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顿悟:守住这两点,我就不用畏惧这个世界

我虽然是心理老师,但自身的心理素质其实并不是很好,很容易焦虑,很容易紧张。可能正是这样的倾向性,我骨子里总是很急迫,想要更快地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因而在一开始制定目标时,我常依据的是自己的期望, 而不是现实性,也不是客观科学性。比如我在前几年创业时,就曾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年二三十万,三五年内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几年加起来可能才到第一个目标值。尽管现实一次次给我清晰的结果,但我好像总是坚守着假大空的模式。

我现在还未能摆脱固有的定势,但我也逐渐意识到:这种“大跃进”式的模式,好像多年下来并没有提升自己,还是在原地。反而那些“蜗牛”式的人,一直在一个方向上保持努力,至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比如勤勤恳恳的西瓜,三年的努力已经从普通班员升到专责。这样想来,我猛然发现自己那种心怀戚戚的状态,简直把自己带到了一个深渊。

欲速则不达!现实就是这样昭示给我。

虽然看似自己一直在努力, 但这种外在的忙碌欺骗不了自己在内心,因为没有在一个地方进行深入深耕,所以现在几乎每时每刻都是充满焦虑与不安的,比如会担心目前干的事会出什么不好状况,自己失去这些。

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内心这种不安感折磨得濒临奔溃,开始怀疑自己,不断斥责怨恨自己。同时又会为未来抱持着真实的担忧与焦虑。

但这两天,我恍然间想通了,我找到了答案。关于内心那种对未来强烈且持续的担忧,我进一步进行了分解与区分。

我发现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担心自己没事干(赚不到很多钱,无法获得理想的物质生活)

第二,担心自己没人爱(没人与自己亲近,生活得没有地位与尊严)

这样分解与分类后,我马上也想到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于担心自己没事干,我想只要自己一直保持一颗专注的心,不管处于什么环境或是状况里,亦或是经历多么大的困难挫折,我都可以凭着这点慢慢站起来,而且做得越来越好!哪怕是从头再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样想来,我只需要告诫自己不要丢失了最宝贵的特质,其他的真不用担心太多。

关于担心没人爱,这因为涉及到他人,不完全由自己掌控,可能会稍微被动一点,但我也想到了可以化解焦虑的措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真诚地对待他人。这样他人也会还以同样的关爱给我。

这两点应该就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以前我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即为什么自己硕士的学历,但感觉依然不够自信,反而还是很自卑。或许正是自己内心深处负面的核心信念根深蒂固,所以不管外在自己变得多么优秀或是努力,可能都没法真正自信起来。

我不是去用积极的证据让自己相信,而是用自己相信的解决办法来面对内心的冲突,因为我坚信专注和认真是可以产生变化,带来成功的。

所以,哪怕我下一刻一无所有,我失去了目前的工作,但凭靠专注的努力,我照样可以再重新拥有一切。

这种认知不是让自己对目前的工作敷衍了事,而是告诉自己要更加专注。因为毕竟现在已经开始走了一段路,如果我接下来更加认真更加努力,那么我会更快到达目的地。内心敞亮,无所畏惧,轻装上阵。

另外,为了让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不断用“只问耕耘”来勉励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