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开放、爱的教育——看《银河补习班》有感:

2020年5月16日,星期六,阴,观影第1篇:

电影采取插叙的方式,讲述了航天员马飞和他爸爸马皓文的故事,实质讲的是新旧两种教育理念对抗的故事。

故事从曙光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出征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马飞看着自己空空的家属座椅回忆开始。他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个很爱很爱自己的爸爸。可是,一切在瞬间改变了,作为东沛大桥的设计师的马皓文,因为大桥坍塌背上黑锅而坐牢,他一下失去最爱最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在这时和爸爸离婚,和有钱的老孟在一起,并把他寄宿到博喻学校。他渐渐成为一个学渣面临开除。

家庭的变故,孩子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对于马飞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从东沛大桥开通仪式的幼儿园啦啦队表演上,他表现很笨拙,可见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老师训斥他缺根弦,让他情绪很低落,只有他爸爸抱起他,一直鼓励他。可以说,他爸爸就是他的精神支柱。现在,这个精神支柱突然没有了,他的精神世界坍塌了。从这里也开始了批评和鼓励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对抗。人都喜欢表扬和鼓励,对于表现不好的人更是如此,一味的批评、打压只会让人擡不起头。

马皓文坐了七年牢出来,马飞已经进入初中,父子之间因为时间的间隔出现裂缝。好在他爸爸经过努力,重新修复了父子关系,并重新给予了他父爱,并解除他被学校开除的危机。他爸爸一边辛苦挣钱养家,一边教他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他妈妈说,读书的目的是考清华北大,考不上的话就到楼下卖煎饼。考清华北大,这应该是大多数家长的夙愿,这代表一贯的教育目的。在文凭学历至上的时代,这是最现实的看法,清华北大的文凭就是镀金的通行证。但他爸爸却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的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如果学习只是为了上清华北大,难道说上了清华北大以后就不需要学习了?作为快速变化的现代,终身学习已经渐渐成为共识。谁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谁就会渐渐落伍。而要坚持终身学习,就必须找到你终身奋斗的目标——你的梦想。这是第二次不同教育理念的对抗。

第三次不同教育理念的对抗,也是最激烈的一次对抗,就是学校教导主任——阎主任,他代表了现行的学校教育理念,就是以成绩和升学率为主。他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个人爱好影响到学习,他把马飞的飞机玩具从楼上丢下去摔碎。他把马飞的作文打零分,因为不符合标准、跑题,而不考虑作文的知识面和想象力。他最得意的就是,挂满办公室墙壁的好同学的相片、奖状、奖杯,尤其是全省的第一个高考状元出自这里,这个高考状元就是他的儿子。可惜的是,他的儿子在大二的时候有次考砸了,他态度强硬的不原谅,最后他儿子疯掉了。过于的看重成绩,导致了这种极端事情的发生。高考后,博喻学校里那漫天飞舞的纸张课本,和现实中如出一辙。马皓文让儿子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会积极思考,最后马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航天员飞上了太空,并解决了飞行器的突发通讯故障后成功返航。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方面,但身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已经不能成为全部。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已经越来越重要。这需要学校和社会有更加包容、开放的教育理念。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考试也不能只有标准答案。当教育越来越开放,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时,我们的教育就能变得越来越好。最后,马皓文和支持他的高老师在一起,代表了新教育理念的结合;他之前和前妻的离婚,代表了与旧传统教育理念的分离。新时代在等着我们。

观影第1篇: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