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過程中的可追溯性要求

作者:鄭文強

時間:2019年7月18日

測試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強調可追溯性的重要性。本文和大家聊聊可追溯性的話題。

什麼是可追溯性?我們可以先看看ISTQB術語的定義:根據ISO 19506和GBT 11457定義,可追溯性指的是在兩個或更多工作產品之間建立聯繫的深度。通常我們會將可追溯性分爲垂直可追溯性和水平可追溯性。

垂直可追溯性指的是貫穿開發文檔到組件層次的需求可追溯。以典型的V模型爲例,垂直可追溯性表現爲開發後一個階段的輸出工作產品,需要保證可追溯到前一個階段的工作產品,例如:系統需求需要覆蓋用戶需求、架構設計覆蓋系統需求、詳細設計覆蓋架構設計、代碼覆蓋詳細設計等。從V模型中可以看出,垂直可追溯性可以看成是開發生命週期中前後階段的可追溯性。

水平可追溯性指的是指定測試級別的需求和相應測試文檔之間的可追溯性。以系統測試爲例,測試條件需覆蓋對應的測試依據(例如:系統需求)、測試用例覆蓋測試條件、測試規程覆蓋測試用例,再到發現的缺陷對應相關的測試規程(更多的會體現在測試用例的對應上)。假如對應的測試用例執行通過,就可以說明已經實現了對應的系統需求。假如測試用例發現了缺陷,那麼該缺陷與對應的系統需求直接對應。因此,水平可追溯性可以通過測試級別過程實現,其可追溯性主要表現在V模型左邊與右邊的對應。

測試過程中輸出的工作產品名稱差別很大,在不同組織中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類型和形式。但是不管差異如何,爲了實施有效的測試監督與控制,在測試依據的每個元素和與該元素相關聯的各種測試工作產品質量建議和維護整個測試過程的可追溯性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可追溯性可以支持:

 

1、評估

通過可追溯性提供提供的信息,幫助評估測試覆蓋率、產品質量、過程能力和項目進度等;以系統測試爲例,根據水平可追溯性,以產品風險作爲測試依據,其可追溯性體現爲:基於識別的每條產品風險,得到測試條件,再到測試用例,再構建爲按照風險級別排序的測試規程。然後在測試執行過程中首先運行優先級別高的測試用例,假如沒有發現缺陷,說明對應的產品風險已經消失;而在測試執行中出現了失效,那麼該產品風險已經成爲一個問題,確定之後需要提交缺陷報告已幫助開發人員進行定位和修復問題。通過針對產品風險的水平可追溯性,根據對應測試用例的狀態,可以評估產品風險的覆蓋率。另外,也可以分析被測對象的剩餘風險以評估產品質量、過程能力和測試執行進度。

 

2、支持

通過可追溯性可以幫助審計測試的完整性,判斷測試過程是否符合IT管理標準,特別是幫助進行變更的影響分析。由於確定了垂直可追溯性,在出現變更時,例如需求變更,那麼可以清晰地知道對後續開發工作產品的影響程度,從而對變更可能導致的風險、工作量、項目進度等作出分析與決策。另外,基於水平可追溯性,在需求出現變更時,可以從測試角度分析對測試工作量等因素的影響。


3、理解

通過可追溯性可以幫助利益干係人更好的理解測試進度報告和測試總結報告,同時在爲干係人提供其他信息時,減少測試技術方面的不可理解性。例如:對於客戶而言,你和他們說測試用例的執行通過率是95%,肯定不如需求覆蓋率已經達到95%更好理解。或者說剩餘風險還有5%,也肯定比和客戶說還有5個測試用例沒有執行,更好地幫助客戶做出決策。

爲了更好的收集與分析可追溯性相關的數據,以實施更加高效的測試監督與控制,通常會需要測試管理工具的支持。從組織層面建立自己的測試管理系統來管理工作產品,並提供它們所需的可追溯性信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