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筆記《武漢大學文建東老師MOOC》

第一章:概述

宏經研究分短期(生產能力既定)與長期(生產能力增長,技術進步,資本積累)

短期中分短期總供給曲線(價格,工資剛性(合同限制))與長期總供給曲線(可變)

短期波動分析,主要影響因素是總需求(根據需求增減供給)

長期增長分析,主要影響因素是總供給(無工人下崗,無工人加班,剛好充分就業)

AD總需求(Aggregate Demand) ,亦叫AE總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 ,亦叫對產量的計劃總支出

AS總供給(Aggregate Supply),亦叫總產出/產量,亦叫總收入(有回購,有產出必交易),用GDP衡量

 

第二章:講述了衡量經濟水平的三大指標

1、GCD

所有的生產覈算在內,原則上不重複計算,折舊的部分不得不重複計算

(如果將折舊這部分重複計算排除在外,就得到國內生產淨值NDP)

中國境內生產就要計,即使可能歸外國所有(例如蘋果手機),同理海外市聲生產獲利不計

特殊四方面:住宅提供的服務 • 政府提供的服務 • 地下經濟不包括在內 • 耐用品提供的服務不包括在內

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GNP或GNI)

GNP=GDP+本國(本地)居民在境外獲得的收入-國外(境外)居民在本國(本地)獲得的 收入

區分:

名義GDP:名義GDP(Nominal GDP)也稱貨幣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實際GDP:實際GDP(Real GDP),是用從前某一年作爲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當年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實際GDP等於名義GDP除以一個通貨膨脹係數。

2、物價指數

GDP Deflator平減指數=名義GDP/實際GDP*100%

CPI消費物價指數,跟上式的區別是不計全部商品,只計部分消費商品,且權重國際統一定

生產物價

3、失業率

失業率=失業人數/勞動人*100%,特別注意只對勞動力統計,不計學生與家庭主婦

 

第三章:長期經濟下宏觀經濟均衡:總生產=總需求

現代金融體系構成:金融市場(證交所),金融中介(銀行)

總產出的需求Y=C消費+I投資(事先計劃,隨利息率變化)+G政府購買

總產出的供給Y=F(K資本,L勞動)

 

第四章:貨幣

定義:用於市場交換的一種資產存量

1、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2、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鬆緊變化,是經濟週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0;

3、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流動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Recall:M1:通貨CU+活期存款DD •

準備金reserve即RE:銀行收到的存款中未再貸放出去的那部分窖藏現金或依法規存放在中央銀行那裏的部分。

實際準備金=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準備金比率re =𝑅𝐸準備金/𝐷𝐷活期存款

基礎貨幣monetary base(高能貨幣High-powered money):直接由央行發行出來的所有其他貨幣賴以產生的那種貨幣

MB變M1:存1000,貸900,存900,貸810,存810,貸729……

原來的MB是1000塊,最後的M1是10000塊,比率就是準備金比率

(有個前提,M1=CU+DD=DD,即CU=0全部人不會把錢留在手裏)

 

M×V=P×T = P×(tY)

M----money quantity ,貨幣數量

V----TRANSACTIONS velocity of money ,貨幣的交易流通速度

P----price ,價格

T----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交易次數

Y----總產出水平,(月工資)

貨幣供給:名義貨幣供給M或者實際貨幣供給M/P

 

第五章:短期經濟波動的基本理論:AS-AD模型

The AD Curve(橫座標需求,縱座標價格,向右下傾斜)

曲線本身描述總需求和一般物價水平之間的關係:物價水平下降導致總需求量增加

曲線的移動可以用來說明一般物價以外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

國民收入Y=消費C+私人總投資I+政府購買支出G+進出口淨額NX

NX=出口X-進口M

 

總供給曲線分SR短期與LR長期(橫座標產量,縱座標價格)

LRAS:long run aggregate supply不管物價怎麼變,供=求,故物價-產量座標系中LRAS是垂直的(動態上經濟增長是不斷右移,本章看作靜止)

左移的情況:人們對未來缺乏信心,央行採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國家採取緊縮性財政政策

SRAS:short run aggregate supply商品價格剛性狀態

水平線:價格不變,需求隨意增減

適用情況一:極端短期,來不及調整價格,需求多少就供給多少

適用情況二:極度蕭條,狀態點距離右邊的LRAS太遠,產能嚴重過剩

向右上傾斜線:隨價格上升總供給上升(適用於充分就業或時間較長)

 

!!!!敲黑板,下面四個分析是超級重點!!!

考題:利用AS-AD模型分析經濟波動與穩定性政策(起因都是總需求或總供給變)

需求升(人們忽然增大需求例如疫情時),價格升(供求關係),供給升(市場趨利),供給降+價格升(遠超充分就業水平即全市場無多餘勞動力下,員工不滿持續加班),需求下降

【個人表示應該是ABD,D點在C點正上方比較合適,且充分就業0失業率太理想】

需求降(人們對未來沒信心),價格降(吸引人買),供給降(沒必要生產那麼多),供給升+價格降(增加訂單以免太多機器空閒工人下崗),需求升(供求關係)

供給降(石油危機),價格升(物以稀爲貴),需求降(用石油替代品),供給升+價格降(增加訂單以免太多機器空閒工人下崗),需求升(供求關係)

供給升(擴大規模),價格降(供大於求),需求升(減少替代品使用),供給降+價格升(遠超充分就業水平即全市場無多餘勞動力下,員工不滿持續加班),需求下降(回到LARS)

【個人理解:這個循環在圖中看最後是回到原點,好像是表示科技進步不能帶來更大的利潤,那是因爲這裏的LARS那條垂直線默認在短期波動分析中不往右移,實際是不斷往右移的因爲有科技的進步,故實際上最終狀態是在回原點的路上但不會回到原點,具體多少看LARS右移多少,即全社會發展多少才均衡】

分析方法:

畫圖:LRAS長期供給價格垂直+SRAS短期供給價格水平/右上斜+AD需求價格右下斜

理解:AS分長短期是因爲供給方商品價格可能來不及調整,AD沒區分是因爲需求可突變

第一步是對發生原因分析對另外個因素的影響(無非就是供給,需求,價格),但是始終會達短期均衡的,在這一步結束時一定是在SRAS上(可能移動的永運是短期供給曲線,原點往左上與右下移時曲線同步移,先右上與左下移時曲線不動,因爲這條曲線必往右上傾斜)

第二步是因爲往LRAS上面靠,因爲那是長期供求穩定,當點在這垂直線左邊時大量機器閒置,在右邊時工人會不滿持續加班工作(充分就業下沒有多餘勞動力)

總結:無論怎樣,最終都充分就業

開始往左下走,會回原點

開始往右下走,會回原點

開始往右上走,會到原點上方(通貨膨脹)

開始往左下走,會到原點下方(通貨緊縮)

 

第六章:AE-NI模型(考慮利率r下的商品市場)

決定需求側三駕馬車:消費C,投資(G政府+I私人),出口(NX)

控制需求側三個方面: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國際經濟形勢

決定供給測四個因素:勞動,資本,人力資本,技術

控制供給側一個方面:制度體系

 

總需求和均衡總產量之間的關係(說來說去就是AD=AS,本章中AS叫做Y)

若本季度Y>AD,那下季度就是減產,若若本季度Y<AD,那下季度就是增產

 

C消費=c係數Y*收入+C(-)自發消費,故S存款=Y-C=(1-c)Y-C(-)

c係數表示每增加一單位收入時,增加多少單位消費,邊際消費傾向是越來越小的

PE計劃總支出=A自發支出常數+cY引致支出

 

靜態分析圖:

45度線就是供求相等,橫座標是供,縱座標是求,斜率c這裏看作常數,實際是在(0,1)區間不斷遞減的

c<1的實際意義舉例:我收入增加一千塊,我增加的消費只會是900塊,若再增加一千塊,則再增加800塊消費

E點就是供求相等,若實際Y值在Y0左邊,那就是供不應求,因爲PE線在45度線上面,反之同理

 

動態分析圖:

開始E點,由於社會事件市民需求提高到了A點,企業供應也提高到B點,當總產出高了,市民的錢多了,又引發引致消費,需求到C,企業又增產到D……最後到F

結論:投資增加(市民需求增加,或者說政府直接購買),引起總產出(企業總供給,亦即市民總收入)的連鎖反應,因爲有引致消費最終不是B點而是F點

 

第七章:IS-LM模型(考慮利率r下的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

1、商品市場的IS曲線

對比上一章,就是引入了利率的討論,AD=A+cY-br,就是多了個-br,r是利率,值越小引致消費越高

然後代入商品市場均衡式產量Y=總需求AD,得到Y=(1/(1-c))A-(1/(1-c))br,這條利率影響總收入/總產出/總產量/總需求的曲線,稱爲IS曲線,r對Y的斜率受c與b影響

解釋IS曲線:橫座標Y總產量,縱座標r利率,是一直斜向右下的直線,IS的意思是投資I=儲蓄S

總產量Y恆等於C消費+S儲蓄+T淨稅收,總需求AD恆等於C+I+G+NX

結合兩式,有I+NX廣義投資(對內和對外)=S+(T-G)國民儲蓄,所以有I(廣義)=S(廣義)

在IS線右上部分,供過於求,投資小於儲蓄(人們把錢放在銀行,不拿來投資消費,所以需求低)

在IS線左下部分,供不應求,投資大於儲蓄(人們把錢放在銀行,不拿來投資消費,所以需求低)

 

2、貨幣市場的LM曲線

貨幣需求函數:(本章視價格不變)

名義貨幣餘額需求Md=M(r,Y,P),r利率,Y總供給,P價格水平

實際貨幣餘額需求(M/P) d=L(r,Y)=kY-hr,此時就與價格沒關係了,k是貨幣需求對收入敏感性,h是對利率敏感性

LM曲線的意思:(M/P) d=L(r,Y),然後畫圖時有兩種,一種是橫座標是Y,一種是橫座標是M/P

LM曲線第一種圖像:縱座標r,橫座標M/P,亦即L,一條斜向右下的直線

動態分析:就是政策,財政政策改變r,貨幣政策改變M/P,狀態點發生移動

LM曲線第二種圖像:縱座標r利率,橫座標Y總收入,是一條斜向右上的直線

當狀態點在LM直線左上方時M/P>L收入不足,當狀態點在LM直線右下方時M/P<L收入有剩餘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理論(短期利率決定理論):利率由貨幣供求決定,與貨幣需求正相關,與貨幣供給負相關。

3、IS-LM曲線(本章至此還未考慮價格)

 

4、再結合AS-AD模型(再考慮價格)

 

第八章:通貨膨脹、失業與菲利普斯曲線

1、通貨膨脹(見第六章)

2、失業

當存在最低工資法以及工會壟斷時,會把工資定在rigid real wage水平線上,但其實若由市場自由操控,充分就業的勞動力應該是在S豎直線上,此時企業對S勞動力付不出A點工資,就會降低僱傭以獲更大利潤 ,狀態點轉到B點。而這個時候本該是A點充分就業的,在AB點間的那一部分勞動力就會失業。

效率工資:效率是工資的增函數,工資UP,效率UP

莫肯定律:產出增長越快,失業率越低

3、菲利普斯曲線

定義:一條關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的經驗關係的曲線

縱軸通貨膨脹率,橫軸失業率,短期而言是往右下傾斜的曲線,長期是垂直線

注意這是適應性的,短期內允許錯誤(或者說市場價格變化滯後於貨幣量),長期會調整政策讓其適應我的預期

短期內通貨膨脹了就是市場上錢多了但是價格未跟着上升,失業率跟着下降,E到A,

長期時市場價格會跟着貨幣增長而上升,市場上的實際貨幣少了故A到F

(實際貨幣需求則是指名義貨幣數量在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之後的實際貨幣購買力)

當通貨膨脹速度保持不變,失業率就能保持不變,要想失業率在自然失業率以下,通貨膨脹需不斷加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