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關於理工科學生應聘非本專業職位的一些建議

前面看了校友們的BBS上的一些問題,現集中起來回答大家的問題: 
 
1.PwC的申請方式是什麼? 
答:網上申請, www.cn.pwc.com/application  10月15日起可以申請 
 
 
2.Big 4每年收多少人? 
答:去年的headcount情況是 
PwC 150 
KPMG 100 
EY 120 
DTT 80 
 
 
3.整個交大每年進每家的人數有50-60個? 
答:不知道這個小道消息哪裏來的。 
交大去的一點也不多 
復旦和財大的在那裏勢力很盛 
最少的一家****公司整個交大去的幾乎剛剛突破個位數! 
而且在那家公司在的offer酒會上,交大去年還被其他大學的羞辱了一頓---- 
先是復旦的代表上去致謝辭,然後上外,財大一一魚貫而上致辭,就是沒有交大的上去。 
 
人們都竊竊私語:“交大的呢?交大的呢?”... 
 
實際情況是, P**公司還比較喜歡交大的,去年一共收了22個交大的,管院的佔了1/3以上 
 
****公司交大收得最少...還是那句話,復旦基本上可以進50-50個(可能是復旦經管院人 
比較多的緣故吧) 
 
 
4. 技術類專業去是不是意味着放棄自己原先的專業? 
答:不一定。 
大多數技術類專業的進去都是做ABAS(Assurance & Business Advisory Service) TLS (T 
ax & Legal Service) CFR (Corporate Finance Recovery) 基本意味着改行了 
當然你也可以申報GTS (Global Technical Solutions)這個部門是支持部門,負責解決公 
司內部的系統維護問題。 
 
 
5. 四大是不是取消加班費了? 
答: 否。  
最近Big 4對原先的加班政策作出了調整,基本情況如下: 
PwC:ABAS部門每年前120小時加班,TLS每年前40個小時加班 換成等量小時數的休假(OT 
 Leave) 超過120小時部分支付加班費---- 
1)每天8小時以外的加班, 支付150%的工資 
2)週末加班,支付200%的工資 
3)過節加班,支付300%的工資 
 
KPMG:好象是每月前20小時不給加班費...超出了給加班費。 
 
 
6. Big 4出差津貼是如何的? 
答:去年Out-of-town allance: 
PwC  RMB120/night 
KPMG RMB180/night(不過聽說客戶如何請客喫飯,要從中扣錢) 
DTT  RMB120/night 
EY   RMB120/night 
 
 
7. 工作強度如何? 
沒有Consulting和Investment bank強度大,但是要比其他地方強度大 
每年12-4月是peak season,按照offer上的話說,就是as any professional firm, overt 
ime is inevitable. 
其他時候是slack season, 在辦公室裏會比較閒,看看業務書,或者乾脆請annaul leave 
和OT leave. 
 
 
 
*************************** 
 
以下是一篇復旦的Goden寫的面經, 曾經引起BBS的轟動。由於他是化學系畢業的,是非商 
學院的畢業生, 所以可能交大的有一定幫助。經他同意,先將該文轉載如下---- 
 
  
***************************  
 
畢業了,也終於有心情和時間來回憶這走過的路。正巧我有個北大的朋友準備出一本反 
 
映她們對未來道路選擇的書。書中的內容在新浪上做過連載,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在這本書出版之際,我受那位同學之託有情客竄寫了篇文章。現貼如下,作爲我對JOB 
 
版的回報。全文1萬2千字,是在3天內急就出的。請大家諒解出現的錯誤。 
 
引言 
"四大"(Big 4),即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 
pers),  
 
安永(Ernst&Young), 畢馬威(KPMG), 德勤(DTT)。豐厚的薪水與良好的前景,這在近幾年 
不景 
 
氣的就業市場中無疑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而且,四大對專業沒有限制,因此任何專業 
的學生 
都有進四大的可能,關鍵看個體的競爭實力和臨場發揮。但另一個事實是,70%進四大的 
 
學生都來自經院和管院,大部分非經管專業者在第一輪簡歷篩選中就不幸落馬了。作爲 
 
那30%的幸運兒,我很想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面試四大的經驗,使懷有同樣夢想的學弟學 
 
妹們,能夠掌握面試的門道,參悟出其中的奧妙,儘早準備,從而形成一套自己的tool  
 
kit, 輕鬆應對各種面試。 
 
(一) 
 
臺上一分鐘,臺下一年功 
綜合周圍朋友和自己的經驗,一個非經管專業學生要進四大,最好提前一年就做準備( 
 
這已經比古人說的"十年功"減少了90%)。事實上一年的準備期不算長: 
 
1、 反覆問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對什麼東西感興趣以及到底是否喜歡本專業 
大學中不喜歡自己專業的人可以分爲兩種。第一種是被調劑進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第二 
 
種是中學時喜歡該專業但經過大學的學習興趣開始淡薄了。不管是屬於哪種情況,我的 
 
建議都是:放棄專業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我有一個朋友,高中時候獲得四川省化學奧 
 
林匹克競賽一等獎,保送到復旦大學化學系。在旁人眼中,他應該在原有良好的基礎上 
 
好好學習化學,考G考T將來去普林斯頓、伯克利讀化學Ph.D.,但是他從第二年開始對管 
 
理諮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利用晚上輔修管理類課程,堅持每週閱讀5份商業報刊, 
 
畢業時被一家著名諮詢公司錄取,創造了理工專業找工作的奇蹟。 
 
這裏要說明的是,專業沒有好壞之分。舉這位朋友的例子,不是說學化學沒有管理有前 
 
途。只有適合自己的專業纔是最好的專業。就讀於外文系各方面出類拔萃的Joy在談及成 
 
功經驗的時候說:"你說國際金融繫好嗎?但如果我去讀金融,可能就變成平平之輩了。 
 
我還是喜歡學語言。"因此,千萬不要捨棄自己的興趣去追逐一些表面光鮮的時髦玩意, 
 
包括"四大",如果你不能忍受"四大"的作風。 
 
當你在專業學習中覺得非常枯燥、痛苦,這時候你需要認真對待自身的反饋,花點時間 
 
思考將來的路何去何從了。這是一個重要性不亞於高考的時刻。 
 
2、 在大三暑假找一份過硬的實習 
破壞一箇舊世界是容易的,建立一個新世界卻不那麼簡單。拋棄了原有專業(其實不是 
 
完全拋棄看到後面你會明白的),你還剩下什麼?你可能沮喪地發現,自己處在一個非 
 
常尷尬的境地,技術上拼不過同專業的碩士博士,工作經驗上又不如經管學生。因此, 
 
一份過硬的實習將起到非常非常大的作用。這裏指的實習不是隨便去一家企業混上幾個 
 
星期打打雜,而是通過投簡歷、面試、闖關、拿到OFFER然後實實在在地做點事情,充分 
 
感受外企的工作氛圍,熟悉他們的用人原則。有心人還可以留意公司的結構、分工、運 
 
作;觀察公司員工的衣着、談吐、性格,並與儘量多的人交談使自己融入其中。這樣你 
 
的實習收穫自然要比別人大得多,以後在面試中談到這段實習的時候,你就可以侃侃而 
 
談,使面試官非常滿意。 
 
這裏推薦幾家知名企業,從現在開始就積極準備,爲進入這些公司而努力吧! 
 
P&G 寶潔公司去年被全國大學生評爲"最想爲之工作"的公司。一套完整而誘人的培訓計 
 
劃是寶潔最吸引大學生的地方,即使實習生也能享受到非常優厚的待遇和精心設計的培 
 
訓計劃:每週一次的特別培訓,普通員工收入70%的實習工資,免費住宿四星級賓館一個 
 
半月……當然,寶潔的大門不是輕易能打開的,請從它著名的"7個問題"開始準備吧。點 
 
擊 www.pg.com.cn去了解更多。 
 
GE      相比寶潔,GE暑期實習招的人數就大得多了。但是,GE不會到校園來招聘暑期 
 
實習生;這就需要發揚Proactive的精神,主動出擊,把簡歷投到公司,並在必要的時候 
 
打電話聯繫他們,表達自己對公司的熱忱。找工作很像談戀愛,往往是最心誠、最主動 
 
而不是最帥的小夥子得到了心上人。當實力在短期內無法大幅提高的時候,熱情與自信 
 
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請瀏覽www.ge-china.com。 
 
Wicresoft       一家年輕的電腦軟件公司,因爲有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微軟的參與 
 
而格外引人注目。微創每隔幾個月都會貼出招聘實習生的廣告,崗位包括技術類與非技 
 
術類,而且需求人數不少。去年5月成立之初到復旦招聘intern時的聲勢和學生擠破教室 
 
的瘋狂至今令人難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招收的第一批實習生出路都不錯,很多人畢業 
 
時拿到多家"四大"的OFFER。 
www.wicresoft.com 
 
同樣值得關注的公司還有強生(Johnson&Johnson), 斯侖貝謝(Schlumberger), 聯合利華 
 
(Unilever), Intel, IBM, Microsoft。至於像BCG,Mckinsey, ATKearney這樣的老牌諮 
 
詢公司,基本不招非經管專業的學生。這倒不是偏見,而是在當前的大學教育模式下, 
 
一個學基礎學科的學生很難有機會Exposure to Business, 除非他很早就開始主動找實 
 
習、讀商業報紙。我只認識兩個這樣的超前主義者,碰巧都是學化學的:一個從大二起 
 
每週買5份商業報紙和雜誌,不買就感覺少了點什麼心裏空蕩蕩的。大三時去Mckinsey做 
 
過實習,儘管只是做translator不涉及BUSINESS,但是已經足夠使簡歷很出挑了。他畢 
 
業進了LEK諮詢;另一個參加過寶潔公司的3-day Business Training Course,化學與經 
 
濟雙學位,英語口語流利自如得像說母語,分析商業問題結構清晰無比,思路嚴謹卻又 
 
有創造性。畢業的時候BAIN 給了他OFFER。 
 
在這裏舉他們的例子,是要說明三點: 
 
一是英語的重要性。這一點大家並不陌生。學了這麼多年外語有誰不能在English  
Corner跟別人聊上幾句呢。我這裏說的英語過關,是指能夠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是用 
 
地道的英語熟練地表達對某一問題比較成熟的看法,比如讓你在3分鐘內談談美軍部署的 
 
TMD防禦系統對世界的穩定有何影響。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對一談話時的口語能力與在公 
 
衆面前做Presentation時的口語能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臺下聊天一般比較放鬆能夠正常 
 
發揮水平,但在衆目睽睽下你的大腦可能瞬間一片空白,由此帶來的緊張將使你不由自 
 
主地加快語速,而思路卻像掉了鏈子一樣,最後結結巴巴傻瞪眼。即使是久經沙場的人 
 
也會視公衆講演爲畏途。一位參加過"歐來雅校園企劃大賽"並獲獎的選手事後告訴我"在 
 
臺上緊張得呼吸都要停止了","一些要點忘了要講"以及那句一語道破的"我還是喜歡和 
 
別人一對一的交流,那樣很自在,是我喜歡的方式"。 
 
二是交友要廣。圓的半徑越大,與外部接觸的面積也越大。生活圈子亦是如此。打開自 
 
己的交際圈,走出去認識更多的有質量的朋友,是大學中非常重要的一課。有人說MBA的 
 
本質是NETWORK, 這是否能給人一點啓示呢?小布什在Yale法學院讀書的時候認識學校1/ 
 
3的學生,這些人爲他將來在政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儘管他的成績單上都是B和 
 
C;我上面提到的那位每週讀5份商業報紙的朋友,Mckinsey的實習機會是通過朋友介 
 
紹的。美國有本暢銷書叫作"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的",在談到經濟蕭條時怎麼找工作 
 
時,說永遠不必爲此發愁,只要你認識足夠多的人。當公司內部調整出現職位空缺的時 
 
候他們就會找到你,而招聘會上的信息永遠是慢一拍的。朋友還會在你消沉困難的時候 
 
扶你一把。去年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在申請美國MASTER的時候正處在人生的低潮,幾欲放 
 
棄。後來她打國際長途給我訴苦,說如何不適應美國的生活、如何不想申請學校乾脆回 
 
來找工作得了。我很瞭解她,知道她更好的前途是去美國讀書而不是在國內工作。聊了 
 
一個多小時她心情慢慢好轉,過了幾天鼓起勇氣開始寫申請的ESSAY。我們保持電話聯繫 
 
1個多月,最後她去了Stanford,現在就沐浴在California Sunshine中。從這個例子中 
 
看出真正的朋友能在關鍵的時候幫你一把,而友情的花朵是靠平時細心灌溉與呵護的。 
 
 
三是要始終保持自信。如果沒有自信,便不能百分百地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像K歌的時候 
 
,老是擔心自己會唱走調的人真的會跑調,放開嗓子的人反而可能唱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許多非經管專業的人(戲稱少數民族,因申請人數少),抱怨四大偏愛經院管院的學 
 
生(下稱漢族,因其人數衆多)。在我看來,情況恰恰相反。"少數民族"在面試的時候 
 
經常收到優待,比如不會被問及一些棘手的專業問題,比如"如何劃分資本支出與收益支 
 
出"和冷不丁的名詞解釋"異地託收承付結算"。問到的最常見的問題是"你是學生物的, 
 
爲什麼到會計師事務所來應聘?",而且面試官通常對此很好奇。如果回答的好,很容易 
 
使你stand out from the applicant pool。 KPMG的一位Partner曾經對一位前來應聘的 
 
數學系學生十分賞識,當場給了她OFFER;另一位學習基礎學科的應聘者只用了一輪就拿 
 
到了DTT的OFFER(常規需要兩輪面試),因爲該學生在debate中表現出的機智、邏輯以 
 
及合作精神深深地打動了面試官,並破格提前發OFFER。從這些例子看出,理工科學生一 
 
般條理清楚,邏輯清晰,腳踏實地,而且沒有經管院學生的浮躁,這些恰恰是四大所看 
 
中的地方。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因爲自己是"少數民族"而自卑,充分利用自己背景的Uni 
 
que,你就會勝利。要知道,少數民族總是受到優待的 :-) 
 
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 臺上一分鐘,臺下一年功。你需要多給自己創造面試機 
 
會,很少有人在開始的幾次面試中就取得成功,隨着面試次數越來越多,你的表現也會 
 
相應改善,但是像"四大"這樣的著名外企是第一批到學校開始招聘的。如果以這些公司 
 
作爲練習對象代價未免太大了。在11月這些外企進駐校園之前,你的面試經歷越豐富, 
 
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 
 
我的第一次面試是大三寒假中應聘一家網絡公司。地點在一家非常小資的咖啡店,但是E 
 
lline(面試官)咄咄逼人的眼光讓我大腦漸漸空白。我說的越來越結巴,思路跟不上語 
 
速,最後不得已說了聲SORRY停下來整理思路。回去後閉門思過總結教訓,一個多月後在 
 
寶潔的管理培訓課程面試中東山再起。如果沒有失敗的"第一次",我估計後來去不了寶 
 
潔實習,現在大概還在研究程剛等人編寫的《外企高薪面試指導》,努力實踐着上面的 
 
金玉良言。 
 
3、 閱讀商業報刊,培養商業意識 
推薦閱讀的中文報紙有《21世紀經濟報道》和《經濟觀察報》。強烈建議經常登陸閱讀" 
 
商業週刊"(www.businessweek.com)和"紐約客"(www.nytimes.com)。這兩個網站英 
 
語地道純正,長期閱讀能豐富自己對Business Issue的英語表達。在面試中讓你就某個 
 
商業問題發表評論時,你就能厚積薄發、信手拈來、侃侃而談了。我在面試四大的時候 
 
遇到的TOPIC是"Integ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for an account",好在 
 
平時有積累最後說的還不錯。至於中文網站,推薦萬科論壇,文章質量較高。 
 
  
 
  
 
(二) 
 
  
 
鐵打的問題流水的兵 
 
任何面試都有一定模式可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讓我們來熱一下身,熟悉常見 
 
的面試問題。 
 
1、 自我介紹 
常見的提問有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briefly或者Describe yourself in three  
 
words。明智的回答是將對話向自己準備好、擅長的方面引導,然後用小故事去支撐論點 
 
。在面試中例子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多準備一些是不會有錯的。萬一出現冷場,這些有 
 
趣而充滿個人印記的逸事將是break the ice的最好方法。 
 
2、 爲什麼來我們公司應聘 
優厚的報酬顯然是四大以及其他外企吸引大學生的地方,但千萬別讓大把的人民幣迷住 
 
了你的雙眼。說點其他吧,比如良好的工作環境,完整的培訓計劃,充滿挑戰的任務, 
 
接觸到不同行業的機會,較高的職業起點等等。一位Unilever的管理培訓生認爲,他工作 
 
最看重的是Sense of Achievements,而Salary排在Working Environment, Career  
Path Promis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之後列在第四。 
 
3、 如何展現你的Teamwork,Leadership 
在四大,出去做Project都是Team-based的,因此Teamwork是特別強調的。最好的辦法就 
 
是讓面試官感覺到與你共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今天的面試官明天極有可能就是你的上 
 
司。你要表現出你是一個easy-approaching的人,具有良好的Communication Skills和P 
 
ositive Listening的本領。 
 
有的外企如GE(通用電氣),DTT(德勤)和PwC(普華永道),爲了進一步考察申請者在 
 
 
團隊中的實際表現,採用小組面試的模式。小組面試有幾個原則必須牢記: 
 
首先要記住的是不要過於張揚,把小組討論變成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表演。這樣即使你 
 
的口語再出色、解決方案再精彩,你也永遠沒有勝出的可能。沒有人喜歡與搶風頭的人 
 
合作。 
 
其次需要考慮的是,在臨時的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如果你對自己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 
 
並且有過領導經驗,這時候你就應該勇敢地站出來擔負起組織協調的職責。普華永道的 
 
一位面試官曾說過,小組討論中最糟糕的情況是沒有一個人做Leader。曼聯隊前球星鮑 
 
比?查爾頓在一次重大比賽前看到自己的隊友有些緊張,就鼓勵他們:"把球傳給我,就 
 
不會有事情"。後來有人說是鮑比一個人贏得了那場比賽。一個真正的Leader應該勇敢地 
 
承擔責任,善於激勵隊友。必須承認,小組討論中出色的Leader更容易衝出重圍脫穎而 
 
出。 
 
Leader只有一個,那麼其他人如何stand out呢?這裏有一個百試不爽的技巧供參考:擔 
 
任Time Facilitator。小組討論時間限制緊,而隊友又是競爭者。每個人都試圖證明自 
 
己的看法的英明,希望別人採納自己的意見。如果不加以協調,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爭論 
 
許久但拿不出一致的意見,甚至出現內訌。因此在討論開始前,就應該立下規矩。比如6 
 
個人參加20分鐘的小組討論,首先個人思考3分鐘,然後每個人發言2分鐘, 剩下的5分鐘 
 
內討論形成共識,最後選取一人代表小組發言。需要注意的是個人發言的2分鐘內不允許 
 
有任何人打斷,而行使這一監督職責,提醒時間限制,起協調作用的就是Time  
Facilitator。他的存在保證了組員發言的公平性,有效地防止了"搶風頭"現象,從而積 
 
極地提高了整個團隊運轉的效率,因此Time Facilitator是最能顯示領導才能的角色。 
 
 
在小組討論中,聰明的組員往往記下別人發言時的觀點和例子,以便自己發言時用作支 
 
持或反駁,這麼做也很好地體現了你是一個"良好的傾聽者"。我在參加GE面試的小組討 
 
論中曾用過這個方法。當時我那組有12人,有2個很愛插嘴,還有幾個沉默不語。我當了 
 
facilitator後保證了每個組員的發言不被剝奪,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最後我們竟 
 
提前8分鐘達成共識。那位愛插嘴的組員大概嫌剛纔話沒說夠,主動要求代表我們上去發 
 
言,但不幸的是他說的一團糟。這個真實的例子值得反覆回味。最後的結果也很能說明 
 
問題,那位插嘴的朋友落馬,而我和另外兩個懂規矩的朋友順利過關。 
 
4、 你大學裏面做過哪些事情 
僱主期望聽到的回答是你做的事情展現了良好的Leadership和Teamwork。因此所說最好 
 
能體現這兩點。參加暑期社會實踐、辦一份報紙、領導一個社團、舉辦全校範圍的鋼琴 
 
比賽都是很理想而且能引起面試官興趣的話題。另外要記住的是,活動的規模性質不重 
 
要,比如到底是全校範圍還是院系內部的活動無關緊要。真正關鍵的是:你是如何組織 
 
活動的,你是如何激發隊友參與的熱情的,你遇到過什麼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結果 
 
怎樣?學到了哪些東西。這些纔是面試官期望從你這裏得到的。 
 
千萬別反覆強調自己是星際高手,"我喜歡上網和同學通宵抄星際"。這樣的回答使人懷 
 
疑,你的大學是否一直沉湎於遊戲而不務正業,並很容易聯想到你將來是否會用心於工 
 
作。 
 
5、 大學中遇到過什麼困難嗎 
在這個問題上,你需要坦誠。遇到困難不是丟人的事情,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碰到。面 
 
試官想借此瞭解你將如何面對工作中的挑戰。不妨說出你曾經的心痛,最好再談談你是 
 
如何克服它的。 
 
6、 你的弱點是什麼 
如今的面試官經常單刀直入地要你揭開自己的疤痕,很痛苦。怎麼辦?與上面的問題不 
 
同的是,你千萬不能談一些Rpwt(人品問題)上的缺陷,比如不誠實,懶惰。你談的話 
 
題應該是些無關緊要的弱點,甚至某些情況下還是優點。一個用爛的弱點是"我太熱情了 
 
,以致有時過猶不及"。你需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想一些獨特的"弱點"。 
 
7、 告訴我們你一個Set a demanding goal and how you achieved it的例子 
這是寶潔7個經典問題之一。在其他外企面試中也常被問到。它考察的是個人有沒有Self 
 
-Motivated的精神,這是在外企工作的必備素質之一。你可以談談自己如何戰勝學業上 
 
的負擔,也可以將自己置身於團隊中,說說自己是如何設立目標激發他人取得成功的。 
 
 
8、 告訴我們一個能體現你Creative的例子 
四大或許不強調這一點,但在面試Unilever, P&G以及J&J之類的消費品公司以及IBM,IN 
 
TEL等高科技公司時,這個問題還是經常遇到的。對於Unilever之類的消費品公司,因其 
 
面對複雜多變的是市場所以特別強調Creative,所以該問題幾乎是必問的。你可以談一 
 
談大學時代組織活動中是如何突破常規,然後Exceed the Expectations的。對於IBM等 
 
軟件公司,不妨談一談專業學習中獨闢蹊徑,曲徑通幽的思考過程。 
 
9、 你的職業規劃 
Describe your career objective and what you've done to achieve it。這是摘自安 
 
永Ernst&Young申請表格上的問題。一般而言,你的Career Path應該和公司對員工的期 
 
望一致。流動性低的公司對員工的忠誠度期望較高,你應該表現出自己願意長期發展的 
 
決心;流動性高的公司比如"四大",如果你說自己想從Associate做起經過10年做到Part 
 
ner,估計面試你的Manager要倒吸一口冷氣了。估計他心裏會想,這個小朋友野心不小 
 
要跟我搶飯碗,我得考慮一下……一位在安永做過5年的員工這樣跟我說,談到將來打算 
 
最好說的實在一點,可信一些。不妨稱讚四大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地方,非常鍛鍊人。甚 
 
至可以談談四大後出國讀書的打算。這段話值得慢慢體味。 
 
關於回答問題有一個技巧:結構化你的答案。也就是說按照一、二、三的順序給出你的 
 
回答。這個看似簡單的原則卻能幫你理清思路,特別是在一團亂麻線索衆多的情況下, 
 
試着以這種方式回答問題至少能讓你不被自己攪糊塗。 
 
  
 
(三) 四大面試實錄 
 
絮叨了那麼多,面試前的準備做了那麼多,就是爲了最後面試時的出色發揮。跟我一起 
 
與面試官來一次親密接觸,切身體驗四大面試的感覺! 
 
第一輪  Round I 
簡歷篩選。 
每年投四大的人太多了,粗略估計去年四大中任何一家收到來自復旦的簡歷超過1000份 
 
。篩選簡歷的方法是讀取關鍵字判斷申請者是否有符合要求。一般說來,在著名外企實 
 
習的經歷就很搶眼,過這一關就比較有把握。因此我在前面反覆強調:大三暑假的實習 
 
太重要了,特別對想轉專業投身"四大"的朋友,實習公司的知名度越高越好。我身邊這 
 
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一位學工科的朋友暑假在GE實習今年進了四大;另一個學計算機的 
 
朋友做過微創實習,進了DTT CLUB(德勤俱樂部),最後拿到兩家"四大"的OFFER。 
 
注意:千萬不要照搬WORD自帶的簡歷模板;簡歷的TITLE直接用自己的名字,聯繫方式寫 
 
在下面,千萬別用"簡歷"兩個字作爲標題;簡歷的結構可分爲Education, Highlight(如 
 
果你有特別閃光的經歷,比如大學期間作爲學校交流學生赴美,或者曾經在FORTUNE美國 
 
本部實習過等),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Honors & Awards 等。 
 
特別提醒:電話號碼最好寫手機號碼。在找工作的幾個月內,最好保持24小時開機,以 
 
免錯過任何機會。有一位同學在填寫斯侖貝謝(Schlumberger)申請表時留下的聯繫方式 
 
是寢室電話,公司來電找他的時候碰巧寢室的人都不在,結果白白錯過了面試的機會。 
 
這個教訓值得吸取。 
 
第二輪  Round II 
筆試。 
通常考察的是英語和邏輯數學兩塊。英語考試的難度相當於TOEFL,單詞要求還高一些。 
 
大學期間考過TOEFL和GRE以及專業是英語的朋友有一些優勢。但面試的時候可能會比較 
 
詭異,包括幾乎按實力說話的英語考試。我認識的一個英語專業學生,"新生杯"英語演 
 
講比賽第一名,曾作爲系裏的代表赴美學習一年,竟然沒有通過"四大"的英語筆試。不 
 
論在面試的那個階段,都要抱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態度,在一開始就做好發生各 
 
種意外的心理準備。唯此,才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 
 
數學部分很簡單:圖表題,簡單的加減乘除題。初中數學難度不必準備;邏輯部分比較 
 
麻煩,一是時間緊張,24分鐘做48道題,很多隻能瞎蒙;二是不太習慣美國人的思維模 
 
式。題型很像GRE和GMAT中的邏輯題。儘管我考過GRE,但仍然做的不理想。有趣的是, 
 
在KPMG筆試後的一個星期,我去Unilever 筆試時,發現邏輯部分竟然一模一樣,害的我 
 
白緊張一回。 
 
第三輪  Round III 
一對一面試。 
在通過了前面兩輪後,我終於有機會和四大直接對話了。 
面試安排在中午11:45,我只稍稍吃了些東西。面試官是一位30歲左右的女士,面帶微 
 
笑。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實質性內容登場了: 
 
面試官(下稱"面"):你是從哪裏知道我們這家會計師事務所的? 
我:(天下誰人不識君?不過我還是說的很懇切)去年有一個師姐也進了你們事務所, 
 
後來給我們年級做過一個找工作的講座,blabla…… 
 
面:你怎麼想到來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我:首先,我將來的Objective是Financial方面,四大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其次, 
 
我是一個認真仔細,責任心很強的人(四大需要這樣性格的員工。面試前要對公司員工 
 
的性格有大致瞭解),然後各舉一例說明上述兩個論點;最後,我本人很nice, 很好相 
 
處,teamwork也很出色,再舉了一個例子說明之。 
面:你學過會計方面的知識嗎? 
我:(坦白講什麼都沒學過,這回要"空手套白狼"了。好戲上演)我沒有接觸過多少會 
 
計知識,不過這不妨礙我將來在四大成爲一名優秀的員工。第一,知識誠可貴,能力價 
 
更高。我具有良好的Fast Learning Ability,而且我十分樂意學習新的知識。如果我拿 
 
到四大OFFER,我將全力學習相關知識。第二,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使我培養了清晰的 
 
思考問題流程,比如實驗報告:第一部分總是"實驗目的",接着依次是"實驗原理","實 
 
驗步驟", "數據處理"和"問題討論"。其實這種Thinking Mode適用於任何工作,包括審 
 
計。這是我從專業學習中收穫最大的部分。第三,大學四年我做過的實驗超過100次,每 
 
次做完實驗都得處理實驗數據。我發現通過數據的處理來得出結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因爲看似枯燥的數據背後竟然隱藏着那麼深奧的結果!在審計中不也同樣如此嗎?對帳 
 
固然辛苦乏味但意義卻重大。我喜歡這樣的工作。 
 
說完這段話,面試官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氣氛漸漸輕鬆。 
 
面:你大學裏做過些什麼事情? 
我:(主要談了做小班班長的時候開展的活動,比如放風箏。事情很小關鍵要提煉,要 
 
上升到一定高度或者有趣讓面試官哈哈一笑)。剛纔的話題比較嚴肅,所以我講了一個 
 
輕鬆卻不乏回味的小故事:我在做小班班長的時候組織去公園放風箏。開始去的人不多 
 
只好挨個動員。課上,我輕聲地問坐在附近的L去不去,他說下午要開會去不了。我也沒 
 
有多想就轉向了其他人。過了一會突然想起今天是L的生日,買禮物是來不及了,於是從 
 
筆記本中撕出一張紙簡單地寫了幾句,趁L下課離開座位的時候夾到了他的課本中……又 
 
過了一節課,下課時L跟我說明天他去放風箏,會可能取消了……我驚喜……放完風箏的 
 
那天晚上,樓道里遇到L,他要我寫篇新聞,他有個在校報做編輯的朋友急缺稿件,許諾 
 
我的文章可以上頭版…… 
 
面:你大學裏面遇到過什麼痛苦的事情嗎? 
我:(當然有,比如失戀。但是面試官沒興趣聽你傾訴痛苦,所以選擇比較職業的話題 
 
)總的來說我的大學是比較順利的,但在大二,大三的時候我曾經彷徨過一陣:究竟將 
 
來的路往哪裏走。我以前的目標是當一個科學家,高中的時候拿過市裏競賽獎勵。到了 
 
大學後卻發現自己在科研上沒有一點感覺,不Creative;而且做實驗對我甚至都是一種 
 
折磨(這裏我就把自己對專業鬱悶的情緒盡情釋放)。但是我GRE和TOEFL成績都很好, 
 
難道就這麼白白放棄出國申請嗎?我周圍的人都在考G考T進實驗室發文章,難道我就這 
 
麼半途而廢?與此同時,我漸漸地對經管有了興趣。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幸運地得到了 
 
寶潔培訓和實習的機會。視野的打開,閱歷的增長使我明白了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我漸 
 
漸地說服了自己現在出國讀Ph.D不是最合適,我應該將自己的能量儲存起來,經過幾年 
 
工作的磨練出去讀MBA。這纔是我人生應該進入的軌道。我相信進入四大後我能進入事業 
 
的快車道,全面快速地成長。 
 
講到這裏我都比較動情了,似乎已經忘卻了自己在面試,我已經徹底地放開了。這個問 
 
題本來不好回答,但我將話題引到職業規劃方面,並自然地引出四大是我理想的選擇。 
 
直到現在我都驚訝自己當時的機智。 
 
面:你喜歡體育運動嗎…… 
我:(輕鬆的話題,但是最好也能引出點什麼東東)。我喜歡打網球,足球,籃球。這 
 
樣的回答顯然太單薄,於是繼續:"上個學期我們班奪得班級聯賽冠軍,而大一時我們班 
 
排名倒數第一。爲什麼進步那麼快?我踢的是前鋒,以前自恃技術比別人好,總喜歡拿 
 
球一個人衝,不肯傳球給隊友。那時我總是想,你控球沒我強,還不如我自己帶球。這 
 
學期開始,我主動從鋒線回撤爲隊友做球,掩護,經常能打出一些精妙的配合。那個賽 
 
季我們拿了冠軍,有個我認爲技術很"粗糙"的隊友進了兩個球,現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 
 
,可能是互相信任的目光使每個人都充分發揮了潛能吧。 
 
體育運動的確是一項團隊活動。球場上的作風常常與工作學習中的態度是一致的。談談 
 
你在體育活動中的角色、感受,面試官會很有感觸的。 
 
到這裏,我感覺自己應該能過這一輪了。 
 
面:作爲理科學生,你對商業感興趣嗎? 
我:(當時我條件反射般想到了那位每週買5份商業報刊的朋友,我沒他那麼Crazy,我 
 
最多買兩份)每個星期我都買"21世紀經濟報道",有時候還看"經濟觀察報"。(馬上被 
 
打斷) 
 
面:最喜歡哪個版面? 
我:管理版 
 
面試官又露出了微笑,看來她和我有着同樣的興趣。今天運氣真的不錯! 
 
到這裏,面試差不多結束了。我問了些無關痛癢的問題,與面試官話別,然後就離開了 
 
。走出寫字樓,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繃緊的大腦慢慢鬆弛下來。此時我才意識到自己沒 
 
喫午飯,肚子也開始叫了。走,好好放鬆一下去! 
 
  
 
(四) 第四輪  Round IV     
Assessment Center 
 
我的預期沒有錯,5天后我接到了通知我參加下一輪面試的電話。我平靜得出奇,一點不 
 
興奮。面試安排在下午1:30。我提前半小時趕到,結果還有三、四十個人比我早到。男 
 
生西裝領帶,女生套裝連衣裙,個個氣度不凡。大家小心、客氣、微笑地交談着。我找 
 
了個空位坐下,然後和周圍的一圈人聊了起來,話題遠到英超意甲、巴以對峙和美國的 
 
導彈防禦系統(沒想到後面竟然有這個TOPIC),近的扯到第一輪面試的經過、趣聞以及 
 
各種小道面經。二十分鐘的隨意聊天大大緩解了緊張的氣氛,好象這裏組織的是一場同 
 
學聚會而不是殘酷的面試。 
 
1:30面試準點開始。每組10人,組內劃分成兩部分,面對而坐,頗有談判的架勢。坐在 
 
我對面的是我校法律系一女生Y,因我隔壁寢室住有兩個法律系的朋友因此對她的大名早 
 
有耳聞,不僅成績優秀而且是學生幹部口才出衆。我預感到,今天的面試不會輕鬆。 
 
第一部分是英語Debate。話題由抽籤決定,面對面坐的觀點對立,每人3分鐘發言,3分 
 
鍾自由辯論。我的論題是 "Integ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for an  
accountant"。 反方Y的題目是 "Doing things right on ti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for an accountant"。 
 
我們是第三對辯論的。前兩對辯論的時候,一方面我搜腸掛肚尋找素材、串聯論點和例 
 
子,同時在觀察其他人演講時候的長處與不足。我發現幾乎所有發言的人都有一個缺陷 
 
:在黑板上寫的文字太多,這樣書寫便佔用了太多的時間,一來造成發言思路的中斷, 
 
二來自己製造冷場,三來時間可能不夠。 
 
我採取瞭如下策略:多畫圖表,少寫文字;多舉例子,少說理論。輪到我了,深吸了口 
 
氣,穩定一下情緒,然後自信地走了上去,拿起信號筆在黑板上寫下2000年和2001年FOR 
 
TUNE 500強的前5名,然後畫出ENRON的名字,問大家:"Why this name disappear  
from the list forever?"。我指出這是因爲"Accounting Fraud"造成的,Integrity是 
 
根本,所有的市場規則都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沒有它,所有的一切都要Collapse。接 
 
着,我畫了個金字塔象徵企業,在其底部塗上深色並註名 "integrity"。此時注意到下 
 
面的反應比較熱烈,就稍稍停頓一會,趁機整理一下語言。我接着談到了美國目前經濟 
 
的gloomy,largely due to corporate finance scandal,指出在business arena中, 
 
沒有integrity經濟的繁榮就會象bubble 一樣burst out。發言的時間恰好3分鐘。Perfe 
 
ct! 
 
反方Y的發揮也很出色,她從Professional的角度出發,強調按時坐好本職工作是基本要 
 
求,語詞懇切,連我覺得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拉了過去。在自由辯論中,她說了兩段受時 
 
間限制我只說了一段,她稍占上風。 
 
Debate結束後休息15分鐘。但是氣氛並沒有緩和多少,因爲面試官仍然坐在位置上看我 
 
們聊天!我們就象戴着鐐銬在跳舞,小心地聊着各種話題。我想到了剛纔辯論的題目, 
 
何不讓面試官發表高見呢?我逮了個空,請教面試官的看法,他blablabla地說了一堆, 
 
到了興頭上,他又提起自己最近經常光顧我們學校BBS的Job版,看我們的面經是怎樣寫 
 
的。原來面試官也搞反偵察…… 
 
下一部分相對輕鬆不少。5個人一組完成一項任務:設計、製作並推出最經濟的邀請信。 
 
我們5人分工明確,2人設計圖案背景,1人負責語言文字,1人計算製作一張邀請信的時 
 
間,1人總體協調宏觀控制。在計算成本中,我抓住大頭,忽略小錢。當其他組將預算細 
 
化到0.1元時,我們早就提交答卷了。該省的計算就該大膽地省略,抓住80/20法則中的8 
 
0%才能不被瑣事淹沒。 
 
我們組有個女生,總喜歡搶着發言,事事爭先,最後她又搶着當我們組的代表。面試官 
 
問她對這個遊戲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結果她竟然說,這個遊戲太浪費紙了。天哪, 
 
我們一共只用了10多張白紙,況且外企的耗紙量是很大的。PwC更是有Paper Wasting  
Company之稱,那個可憐的女生不知中了什麼邪,反覆地說"太浪費紙了,太浪費了",全 
 
然沒有注意到面試官驚異的表情和其他人的竊竊私語。 
 
面試結束後我們每個人得到標有公司名字的禮品筆一份。回到寢室,室友問我要這支筆 
 
,我笑稱,如果拿到OFFER,一定送給你,不然我就留作紀念了…… 
 
  
 
(五) 最後一輪        Final Round  
見Partner 
 
面試的過關斬將頗有點類似孩提時代玩的電子遊戲"魂鬥羅",不過遊戲可以重來,而面 
 
試卻是一張"One-way Ticket"。爲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在接到"Invite to Final  
Interview"的Email後,我連續給多位前輩打電話,讓他們替我出謀劃策。一向把面試當 
 
遊戲,我這回竟有些緊張,甚至擔心在最後壯烈出局。在煩躁不安中我來到Chinaren的 
 
校友錄看到一條消息:我的初中同學H病危!還留了一個召集人的手機號碼。H是跟我一 
 
起踢球下 "四國" 長大的"擦屁股兄弟",這怎麼可能呢?開始只當是同學間的惡作劇, 
 
晚上在MSN上碰到那個召集人沒想到竟然所言爲真!而且據說H已經昏迷多日即使救活只 
 
能是植物人,永遠也醒不來了。也就是說他竟然見不了兄弟最後一面了?!當我從醫院 
 
探望回來,禁不住懷疑自己爲什麼要把面試看得那麼重要。 
 
面試我的是一個香港老闆,頭髮花白、英語流利、發音標準、目光犀利。我一進去的時 
 
候就看到自己成績單上所有的C都被圈了出來,不過我已經習慣了挑剔,有時候面試官就 
 
是考驗你在被刁難的情況下如何反應,因爲以後出去做項目會碰到很tough的客戶,對你 
 
百般挑剔,你也得忍着。意氣用事雖逞一時之快但喫虧的還是自己。 
 
我還被問到自己的弱點是什麼。我坦言自己的興趣比較多,有時不夠專一,但我同時表 
 
示,進了四大後肯定以工作爲重;同時提高效率爭取爲自己的興趣留一點時間。 
 
輪到我提問時,我請教了他在四大成功的祕訣。他只說了兩個單詞:Work hard。平平淡 
 
淡纔是真。真水無香。 
 
最後一輪面試就這麼平靜地結束了。面試官起立送我到門口,握手告別,我再次表達了 
 
想爲公司效力的願望。他說:"No Problem"。當時只把他當作一句客套話,沒想到當天 
 
晚上回到學校打開Email-box,看到New(1),突然有種說不出的心動,隨後就看到了  
"Offer Letter"…… 
 
結語 
 
在找工作時,我一直記着一位"麪霸"師姐的話:"最重要的是真誠,熱愛與自信"。實力 
 
已經退而其次,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了,否則怎麼解釋爲什麼牛人不能總是取勝,而 
 
後生之輩卻屢有驚人之作?我的一個朋友,爲了得到一份想要的實習,竟然在面試前一 
 
天乘兩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去公司實地考察,後來他成功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找工 
 
作與追女孩很相象,真心實意地瞭解她、愛她,才能打動她、得到她。畢竟一顆真心是 
 
最感人的。 
 
我一個在遠卓諮詢做顧問的朋友經常對我說:"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四大固然是良好 
 
的事業起點,但僅此而已。四年前考進重點大學的很多人現在都找不到工作,當時他們 
 
的狂喜和之後的自我放鬆還歷歷在目;而當時沒有進理想大學的後來發奮讀書,有的出 
 
國讀書現在過的很是讓人眼紅。很多事情都是辨證的,得到了,必有所失;失去了,也 
 
必有所得。所以世間有什麼可值得大喜大悲的呢,特別是當我想起了永遠躺在病牀上醒 
 
不了的H。他已經被剝奪了生活的權利,而我們不管活的怎樣糟糕,至少還在呼吸,至少 
 
還享受着世間的種種美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或許是本文最重要的一段了。 
 
如果你現在大三或者更小,請你以四大爲座標,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質,提前做好 
 
迎接挑戰的準備,加油! 
如果你現在大四,錯過了四大,請不要傷心痛苦和絕望,So what? 世界上還有比四大, 
 
甚至比工作更重要的東西(特別對女孩子而言)。多關心你的父母,身邊的朋友和你的 
 
愛人吧,他們纔是你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