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集:電子計算機

提到的設備:繼電器 → 真空管 → 晶體管

00:17 20世紀的發展要求更強的計算能力。櫃子大小的計算機發展到房間大小
01:06 哈佛 Mark 1 號,IBM 1944 年做的
02:25 繼電器,繼電器一秒最多 50 次開關
03:24 繼電器出 bug
03:49 1904 年,熱電子管出現,第一個真空管。改進後變成和繼電器的功能一樣
05:34 "巨人1號" 計算機在英國 布萊切利園 首次大規模使用真空管。但編程麻煩,還要配置
06:40 1946 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的 ENIAC 是第一個通用可編程計算機
07:36 1947 年,貝爾實驗室做出了晶體管,晶體管有諸多好處,IBM 很快全面轉向晶體管
09:27 硅谷的典故:很多晶體管和半導體的開發都是這裏做的。而生產半導體最常見的材料是硅
09:41 肖克利半導體 → 仙童半導體 → 英特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