(2), #16X31X63--> 16X15X31
          nn.Conv2d(16,32,kernel_size=(3,3),stride=(2,2)),#16X15X31--> 32X7X15
          nn.Relu(),
          nn.MaxPool2d(2) #32X7X15--> 32X3X7
    )
    # 並行五次字符預測
    self.fc1 = nn.Linear(32*3*7,11)
    self.fc2 = nn.Linear(32*3*7,11)
    self.fc3 = nn.Linear(32*3*7,11)
    self.fc4 = nn.Linear(32*3*7,11)
    self.fc5 = nn.Linear(32*3*7,11)


  def forward(self,x):
    cnn_result = self.cnn(x)
    cnn_result = cnn_result.view(cnn_result.shape[0],-1)
    f1 = fc1(cnn_result)
    f2 = fc2(cnn_result)
    f3 = fc3(cnn_result)
    f4 = fc4(cnn_result)
    f5 = fc5(cnn_result)
    return f1,f2,f3,f4,f5

4.2 利用resnet預訓練模型

class SVHN_resnet_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SVHN_resnet_Model,self).__init__()
    resnet_conv = models.resnet18(pretrain=True)
    resnet_conv.avgpool = nn.AdaptiveAvgPool2d(1)
    resnet_conv = nn.Sequential(*list(resnet_conv.children()[:-1]))
    self.cnn = model_conv
    self.fc1 = nn.Linear(512,11)
    self.fc2 = nn.Linear(512,11)
    self.fc3 = nn.Linear(512,11)
    self.fc4 = nn.Linear(512,11)
    self.fc5 = nn.Linear(512,11)


  def forward(self):
    cnn_result = cnn(x)
    cnn_result.view(cnn_result.shape[0],-1)
    f1 = fc1(cnn_result)
    f2 = fc2(cnn_result)
    f3 = fc3(cnn_result)
    f4 = fc4(cnn_result)
    f5 = fc5(cnn_result)
    return f1,f2,f3,f4,f5

延伸閱讀:

  • 書籍:《深度實踐OCR:基於深度學習的文字識別》

  • 作者:劉樹春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研究院算法專家,前復旦七牛雲聯合實驗室OCR算法負責人

入門競賽教程(數據挖掘/cv等)後臺回覆 競賽 下載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實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