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個LabVIEW的視覺項目(三)——LabVIEW視覺開發的流程

採集產品照片-->使用Vision Assistant進行測試(包括各種處理和分析)-->導出VI-->創建LabVIEW項目,設計程序界面和運行邏輯。-->系統實測與再優化

下面咱們分別聊聊這些步驟分別要怎麼做,用什麼工具來做。

※ 採集產品照片,這一步算是視覺開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爲任何視覺項目所依賴的基礎都是圖像,所以圖像的好壞往往決定的一個項目的成敗。決定圖像好壞的因素主要是來自於硬件和硬件的安裝方式。這裏的硬件主要包括:工業相機、鏡頭和光源。(這其中有很多硬件選型的方法和技巧,有機會的話再詳細聊這一塊。)

※ 使用Vision Assistant進行測試,通過這一步可以得到處理的結果,用來判斷項目的可行性和確認用哪些算法能夠解決問題。因此,給客戶做方案的階段用的最多的就是這一步了。

※ 導出VI,這是一個非常偷懶的好辦法,通過上一步的測試確定的方法可以直接通過Vision Assistant這個工具進行導出,最後形成一個VI。(VI是LabVIEW中的程序文件的組織方式,我們的程序就是寫着這裏面,類似於C語言的.c文件或者Java語言的.java文件)

※ 創建LabVIEW項目,設計程序界面和運行邏輯。通過前面三個步驟,我們得到了視覺系統的核心部分——算法部分。但是如果僅僅是隻有這個核心部分的話,是無法讓軟件的使用者使用的,因爲通常的機器視覺類軟件還應該包括一些人機交互的界面,以及與硬件設備的通信等內容。(這個步驟的內容可以包含很多內容,有機會的話單獨拿出來再聊。)

※ 系統實測與再優化,完成前面的四個步驟後,軟件的大體已經完成,但是對於軟件系統的運行情況還是一個未知數,比如:是否存在編程的BUG?視覺測試的穩定性如何?(由於編程前期試驗的條件和樣品的數量的限制,很可能會有意料之外的情況出現。)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實測將這些問題找到並且加以修正和優化,最終交付給客戶一個易於使用且性能可靠的機器視覺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