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這猴子是你丟的吧?”

看完《別讓猴子跳回背上》,收穫很大。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理應仔細閱讀這本小書。如果有人是每天忙的焦頭爛額,而下屬比較清閒的業餘管理者,那麼這本書對他來講,便是至寶。

爲什麼領導沒時間,下屬沒事做?

如果是一箇中層管理者,既要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又要承擔團隊成員的工作,有下屬的請示要做,這時,是否能控制“責任”這隻猴子不跳回來自己身上,尤爲重要。

書中的“猴子”是指管理者和下屬雙方談話結束後的下一個動作步驟。猴子不是問題、項目、計劃或機會,猴子只是解決問題、進行項目或是投入機會的下一個行動步驟、下一個措施。

看着本書時,在會議過往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才發現其中出現了那麼多問題。不管自己身爲下屬時,還是自己作爲中層管理者向總裁彙報工作或安排下屬任務時,都會出現“猴子”問題。

之前彙報工作的時候,總是讓自己身上的猴子跳到老闆身上去,所以經常在工作上安排上前置條件,那就老闆你要先爲我的工作創造某某某條件,我的工作才能開展,猴子跳回了老闆身上,我卻成爲了老闆工作的監督者。當老闆想起此事時,事情可能沒有推進或已經耽擱,老闆問起時,我也有藉口和理由,因爲老闆該做的事情沒有做,這隻“猴子”代表的責任和措施,不在我這,在老闆身上。所以,當時老闆感覺他要忙死,我們都要閒死。大家都相互抱怨,還沒有工作進展,這既是一個公司管理機制和系統的最大問題。

管理者的狀態不應該是身上揹着一羣猴子,而是應該讓猴子回到它主人的背上,並定期地餵養它。和下屬溝通的時候,具體工作一定要權責分明,不是“我們”的問題,是“我”的問題,還是 “你”的問題。管理者在和下屬溝通時,第一要有時間觀念,不是無限期地聽下屬彙報。第二不要接受下屬拋出來的猴子,堅決杜絕說出“我會重新想一遍,再告訴你要怎麼做。”這樣你變成爲了執行者,而你的下屬搖身一變成爲了你工作的監督者。他會無所事事地詢問你“事情進行得怎麼樣了?領導”,“你什麼時候才能定奪?”“領導,你應該做出決定了吧?”

你將如何擺脫這種猴羣造成的工作延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抓起所有下屬樂意交給你的猴子,如果你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你的罪名是“延遲”;接着,把它們交給你的下屬。如果它們不處理,就是“不服從”。

通常,當下屬向上司求救時,他所尋找的不是一個解決方案,而是以個解決問題者。隨意,管理者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是下屬在替你工作,不是你替它們工作“,要讓教會和引導下屬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成爲那個問題的解決者。讓時刻記住:任何時候,在我幫助你解決你的問題時,你的問題絕不能變成我的問題。管理者應該做的就是讓猴子留在它應該停留的地方——下屬背上

猴子一定要物歸原主”,安排還每隻猴子回到它主人的背上,並設定談話結束的方式:你什麼時間能向我彙報工作的進度?

三個收穫:

1、管理者不應過多揹負責任和任務,這是對下屬成長的不負責任,對公司職務安排的不負責任。

2、管理者要學會安排任務,並協助下屬解決,在過程中監督跟進指導,而不是事實親力親爲。

3、餵養下屬的“猴子”要有一定的規則:比如不越權;不留檔;工作毫無進展不能作爲重新安排餵食時間的藉口等等。

三個反思 :

1、做爲下屬時,不會彙報工作,總向把“猴子”拋給總裁;

2、做管理者時,不懂管理藝術,總有下屬的“猴子”跳到自己背上;

3、總把“攬責任”誤以爲“負責任”,其實,因攬責任耽誤了工作,纔是最不負責任。

落地:

1、運用到館裏的日常管理上,給館長或老闆合理化建議。

2、不給工作找完不成的藉口,多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

3、工作和生活中,多爲身邊的人着想。不推脫責任,不耽擱他人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