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鍾南山傳》有感: 荒廢8年又如何,只要還有不服輸的心

他的功績無人不知曉,但他年輕時歷經地坎坷你未必知道,他就是令無數人感動的鐘南山院士。

考入北京醫學院後,鍾南山被派往山東膠東半島乳山縣下鄉勞動。他住在農民家裏,睡的是那種不燒火的涼炕,和臭蟲、蝨子爲伴。

寒冬的夜晚,只得跪在炕上,身子蜷縮在一起,把棉衣一件件壓在身上擋風禦寒,每天就這樣一直熬到天亮。

蝨子咬壞了鍾南山的腳踝,瘙癢難以忍受。被撓破的創面開始化膿,然後是浮腫,慢慢地腳踝上的大包已經腫得像一個球,穿棉鞋根本系不上鞋帶,但是他每天照舊一瘸一拐地出工。

終於到了春節,公社放假10天,他擔心腳腫再惡化會出現骨髓炎,到時候只能截肢,往後會終生殘疾。就和朋友借了錢,乘飛機回廣州就醫。還好後來經過治療,腳是保住了。

看到此情此景,我心裏早就爲鍾南山捏把汗,而他不服輸的精神,如同沁人心脾的茶香久久縈繞在我面前。

一年的口糧喫完了,沒東西喫只能開始喫槐樹葉,在當時的條件下地瓜幹已經算是不錯的食物了。他每天和農民一樣耙地、種地瓜、除草,晚上還要集中開大會,就和大家往地上鋪一層麥稈,一起睡在地上。

鍾南山勤勤懇懇的勞動,是想用行動告訴大家:家庭成分不好的後代也是好人,也同樣是積極上進的!


爲何太陽照常升起,因爲信念來自心底

在以後的8年時間,他爲人民服務去做了半年鍋爐工。

在很少有人自願獻血的年代,他一往無前地主動獻血400毫升,晚上繼續燒鍋爐,由於體力無法支撐險些被爐火烤傷。

再後來又參加醫療隊到河北寬城下鄉工作。從婚後一直到1971年回到廣州,鍾南山幾乎沒有做過任何一件與臨牀工作沾邊兒的事,這使他整整荒廢了8年時光!

8年青春芳華,他竟然一事無成。

當回到千里之外的故鄉廣州,鍾南山開啓了新的人生道路,選擇進入與家一街之隔的一所佔地最小,醫療條件最差的醫院。

他沒有退卻,而是發奮工作,努力去改變現狀。

鍾南山從來都有這麼一種信念,就是:既然把他弄到這裏來了,他就在這裏培養興趣,他是不會認輸的。 

這種信念正是我們很多人缺少的,比如工作上稍有不順,抱怨、抵制和拖延就像預約好了似的紛至沓來。

選擇悲觀的向困難繳械投降,還是樂觀的從容以對,這的確是個問題。

以後再遇到此番情景,我一定會去想想鍾南山的“不服輸”,一生都不安於現狀、不向困難低頭的勇氣和決絕。

曾在書中看到終南山的一位中學老師的原話,日後卻不知不覺盤踞在我心裏:

“人不應該單純生活在現實中,還應生活在理想中。  人如果沒有理想,會將很小的事情看得很大,耿耿於懷;    人如果有理想,身邊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與自己的抱負相比也會很小。”


現在細細想來,我深以爲然。一個人的抱負和胸襟在面對外力的時候,就像一股強大的磁場,它會吸引你朝着遠方前進,不會在意一時的困境和得失。

荒廢的時間已成爲過往,不必留戀惋惜,只要在此刻還能擁有不服輸的精神和追求,萬事皆可征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