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營銷人士必備的產品策略祕籍,教你精準定位奪商機

上週去超市買生活用品,需要選購一款洗衣液,看到貨架上的“超能天然皁粉”,就抱着“試一試”的態度買了一袋。

之前我從沒用過皁粉,但是在電視中看過它的廣告。光聽名字,感覺它不僅能像肥皂一樣洗的乾淨,又和洗衣粉一樣速溶,就決定買一袋試試。在考慮選哪一個品牌的時候,我想起我第一次看的皁粉的廣告是“超能”牌,就毫不猶豫的選了“超能”牌天然皁粉。

“購買皁粉”這件事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這裏面其實還藏着大學問。爲什麼我會選擇“皁粉”,而不是洗衣液、洗衣粉?爲什麼其他品牌也有皁粉,我還是堅定的選擇了“超能”牌?答案在我最近看的由美國作家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合作完成的《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這本書裏。

 

此書在2001年被美國營銷學會評選爲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2009年,被美國《廣告時代》雜誌評選爲史上最佳營銷經典第一名。

作者艾·里斯,美國商業營銷協會會長以及紐約廣告俱樂部主席;傑克·特勞特,全球最頂尖的營銷戰略家。特勞特先生在通用電氣(GE)的廣告部認識了艾·里斯,後來,兩人成立了廣告公司,併合作出版了多部書籍。

在書中,他們介紹了什麼是定位、如何運用定位、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定位,這些理論不僅很好的解釋了我剛纔的購買行爲,還幫助很多企業走出了困局,甚至實現了超高速發展。

 

什麼是定位?


一件產品的上市,我們通常需要通過廣告傳遞給大衆,但大衆卻對“廣告”這種傳播方式評價不高。然而不管廣告的名聲如何,廣告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傳播途徑。

“定位”是一種觀念,它改變了廣告的本質。它從產品開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項服務、一家公司、一個機構,甚至是一個人。但定位不是圍繞產品進行的,而是圍繞潛在顧客的心智進行的。也就是說,將產品定位於潛在顧客的心智中。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創造某種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經存在的認知,去重組已存在的關聯認知。

例如,肯德基在人們心中的定位就是“漢堡 ”,順豐快遞在人們心中的定位就是“最快到達”。

“漢堡”不是新事物,但如何讓人們一想到喫漢堡,就去肯德基而不是其他?快遞有很多家,如何讓我們在最着急的時候首選順豐而不是別家?這就是“定位”。

使用“定位”理論,就是讓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在客戶的心智中佔有一席之地。



如何定位?


近幾十年,商業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每種產品的數量數不勝數,極大的拓寬了人們選擇的範圍,也急速加劇了產品之間的競爭。

很多經理人認爲:勝負見於市場。但作者艾·里斯認爲:勝負在於潛在客戶的心智,這是定位理論中最基本的概念。開創並主導一個品類,令你的品牌成爲潛在顧客心智中某一品類的代表,是贏得心智之戰的關鍵。在此,我提煉出運用定位理論的四個方法:


1 聚焦

很多企業佔領市場的方式都是延伸產品線,企圖在更多領域吸引消費者,而作者特勞特和艾·里斯建議企業:“保持你的品牌的狹窄的聚焦;如果有其他的機會出現,那麼推出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品牌。”

喬布斯在重新回到蘋果公司後,發現公司內有一大堆的項目和產品,種類繁多,連他自己也無法做出選擇。最後,在一次大型產品戰略會議上,他抓起記號筆,走向白板,畫了一個方形四格表。他說,蘋果今後的動作就是做四個偉大的產品,每格一個。

結果,蘋果以高度集中的四個領域,重獲新生。到1997年9月喬布斯成爲臨時CEO之前,之前的一個財政年度,蘋果公司已經虧損了10.4億,到喬布斯迴歸的這年1998年整個財年,蘋果實現了3.09億美元的盈利。

喬布斯將蘋果公司扭虧爲盈的例子很好的印證了什麼是“聚焦”,以及聚焦的重要性。


2 第一個進入客戶心智

牛奶進入千家萬戶的時間不算短了,但有種牛奶品牌,一直是我送禮的首選,它就是我心中高檔牛奶的王牌——“特侖蘇”。雖然現在市面上不乏價格不菲的新品牌牛奶,但我依舊鐘情“不是每一種牛奶都叫特侖蘇”的初選。因爲,它是我知道的第一款高檔牛奶。

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印刻效應”,是指人類對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觸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比如第一瓶可樂——可口可樂,第一臺複印機——施樂等。

因此,要想在客戶心智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信息,你需要“第一個佔領客戶心智”,艾·里斯和特勞特甚至說:當第一勝過做的更好是迄今爲止最有效的定位觀念。

因此,第一個進入客戶心智,是產品佔領市場的一個非常取巧的辦法。


3 簡化信息

作者在書中說:“傳播和建築一樣,越簡潔越好”,甚至他用了“削尖”這個詞,“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

這個定位觀念進一步發展成“一詞佔領心智的理論。例如,沃爾沃用的是“安全”一詞,寶馬用的是“駕駛”,聯邦快遞是“隔夜到達”,佳潔士是“防蛀”。

沃爾沃自從放棄豪華、速度和可靠性,決定只強調安全以來,銷量開始上升。寶馬公司過去在建立起“駕駛”定位上也採取了完全一樣的概念:“終極駕駛機器”。

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對龐雜的信息儲備能力有限,用極度簡化後的詞彙,才容易給人留下長久的記憶。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簡化,簡化出那些最容易進入人們心智的詞彙。


4 尋找空位

空位,就是人們的心智中還未被佔領的地方,比如“特侖蘇”,牛奶的價格大都差不多,但是“特侖蘇”抓住了人們心中“高價”牛奶這個空位。諸如此類的還有尺寸空位、低價空位、性別空位、時段空位等。

記得我去年逛超市的時候,發現有些膨化食品的包裝袋由原來的長方體,變成了又高又粗的圓柱體,再加上絢麗的包裝,讓人非常有購買慾望,這就是抓住了顧客心中的“尺寸空位”。還有前幾年有一種非常火的感冒藥,叫做“白加黑”,廣告詞就是“白天喫白片,晚上喫黑片”,成了很多人心中感冒藥的首選,這就是抓住了人們心中的“時段空位”。

在《定位》這本書中,作者說:“在各產品如火如荼的競爭中,要使潛在客戶知道你填補了什麼樣的空位,而不是宣傳買該產品有哪些好”。因爲,“填補空位”佔領了人們心智中還未被滿足的地方,使客戶一旦有這個“空位”的需要,“你”就成了首選。



定位有哪些“坑”?

除了知道定位的幾種常見方法,我們還要知道定位有哪些常見的“坑”,作者艾·里斯和特勞特列舉了幾個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避開這些錯誤的定位,能避免我們走很多彎路。


1 不恰當的名字

我們都知道名字很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書中是這樣說的:“在定位時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的營銷決策就是給產品起什麼名字

作者列舉了人造黃油這個例子,人造黃油問世好幾十年了,但仍被人們看作是假黃油。其實,人造黃油只是從大豆而不是牛奶裏提煉出來的罷了。如果換成“大豆黃油”,效果必然不同。

還有什麼是不恰當的名字呢?比如字母縮寫,在你的公司還沒有成爲人人皆知的大品牌之前,公司全稱更能給潛在客戶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過時的名字,《紳士》讓位給《花花公子》;還有侷限性的名字,南方航空公司等,讓人誤以爲它的業務僅侷限在南部地區。

因此,《定位》這本書中指出:“一個項目的失敗,我們總談論是項目、人才、時機、佈景的問題,這本質上是產品和定位問題。有了適當的名稱和正確的定位,才能使那些最多算作平常的產品或服務取得成功”。


2 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就是把一個已經知名產品的品牌用在一個新產品上。

我們很想當然的認爲:顧客喜歡這個產品,就認可了這個品牌,無論這個品牌推出什麼樣的產品,顧客一定會買單。

打個比方,就像“綠箭”在人們心智中的定位就是口香糖一樣,如果綠箭要出泡泡糖、棒棒糖、巧克力,人們會一直持續買單嗎?它一定不敵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大大”泡泡糖,“阿爾卑斯”棒棒糖,“德芙”巧克力。而且還會削弱它在人們心裏對於它是口香糖的認知,使人們不知道它到底是幹什麼的。新品無法展開,舊有口香糖市場還會縮水。

這實際上就是書中所說的蹺蹺板原則:一個名字不能用來代表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產品;一個上升,另一個就會下降

那如果綠箭就是想要開拓其他市場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取個新名字。


3 改變客戶固有觀念

我們前面說過,佔據客戶心智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佔據“空位”,但如果人們心中沒有某一空位呢。

去年夏天,我見到有些地方賣黃瓤西瓜,雖然看着新奇,但我仍覺得它沒有紅色瓤的好喫,而且據我觀察,買者也是寥寥。再比如,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巧克力是棕色的。試試把巧克力變成藍色、綠色、黃色?如果你是消費者,有多大概率會重複購買這些顏色的巧克力?

這是因爲人們心中沒有“西瓜是黃瓤的,巧克力是綠色、藍色”的這樣的空位,因此,實驗室裏研製出來的技術成果再好也會歸於失敗

如果你想改變人們心智中的這些顏色,你是在設法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無疑,這非常難。



在瞭解了何爲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避免錯誤的定位之後,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我去超市買“超能天然皁粉”這件事。

我爲什麼會購買它呢?因爲我第一次聽到“皁粉”這個詞,就是在“超能天然皁粉”這個廣告裏,因此它第一個佔據了我的心智。雖然其他品牌也有皁粉,但我還是認爲“超能”皁粉纔是“正宗”的。而且“皁粉”這個名詞的出現,填補了我心裏覺得“肥皂不方便,洗衣液又洗不乾淨”的空位。因此,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選擇了“超能天然皁粉”帶回家。

這就是定位理論中“第一個進入客戶心智”和 “尋找空位”的有效運用。

在當代營銷爆炸的時代裏,新產品、新概念不斷崛起,很多商家爲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特意追求標新立異,或者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或者爲了留住消費者,拉大品牌線,企圖用一種品牌留住所有消費者,在廣告上投入大量金錢。

但是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並且產品更迭太快,從它們上市的那一刻,就沒有統一的起跑線。我們的產品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也能在市場上佔領一席之地,就可以通過《定位》理論來實現佔領客戶的心智,就是搶佔市場的先機

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利策獎的創始人約瑟夫·普利策說:“簡短的展現以便他們閱讀,清楚的展現以便他們欣賞,如畫般的展現以便他們記憶,最重要的是,準確的展現以便他們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可以說就是“定位”理論的真諦,就是讓我們運用“聚焦、第一個進入客戶心智、簡化信息、尋找空位”等方法,用最適合的方式,去向客戶展現我們的產品、服務,甚至是品牌、地區和國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