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WDS不同應用模式簡介

1.WDS具有懶人模式(Lazy Mode)、無線橋接(Bridge)、無線中繼(Repeater)3種不同的應用模式。
其中:
一、懶人模式(Lazy Mode):
懶人模式不需要填寫對方的BSSID,本AP的WDS連接作爲被動連接,只需要對方填寫了本AP的BSSID地址即可,效果和橋接模式一樣。

二、橋接(Bridge):又叫“Point to Point”,是用於連接兩個不同的局域網,橋接兩端的無線AP只與另一端的AP溝通,不接受其它無線網絡設備的連接。
1、例如一個公司的兩棟大樓的局域網要通過有線連接到一起存在困難,就可以用無線橋接方式來解決。
2、橋接模式需要填寫對方AP的BSSID,本機AP的SSID則被屏蔽,只是作爲中繼模式的SSID的擴展形式,無線終端設備連接的WIFI SSID是對方AP的 SSID。

三、中繼(Repeater):又叫“LAN”,其目的是擴大無線網絡的覆蓋範圍,通過在一個無線網絡覆蓋範圍的邊緣增加無線AP,達到擴大無線網絡覆蓋範圍的目的。

2.中繼模式和橋接模式最大的區別是:
中繼模式中的AP除了接受其他AP的信號,還會接受其他無線網絡設備的連接。
中繼模式也需要填寫所需要連接AP的BSSID,本機AP作爲核心,其他的AP只是作爲中繼的一個擴展形式。

3.無線路由器提供AP、Client、Router、Bridge、Repeater五種工作模式各自含義:

1、Router,即無線路由模式,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工作方式:
一般家裏寬帶連接,將寬帶貓連接在無線路由的WAN口上,然後做撥號帳號設置,就用這個模式即可。

2、AP,即無線交換機:
和router的區別就是不使用路由功能,一般是多無線臺路由擴展信號覆蓋用的。

比如家裏二層樓,一臺放在一樓做Router,但是無線信號在二樓不穩定,那麼可以在二樓放置第二臺無線路由,路由用網線連接到第一臺上,二樓電腦無線連接到二樓路由的無線網絡上,而非一樓的無線網絡。

3、Bridge,即橋接,和上面AP有點類似,同樣是爲了擴展無線信號的覆蓋面積,

但是如上面例子中兩臺路由之間還需要網線來連接太麻煩
橋接模式下則是第二臺路由無線連接到第一臺路由的無線網絡上,然後發出自己的無線網絡信號供二樓使用。

4、Repeater,即中繼,和橋接有點類似
不同的是上面例子中兩臺無線路由有各自的無線網絡
中繼是將第一臺路由的無線信號中繼和放大,並形成新的無線覆蓋區域,所以只有一個無線網絡。

5、Client,客戶端模式

這個方式基本就是將無線路由作爲無線上網卡來使用,通過無線方式連接到其他路由上,而電腦則使用有線方式連接到本路由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