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霞山遊記

星期天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一家人相約下午去金霞山玩。

很久沒去那裏了,上一次去還是自己讀書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去的。那時金霞山周邊還沒有開發,是一座看起來很普通的山。山腳下有些鄉村民居,我和同學們就把單車停在民居旁,然後沿着山路往上走。半山腰有個大水塘,也可以叫湖,水色微黃,好像是以前的大礦洞形成的,水一定比較深。再往上走,就有一個寺院,在一個寬敞的大坪前立着。寺院比現在農村蓋的樓房稍大,但看起來也比較樸素,應該有些年月了。山頂上有些突出的淺褐色岩石,站在石頭上可以俯瞰山下的風景,遠處的湘江水在流淌着。過去這麼多年了,不知這些是否會有所改變。

老婆沒有去過金霞山,她聽說我去過,就問我怎麼走。我說去了很久了,現在周圍都開發了,不一定還能找到原來的路,但山還是在那裏,在山腳一定可以找到上去的路。於是,我和老婆騎着電動車、小孩騎着自行車出發了。到二大橋時,就能遠遠地看到斜對面的金霞山沐浴在陽光中。山的前面建了很多的高樓,沿江也建了風光帶,不再是從前的山野鄉村了。過了大橋,我們憑着直覺選了一條大路,順利地來到了山腳下。入口處有一條水泥路通往山上,門口寫着“金霞山公園”。沒想到一個不大的金霞山也建成公園了,大家又多了一個遊玩散心的地方,對周圍的人也是一大福祉。

我們把車停好,沿着水泥路往上走了一會,看到左邊有一條深紅色的磚路通往山上,就走了上去。深紅色的磚路,看起來有種古色古香的味道。山上的樹很多,還掛着很多銘牌,有泡桐、松樹、杉樹,走在靜怡的山林中,有種隻身大自然的感覺。我記得,從前的山上沒有這麼多樹,只有東面有很多松樹,西面大多是灌木雜草。後來才知道,這些樹都是後來植上去的,入口處還有一塊植樹紀念碑,只是當時沒留意看。

越往上走,看到的遊人越多,很多都是年輕人或者拖家攜口的一家人。三叉路口有個亭子,很多人坐在裏面休息。這裏有上下兩條路,一條路通往山頂,一條路通往龍興寺,寺院那邊傳來朗朗的誦經聲。我們去了山頂,山上那幾塊淺褐色的石頭還在,還能看到遠處流淌的湘江水。只是那個水塘一直沒找到,不知是填埋了,還是在其它地方。一晃很多年了,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還是沒變。

沿着路往前下山,看到路牌指向五大橋。我對老婆說,從五大橋到二大橋這邊要繞很遠的路,還是從原路回去。回到原來的三叉路口,我們決定去龍興寺看看。龍興寺變了個大樣,建了很多高大的殿堂,像宮殿一樣隱藏在山林之中。還有一處殿堂打着水泥框架,看起來已經停工。乘着市場經濟的大潮,這寺院的香火也是越燒越旺。院裏的北邊有棵百年大樟樹,樹的周圍掛着很多祈福的紅色字牌和絲帶,很多人在這裏祈求神靈保佑,把希望寄託在這裏。來到寺院的前面,發現公園入口處的水泥路是通到這裏的。院門口掛着一個招牌,寫着“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日,請注意車輛秩序”。

沿着水泥路下山,我們走回了公園的入口,然後騎車披着夕陽回家,結束了一次難忘的遊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