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年增長62.9%!這個軟件行業爲什麼會火?


導讀: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也就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已成爲近兩年在信息技術領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本文將從業務驅動、技術門檻、宏觀環境和商業模式這四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作者:王言

來源:華章書院作者開講(ID:hzshuyuan)

全球著名的調研機構Gartner在2020年5月剛剛發佈了最新的研究報告《Market Share Analysis: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Worldwide, 2019》,其中分析總結了2019年全球RPA軟件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預測。

2019年,全球RPA軟件市場同比增長了62.9%,達到14億美金,而且這個行業中幾乎所有的RPA軟件廠商都以2位數或3位數的速度在快速成長。Gartner同時預測,到2023年時,全球90%的大企業組織都將會部署RPA軟件,這比2019年的數字增長了近55%。

雖然中國在全球RPA市場的佔比份額仍然還小,但從2019年開始,國內市場上也湧現出了大量自有品牌的RPA軟件產品,加劇了整個市場的競爭態勢,從原來1-2家廠商“獨大”的局面發展到十幾家廠商的“混戰”局面。

從全球來看,RPA行業也同樣面臨着大洗牌的局面,以那些軟件行業巨頭進入這個市場爲例,在2019年SAP收購了Contextor,微軟既發佈了自有的Power Automation平臺,又收購了Softomotive。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也都大舉融資,力爭快速贏得客戶,佔領市場高地。

爲什麼如此多的廠商會爭先恐後的進入這個市場,爲什麼大家會都看好RPA市場的未來發展呢?接下來,我將從業務驅動、技術門檻、宏觀環境和商業模式這四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01 業務驅動

業務驅動的最主要原因就是RPA的適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各行各業都能找到應用RPA的可能性。由於RPA技術適合所有那些規則明確、重複執行、人工耗時耗力的業務流程的自動化處理,所以與那些專業業務解決方案的應用系統並不相同,如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

按照RPA的適用性,首當其衝的是財務、人力資源和供應鏈管理領域,然後就是客戶服務、採購、IT測試和運維領域,以及在合規審計、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會爲企業帶來可觀的業務價值。

另外,RPA技術的應用範圍也不受行業類型的影響,特別是在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等這種白領勞動力密集且人力成本較高的金融行業,以及具有人力規模效應的電信業、製造業、零售業、交通運輸、公共服務、政府、軍工等,RPA都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因此,市場上的各類RPA廠商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業務領域和行業,將某些典型的自動化流程場景作爲切入點,採用先試點後推廣的方式,逐步擴大自己的RPA產品佔有量。

雖然整個市場的RPA供應商非常多,但是細化到每個細分行業和領域時,目前仍然還是一片藍海。這就讓很多新進入的廠商得以生存,在尚沒有某家廠商一統天下之時,這種百家爭鳴的情況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同樣,也只有當全市場的這塊蛋糕足夠大時,纔會吸引到更多的玩家進場。

02 技術壁壘

RPA作爲一種新興的技術類別,採用非侵入、非服務接口、非數據傳輸的方式就可以實現跨系統跨應用的流程集成,也逐步得到了廣大技術人員的接受和認可,從事這方面研究和學習的技術人員也逐步增多。

在每個技術的細分領域,技術壁壘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國外頭部廠商已經積累了近十年的研發投入,從產品功能豐富程度,穩定性上來講,短期內,對國內那些新進入該領域的廠商來說,必然還有個追趕和模仿的過程。

但伴隨着RPA開源產品的出現,並依靠強大的Python語言庫,再結合一些傳統的系統集成技術,快速定製出一個簡單的RPA產品已經不再變得困難。

當技術門檻變矮,技術資源變多時,廠商投入RPA產品的研發成本會降低,在市場收益穩定的情況,也就意味着廠商會有更多的利潤空間。在今天普遍IT軟件和服務行業收益逐步走低的情況下,RPA不失爲一種新的高收益的技術品類,因此也吸引了很多傳統IT領域的軟件服務商和系統集成商進入到這個領域中。

經常我們將RPA比做人工智能領域這棵大樹上最低垂的果實,是唾手可得且能立即見效的一種技術類型。

並且當RPA技術與其他人工智能技術,如智能文字識別ICR、自然語言處理NLP、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相結合以後,所適用的場景還會成倍增加,爲最終用戶帶來更大的業務價值,反過來就會帶動RPA整個技術生態環境產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更多的收入預期。

03 宏觀環境

隨着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企業競爭導致各行業利潤空間的不斷下滑,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中的人力成本優勢也正在逐步消退。同時,企業管理者今天需要面對大量90後或00後的年輕員工,他們對待工作的價值觀和心態上和上一代員工相比,已然大不相同。

另外,由於2020年新冠疫情的原因,企業裏也不得不採取遠程辦公、輪崗輪休、被動裁員等一系列的措施來保障正常的生產運營。如何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改善員工工作環境早已經變成擺在經營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與傳統IT技術相比,RPA在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員工工作強大,改善工作環境等方面,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並且由於RPA項目具有實施規模可控,實施效果可見,價值收益可衡量的諸多優點。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驗證或嘗試使用RPA這項新技術。

所以即便在2020年企業大幅削減IT預算的情況下,對比與其他IT行業和領域來說,RPA領域仍然是一種逆勢上漲的趨勢。

即使在資本寒冬的今天,從春節後國內幾家RPA廠商近期的融資活動,例如來也科技42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和上海雲擴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也可以看出,資本市場仍舊看好該領域的發展潛力。

04 商業模式

目前RPA行業中的軟件銷售模式大都採用訂閱方式,也就是類似於SaaS軟件的收費方式,雖然單位機器人的軟件價格並不高,但企業每年都需要向RPA軟件廠商付出同樣的訂閱費用,累積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IT投資。

對比傳統的軟件費用+每年升級維護費用來說,RPA軟件廠商採用的訂閱模式,意味着廠商在未來的若干年內都可以得到穩定的現金流,穩定的現金流收益也會爲企業帶來增長的可控性和可預測性。

另外,傳統IT廠商一般都存在着大量的應收賬款和市場營銷費用,這些高昂的成本,長期以來制約着中國軟件從業者的發展。

訂閱模式同時也會大幅提升軟件廠商與客戶之間的粘性,客戶不再只是單純的作爲軟件的使用者,也會關心廠商後續的產品發展,願意持續協助廠商提升產品能力;廠商也會更加關心用戶的使用效果和爲其帶來的業務價值,不斷將用戶的問題和要求反饋到產品的研發中,爲RPA產品的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由於RPA還可以基於雲的方式來部署,並且利用機器人商店等生態體系爲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也會讓整個市場中的收入規模不斷變大。

在RPA的項目中,用戶一般還需要採購相匹配對應的諮詢服務、培訓服務和IT實施服務,而且這些服務費用的合計金額設置達到了RPA軟件費用的3-5倍,因此更多的合作伙伴也願意圍繞在RPA軟件廠商的周圍來做生意。用戶在其中可以獲得端到端的一種服務體驗,反過來也增強顯現了RPA軟件的技術能力。

總之,一個技術領域能夠更好的發展,無外乎在這個市場中的需求側和供給側能夠達成一種共贏的機制。

RPA在需求側的涉及面廣,而且其實實在在的業務價值也容易被發現和衡量;在市場的供給側不斷形成了一個由RPA軟件廠商和IT服務商共生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再附之整體的宏觀環境和商業模式相配合,RPA市場能夠蓬勃發展也就不足爲奇了。

延伸閱讀????

劃重點????

乾貨直達????

更多精彩????

在公衆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PPT | 讀書 | 書單 | 硬核 | 乾貨 | 講明白

大數據 | 雲計算 | 數據庫 | Python | 可視化 | 神操作

AI | 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 | 神經網絡

5G | 中臺 | 用戶畫像 1024 | 大神 | 數學 | 揭祕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