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類型題材的電影,只有韓國才能拍出這樣的真實震撼!

上次帶給我同樣感受的電影就是《熔爐》了,那種看完懷疑人生,想謾罵卻又覺得無能爲力的無措感纏繞了我好久!

說實話,韓國對於這些敏感題材總是演繹的那麼刻骨銘心,可以引起整個社會對此類事件的關注,甚至可以推動立法!

電影裏的人生,總是充滿戲劇性。

最令人恐懼的電影,不是鬼片,也不是現實主義題材。

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關於家暴虐童的——《小委託人》

電影一開始,弟弟敏君在根據姐姐多彬的描述下繪畫自己媽媽的樣子~

但是姐弟倆從下媽媽就去世了,樣子早已隨着時間的推移模糊,雖然家裏面有很多和媽媽的合照,但是都被人故意撕去,只能憑空想象着媽媽的樣子!

姐姐在日常生活中也充當起媽媽的職責,給弟弟做飯,照顧弟弟的日常,雖然家徒四壁,冷水泡飯,但他們依然苦中作樂,對未來有着無限夢想!

本以爲姐弟倆相依爲命,誰知道他們還有一個爸爸~

爸爸是保潔員,脾氣暴躁,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家庭,因此他們並沒有從爸爸身上獲得一點關懷與愛,反而從她們眼中看到的是恐懼膽怯~

男主正燁,也有着類似的童年,小孩們口中的大叔,大人嘴裏面的“廢柴”。

雙親去世,全靠姐姐拉扯大,即便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卻也依然學不會拿筷子,更過不好生活。

他也是一個只按照法律辦事,從不考慮人性的律師,就因爲這樣,應聘律師崗位屢屢受挫~

本想在家混喫等死,卻被姐姐的催促強迫下去了兒童救助中心~

上班時間也是玩遊戲消磨時間,並沒有實際工作內容,但是突然有一天,機構接到報案,有個女孩受虐待了,想要得到幫助!

這個女孩就是多彬!

原因是這樣的,爸爸給她們帶來了一個新媽媽,她長得漂亮,會做飯,也會給多彬扎頭髮,還會陪着弟弟一起玩。

“媽媽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多彬和弟弟一度以爲,自己終於知道找到了答案。

弟弟因爲喫飯老是掉東西,後媽並沒有細心教導,可能從小並沒有人教弟弟用筷子,弟弟不好的習慣已經養成,不能儘快改正!

後媽並沒有給於弟弟太多的改正時間,既然說了一遍又一遍還是沒用,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隨後就是一陣毒打!!

一次,兩次,三次……暴行愈來愈頻繁,多彬也就愈來愈害怕。

之後弟弟犯了一點小犯錯,姐姐多彬都會受到一陣毒打,捱打受虐變成了生活常態,本來樂觀的多彬也變得不想上學,只能去求助大叔正燁!

正燁也去家中訪問實際情況,但是都被這戲精的誕生的後媽給騙過了!

但是姐弟倆依然纏着正燁,讓他陪自己去動物園,去喫漢堡,正燁雖一臉的不願意,但也無可奈何!

多彬這才第一次知道,原來喫漢堡,是可以邊喫邊掉渣的。

原來媽媽,就代表着幸福和溫柔。

原來多彬,也是可以擁有愛的孩子。

但這種愛,她卻從未體會過,帶來的甚至是無窮盡的絕望。

此時,一心想逃離救助站的正燁受人推薦,去到了一直夢寐以求想去的大律師公司!

那段有正燁陪伴的時光,姐弟倆忘卻了家暴,享受着難得的快樂時光,但是隨着正燁的離開,他們的生活又跌入了無邊的黑暗!!

但是讓正燁沒想到的是,他的這次離開,間接的導致了弟弟的死亡,弟弟被後媽毆打至死之後,姐姐多彬也生命垂危!!

因爲受到後媽威脅,向社會公佈的情況是姐姐虐愛弟弟,將其毆打至死,後媽也並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有的新聞輿論,全都壓在了多彬一個人身上。

直到事情發生,包括尹政燁在內的,曾經的那些旁觀者們才意識到,多彬所承受的暴力,絕非普通的“家長教育孩子”這麼簡單。

他們能做的,唯有把孩子從這個人性泯滅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影片中出現的,有太多撕心裂肺的場面了。

孩子被拉扯的長髮,撞擊浴室地板的聲音,嘴邊的血跡,脖頸上的勒痕,以及那一聲聲“我錯了”的絕望呼救。

我們無法想象,如果在法庭之上,沒有鐵證一般的毆打視頻,沒有代表着依靠的金剛娃娃,沒有廢柴叔叔的堅持,虐待兒童的真相是否會被就此淹沒。

原本象徵着未來和希望的兒童,卻在成長之初,永遠被封禁在現實的殘忍之中。

“大人是不能信的,說出來又能怎樣呢。”

真相只會永遠的被掩蓋,而那些看起來充滿戲劇性的假新聞只會成爲孩子們一生的陰影。

可悲的是,直到最後,“媽媽”也沒有認爲自己做錯了。

在她看來,孩子是我的,人生是我的,我想怎麼做,有誰能管得着呢?

即便是把孩子打死了,也是我自己的事,沒有人有資格插手我的人生。

這樣看上去荒謬的辯解,實際上並非個例。

拋開片中“後媽”的特殊身份,有多少父母總是以“教育”的名義對孩子實施暴力。

時至今日,他們依然深信不疑,“打幾下孩子是正常的,因爲孩子太不聽話”。

2

比起父母的執迷不悟,更讓人可悲的,還有許許多多圍着“看熱鬧”的旁觀者們。

案發的30分鐘內有38個鄰居聽到被害者的呼救聲,許多人還走到窗前看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一個人去救援,甚至沒有人行舉手之勞,打電話及時報警。

置之不理的老師,撒手不管的警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鄰居。

其中但凡有一個人在聽到孩子求救時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制止,或許就不會產生弟弟的死亡。

電影裏的多彬,是幸運的。

她抓住了叔叔這根救命稻草,找回了失去了的愛。

但現實裏有更多的人,都是像老師、警察、鄰居那樣裝睡的壞人。

即便出現了死亡,人們也只會選擇相信案件中的懷疑結論,而非選擇對暴力虐待進行控訴。

最後

雖然影片的呈現有些偏激,故事也比較單薄,但勇於提出問題、發起思考,或許也真的能喚醒更多的“旁觀者”。

光是願意記錄苦痛,併爲之吶喊,就已經是反抗的第一步。

醒醒吧,冷血的成年人。

別再做那個,旁觀的劊子手。

好了,今天就到這裏,想要獲得電影資源,關注微信公衆號“晨陽聊電影”,後臺回覆“小委託人”,即可在線觀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