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備忘錄一

入門備忘錄一
 
來源: ChinaUnix博客  日期: 2008.02.09 19:45 (共有0條評論) 我要評論
 
入門備忘錄
1、更改密碼: passwd
2、更改啓動默認界面:
在/etc目錄下有一個inittab文件,其中有一行配置:
id:3:default
其中,數字3就是代表一啓動進入字符終端,如果改爲5則代表一啓動進入X Window
3、退出登錄:
不論你是root用戶還是普通用戶,只需簡單地執行exit命令就可以退出登錄
4、關閉機器:
在Linux系統中,普通用戶是無權關閉系統的!只有root用戶才能夠關閉它當然如果你是按關機按鈕則另當別論。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實 現:
1) 按下CTRL+ALT+DEL組合鍵,這樣系統將重新啓動!
2) 執行reboot命令,這樣系統也將重新啓動!
3) 執行shutdown -h now命令,這樣系統將關閉計算機!
4) 執行halt命令,可以關閉計算機。
注意千萬不要隨意採用硬關機、重啓動鍵等方式關閉系統,那樣會導致Linux文件系統遭受破壞!
5、虛擬控制檯:
在Suse Linux下按 CTRL+ALT+F1~12 切換 F1~6爲提示符界面 F7~12爲圖形界面。
6、目錄結構:
在Linux下只有一個根目錄
如果有多個分區的話,就需要將其它分區mount到根目錄上來用
Linux分區時,有一個選項要填,那就是Mount Point,我們將其中一個寫成了“/”,也就是根目錄。
重要的目錄:
/bin:存放着一百多個Linux下常用的命令、工具
/dev:存放着Linux下所有的設備文件!
/home:用戶主目錄,每建一個用戶,就會在這裏新建一個與用戶同名的目錄,給該用戶一個自己的空間
/lost+found:顧名思義,一些丟失的文件可能可以在這裏找到
/mnt:外部設備的掛接點,通常用cdrom與floppy兩個子目錄!它的存在簡化了光盤與軟盤的使用。你
只需在塞入光盤後,運行:mount /mnt/ cdrom,就可以將光盤上的內容Mount到/mnt/cdrom上,你就可以訪問了。不過你使用完成後,應該離開該目錄,並執行umount /mnt/cdrom。
同樣 的,軟盤就是mount /mnt/floppy和umount /mnt/floppy了。

/proc:這其實是一個假的目錄,通過這裏你可以訪問到內存裏的內容。
/sbin:這裏存放着系統級的命令與工具
/usr:通常用來安裝各種軟件的地方
/usr/X11R6 X Window目錄
/usr/bin與/usr/sbin 一些後安裝的命令與工具
/usr/include、/usr/lib及/usr/share 則是存放一些共享鏈接庫
/usr/local 常用來安裝新軟件
/usr/src Linux源程序
/boot:Linux就是從這裏啓動的
/etc:這裏存放在Linux大部分的配置文件
/lib:靜態鏈接庫
/root:root用戶的主目錄,這就是特權之一!
/var:通常用來存放一些變化中的東西!
/var/log:存放系統日誌
/var/spool:存放一些郵件、新聞、打印隊列等
7、mount/umount:
eg, mount /dev/hda1 /mnt/c
    umount /mnt/c
8、ls技巧之一:
ls --color=never
ls --color=auto 設置爲對終端輸出時用彩色顯示文件名
ls --color=always
9、cat/more/less/head/tail:
cat --> type
more --> type /p
less --> 支持上下翻頁 上b下p
10、head命令
通過head命令可以僅查看某文件的前幾行,格式爲:
head 行數 文件名
如果未指定行數,則使用默認值10
11、tail命令
與head命令相對應的,我們可以使用tail命令來查看文件尾部的內容。通常用來實時監測某個文件是否被
修改,通常用來觀察日誌。如: tail -f maillog
12、編輯文件:
在Red Hat Linux 中有許多文字編輯工具,其中最常用的應該是vi,這是一個廣泛應用於所有UNIX系統
的編輯器。它的使用有些特別:
首先,可以使用命令“vi 文件名”打開一個文件,剛啓動的時候,vi處於命令狀態,不能夠輸入任何字符。在這個狀態下,可以使用方向鍵進行移動,而需要輸入內容時,你需要輸 入“i”或“a”命令進入編輯狀態。編輯完成後,你需要按下“ESC”鍵回到命令狀態。在命令狀態下,你可以輸入“:q!”不存盤退出,輸入“:wq”存盤退出。
13、文件的複製、刪除與移動:
1) cp命令:文件/目錄複製命令
它的語法格式爲: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 a 該選項常在複製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複製目錄,就象DOS中的xcopy /s一樣
- f 如果目標文件或目錄已存在,就覆蓋它,並且不做提示
- i 與f選項正好相反,它在覆蓋時,會讓用戶回答“Y”來確認
- p 使用該選項,複製文件時將保留修改時間和訪問權限
- r 若給出的源是一個目錄,那麼cp將遞歸複製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件,不過這要求目標也是一個目錄名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源是文件名,目標是目錄名的話,那麼使用cp命令可以指定多個源文件名
如:
$ cp a.txt b.txt /home/user1
該命令將把a.txt和b.txt文件複製到/home/usr1目錄中。

2) rm命令:文件/目錄刪除命令
它的語法格式爲:rm [選項] 文件 …
- f 在刪除過程中不給任何指示,直接刪除
- r 指示rm將參數中列出的全部目錄和子目錄都遞歸地刪除
- i 交互式的刪除,每個文件在刪除時都給出提示
使用rm命令時一定要小心,特別是以root用戶登錄時,我就看到過一個朋友在使用rm命令刪除/home/tmp
目錄時將命令“rm -rf /home/tmp”誤輸 成了 “rm -rf / home/tmp”,結果等他走回電腦面前,整個系統都被刪除了!
3) mv命令:文件/目錄移動命令
它的語法格式爲:mv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 f 如果操作要覆蓋某已有的目標文件時不給任何指示
- i 交互式的操作,如果操作要覆蓋某已有的目標文件時會詢問用戶是否覆蓋
mv命令的執行效果與參數類型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參數(源) 第二個參數(目標) 結果
文件名 文件名 將源文件名改爲目標文件名
文件名 目錄名 將文件移動到目標目錄
目錄名 目錄名 目標目錄已存在:源目錄移動到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不存在:改名
目錄名 文件名 出錯
14、顯示當前目錄:pwd
15、回到這個用戶的主目錄: 直接輸入命令“cd”,而不加任何參數。
16、列目錄命令:ls
- a 顯示指定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與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 c 按文件的修改時間排序
- l 採用長格式來顯示文件的詳細信息,每個文件一行信息,其內容爲:文件類型與權限 鏈接數 文件屬主 文件屬組 文件大小 最近修改時間 文件名
17、每一個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都有三組,每組用三位表示,如:
d rwx r-x r--
第一部分:這裏的d代表目錄,其它的有:- 代表普通文件 c 代表字符設備文件;l代表快捷方式
18、文件/目錄權限設置命令:chmod
這是Linux系統管理員最常用到的命令之一,它用於改變文件或目錄的訪問權限。
該命令有兩種用法:
1 用包含字母和操作符表達式的文字設定法
其語法格式爲:chmod [who] [opt] [mode] 文件/目錄名
其中who表示對象,是以下字母中的一個或組合:
u:表示文件所有者
g:表示同組用戶
o:表示其它用戶
a:表示所有用戶
opt則是代表操作,可以爲:
+:添加某個權限
-:取消某個權限
=:賦予給定的權限,並取消原有的權限
而mode則代表權限:
r:可讀
w:可寫
x:可執行
例如:爲同組用戶增加對文件a.txt的讀寫權限:
chmod g+rw a.txt
2 用數字設定法
而數字設定法則更爲簡單:chmod [mode] 文件名
關鍵是mode的取值,一開始許多初學者會被搞糊塗,其實很簡單,我們將rwx看成二進制數,如果有則有1表示,沒有則有0表示,那麼rwx r-x r- -則可以表示成爲: 111 101 100
再將其每三位轉換成爲一個十進制數,就是754

例如,我們想讓a.txt這個文件的權限爲:
自己 同組用戶 其他用戶
可讀 是 是 是
可寫 是 是
可執行
那麼,我們先根據上表得到權限串爲:rw-rw-r--,那麼轉換成二進制數就是110 110 100,再每三位轉換
成爲一個十進制數,就得到664,因此我 們執行命令:
chmod 664 a.txt
19、改變文件的屬主命令:chown
語法格式很簡單:chown [選項] 用戶名 文件/目錄名
其中最常用的選項是“R”,加上這個參數,可以將整個目錄裏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的屬主都改變成指定用

20、改變文件屬組命令:chgrp
該命令也很簡單:chgrp 組名 文件名名”來 實現這一目的
21、增加一個新用戶
在Linux系統中,只有root用戶才能夠創建一個新用戶,如下的命令將新建一個登錄名user1的用戶
# useradd user1
但是,這個用戶還不能夠登錄,因爲還沒給它設置初始密碼,而沒有密碼的用戶是不能夠登錄系統的。在
默認情況下,將會在/home目錄下新建一 個與用戶名相同的用戶主目錄。
如果需要另外指定用戶主目錄的話,那麼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useradd -d /home/xf user1
同時,該用戶登錄時將獲得一個Shell程序:/bin/bash,而假如你不想讓這個用戶登錄,也就可以指定該
用戶的Shell程序爲:/bin/false,這樣 該用戶即使登錄,也不能夠執行Linux下的命令:
# useradd -s /bin/false user1
在Linux中,新增一個用戶的同時會創建一個新組,這個組與該用戶同名,而這個用戶就是該組的成員
如果你想讓新的用戶歸屬於一個已經存在 的組,則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 useradd -g user user1
這樣該用戶就屬於user組的一員了,而如果只是想讓其再屬於一個組,那麼應該使用:
# useradd -G user user1
完成了這一操作後,你還應該使用passwd命令爲其設置一個初始密碼
22、刪除一個用戶
刪除用戶,只需使用一個簡單的命令“userdel 用戶名”即可。不過最好將它留在系統上的文件也刪除掉,
你可以使用“userdel -r 用戶名”來 實現這一目的
23、修改用戶屬性
在前面我們看到了在新建一個用戶的時候如何指定它的用戶主目錄,如何指定它的Shell,如何設置它所
屬的組…等等

在Linux中提供了一個命 令來實現:
usermod -g組名 -G 組名 -d 用戶主目錄 -s 用戶Shell
還有一種直接的方法,那就是修改/etc/passwd文件,在這個文件中每個用戶佔用一行,它的內容爲:
用戶名:密碼:用戶ID:組ID:用戶全名:用戶主目錄:用戶Shell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密碼這一項通常是用一個*號代替的,你是看不到的
24、增加一個組
還記得Linux的文件可以爲同組的人、非同組的人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嗎?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建用戶組:
groupadd 組名
25、刪除一個組
同樣的,我們有時會需要刪除一個組,它的命令就是groupdel 組名
26、修改組成員
如果我們需要將一個用戶加入一個組,只需編輯/etc/group文件,將用戶名寫到組名的後面。
例如:將newuser用戶加入到softdevelop組,只需找 到softdevelop這一行:
softdevelop:x:506:user1,user2
然後在後面加上newuser,形成:
softdevelop:x:506:user1,user2,newuser
27、常用網絡命令
在Red Hat Linux 7.1系統提供了與網絡相關的工具,掌握好這些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類:設置工具
1.netconf:
netconf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Linuxconf的一部分,主要用於設置與網絡相關的參數。它可以在consle
下運行(文本菜單),也可以在X-Window 中運行(圖形界面)
2.ifconfig
ifconfig是Linux系統中最常用的一個用來顯示和設置網絡設備的工具。其中“if”是“interface”的縮寫。它可以用來設備網卡的狀態,或是 顯示當前的設置

下面我們簡單地說明常用的命令組合:
1) 將第一塊網卡的IP地址設置爲192.168.0.1:
ifconfig eth0 192.168.0.1 (格式:ifconfig 網絡設備名 IP地址)
2) 暫時關閉或啓用網卡:
關閉第一塊網卡:ifconfig eth0 down
啓用第一塊網卡:ifconfig eth0 up
3) 將第一塊網卡的子網掩碼設置爲255.255.255.0:
ifconfig eth0 netmask 255.255.255.0(格式:ifconfig 網絡設備名 netmask 子網掩碼)
我們也可以同時設置IP地址和子網掩碼:
ifconfig eth0 19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
4) 將第一塊網卡的廣播地址設置爲192.168.0.255:
ifconfig eth0 -broadcast 192.168.0.255
5) 將第一塊網卡設置爲不接收多播數據包:
ifconifg eth0 allmulti
如果要讓其接收,則使用命令:ifconfig eth0 -allmulti
6) 查看第一塊網卡的狀態:
ifconfig eth0
如果要查看所有的網卡狀態,則直接使用不帶參數的ifconfig命令即可。
ifconfig輸出的狀態信息是十分有用的,下面,我們就簡單說明一下:
有幾個狀態比較重要:
- UP/DOWN:網卡是否啓動了,如果是DOWN的話,那肯定無法用的;
- RX packets中的errors包的數量如果過大說明網卡在接收時有問題;
- TX packets中的errors包的數量如果過大說明網卡在發送時有問題;
3.route
route命令是用來查看和設置Linux系統的路由信息,以實現與其它網絡的通訊。要實現兩個不同的子網之
間的網絡通訊,需要一臺連接兩個網絡 路由器或者同時位於兩個網絡的網關來實現。在Linux系統中,我們通常設置路由是爲了解決以下問題:該Linux機器在一個局域網中,局域網中有一個網關,能夠讓你的機器訪問Internet, 那麼我們就需要將這臺機器的IP地址設置爲Linux機器的默認路由。
1) 增加一個默認路由:
route add 0.0.0.0 gw 網關地址
2) 刪除一個默認路由:
route del 0.0.0.0 gw 網關地址
3) 顯示出當前路由表
route
第二類:診斷工具
1.ping
ping是一個最常用的檢測是否能夠與遠端機器建立網絡通訊連接。 它是通過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ICMP來
實現的。而現在有些主機對ICMP進行過 濾,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有可能使得一些主機Ping不通,但能夠建立網絡連接。這是一種特例,同樣的,在此不羅列ping命令的所有可選參數,而是通過實例來說明一些常用的組合,需要更詳細地瞭解的,可以通過
www.linuxaid.com.cn
網站 在線培訓的命令查詢工具獲得
1) 檢測與某機器的連接是否正常:
ping 192.168.0.1
ping www.linuxaid.com.cn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IP地址或域名來指定機器。
2) 指定ping迴應次數爲4:
在Linux下,如果你不指定迴應次數,ping命令將一直不斷地向遠方機器發送ICMP信息。
[/url]
我們可以通過-c
參數來限定:ping -c 4 192.168.0.1
3) 通過特定的網卡進行ping:
有時,我們需要檢測某塊網卡(系統中有多塊)能否ping通遠方機器。我們需要在執行ping命令時指出:
ping -I eth0 192.168.0.1
2.traceroute
如果你ping不通遠方的機器,想知道是在什麼地方出的問題;或者你想知道你的信息到遠方機器都經過了
哪些路由器,可以使用traceroute命令,顧名思義:trace是跟蹤,route是路由,也就是跟蹤路由。
使用這個命令很簡單:
traceroute 遠程主機IP地址或域名
這個命令的輸出類似:
1 路由器(網關)的IP地址 訪問所需時間1 訪問所需時間2 訪問所需時間3
2 路由器(網關)的IP地址 訪問所需時間1 訪問所需時間2 訪問所需時間3
………
1) 最前面的數字代表“經過第幾站”;
2) 路由器(網關)的IP地址就是“該站”的IP地址;
3) 訪問所需時間1、2、3是指訪問到這個路由器(網關)需要的時間
3.netstat
在Linux系統中,提供了一個功能十分強大的查看網絡狀態的工具:netstat
它可以讓您得知整個Linux系統的網絡情況

1)統計出各網絡設備傳送、接收數據包的情況:
使用命令:netstat -i
這個命令將輸出一張表,其中包括:
Iface:網絡接口名 MTU:最大傳輸單元
RX-OK:共成功接收多少個包 RX-ERR:接收的包中共有多少個錯誤包
RX-DRP:接收時共丟失多少個包 RX-OVR:共接收了多少個碰撞包
TX-OK:共成功發送多少個包 TX-ERR:發送的包中共有多少個錯誤包
TX-DRP:發磅時共丟失多少個包 TX-OVR:共接收了多少個碰撞包
2)顯示網絡的統計信息
使用命令:netstat -s
使用這個命令,將會以摘要的形式統計出IP、ICMP、TCP、UDP、TCPEXT形式的通信信息

3)顯示出TCP傳輸協議的網絡連接情況:
使用命令:netstat -t
這個命令的輸出也是一張表,其中包括:
Local Address:本地地址,格式是IP地址:端口號
Foreign Address:遠程地址,格式也是IP地址:端口號
State:連接狀態,包括LISTEN、ESTABLISHED、TIME_WAIT等

4)只顯示出使用UDP的網絡連接情況:
使用命令:netstat -t
輸出格式也是一樣的。

5)顯示路由表:
使用命令:netstat -r
這個命令的輸出與route命令的輸出相同。
28、網絡配置文件
在Ubuntu中有一些用於存放網絡配置的文件:
1./etc/hosts
在該文件中存放的是一組IP地址與主機名的列表,如果在該列表中指出某臺主機的IP地址,那麼訪問該主機時將無需進行DNS解析。

2./etc/host.conf
該文件用來指定域名解析方法的順序,如:
order hosts,bind
它說明,首先通過/etc/hosts文件解析,如果在該文件中沒有相應的主機名與IP地址的對應關係,再通過域名服務器bind進行解析

3./etc/resolv.conf
在該文件中存放域名服務器的IP地址

4./etc/protocols
Ubuntu系統使用該文件辨別本主機使用的,並通過它完成協議和協議號之間的映射,用戶不應修改該文件

5./etc/services
該用戶用於定義現有的網絡服務,用戶無需修改它,它通常由安裝網絡服務的程序來維護。該文件包括網絡服務名、網絡端口號和使用的協議類 型,其中網絡端口號和使用的協議類型之間有一個斜槓分開,在設置行的最後還可以添加一些服務的別名。
6./etc/xinetd.d目錄
在Linux系統中有一個超級服務程序inetd,大部分的網絡服務都是由它啓動的,如chargen、echo、finger、talk、telnet、wu-ftpd等…,在7.0 之間的版本它的設置是在/etc/inetd.conf中配置的,在Red Hat 7.0後,它就改成了一個xinetd.d目錄。
在xinetd.d目錄中,每一個服務都有一個相應的配置文件,我們以telnet爲例,說明一下各個配置行的含
義:
service telnet
{
socket_type=stream
wait=no
user=root
server=/usr/sbin/in.telnetd
log_on_failure+=USERID
disable=yes
}
第一行,說明該配置用來設置telnet服務。
第二行,說明Socket連接類型是stream,也就是TCP
第三行,是指不等待到啓動完成
第四行,是指以root用戶啓動服務進程
第五行,是指服務進程是/usr/sbin/in.telnetd
第六行,是用於做一些出錯日誌
第七行,是指禁止遠方telnet,如果需要開放則將該配置改爲:disable=no
修改了xinetd的配置,需要重啓xinetd才能夠生效,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
1) 執行如下命令:
/etc/rc.d/init.d/xinetd restart
2) 執行如下命令:
killall -HUP xinetd
29、網絡服務訪問限制
在Red Hat Linux 7.1中加強了網絡安全的防範,如果你安裝時安全等級不是在最低一級的話,那麼本機之外的所有訪問都可能被拒絕。這是因爲 在Red Hat 7.1中做了一些默認的ipchains設置,這是Linux內置的防火牆機制,它可以使用一些規則來允許或禁止某種訪問。它的規則存放在/etc/sysconfig/ipchains文件中,如果你想讓它暫時不生效,那你可以運行/etc/rc.d/init.d/ipchains stop,那麼所有的規則 都被取消,所有的網絡訪問都將被允許。你可以運行/etc/rc.d/init.d/ipchains status來獲知現在對網絡訪問的限制。
30、WEB服務器
在Linux系統中最適合於做服務器的當數Apache,你只要在安裝時選中WEB服務器,那麼系統將自 動完成Apache服務器的安裝,在默認情況,WWW服務就已經啓動了。如果你在安裝時沒有選擇WEB服務器包,那也沒有關係,你只需執行以下命令即可:
1) 將Red Hat Linux 7.1安裝光盤的第一張放入光驅,然後執行如下命令:
# mount /mnt/cdrom
2) 轉到apache安裝文件所在目錄:
# cd /mnt/cdrom/RedHat/RPMS
3) 使用RPM完成安裝:
# rpm -ivh apache-2.2.26-5.i386.rpm
現在,你就已經擁有一個基於Linux的WEB服務器了,它的配置文件位於/etc/httpd/conf目錄下,你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修改,修改完後執 行:/etc/rc.d/init.d/httpd restart即可。而WEB服務的主目錄則
在/var/www/html目錄下,你可以將你的WEB頁傳到這裏就可以更新了。而如果每一個用戶都想要擁有一個自己的主頁的話,則:
1) 首先在自己的用戶主目錄下建一個public_html目錄:
# cd
# mkdir public_html
2) 然後將自己的用戶主目錄的權限改爲大家可讀
# chmod 755 用戶主目錄
3) 這樣你就可以使用“localhost/~用戶名/”訪問到每個用戶的主頁了

30、 FTP服務器
在Red Hat Linux 7.1中集成了Wu-FTP 2.6.1做爲FTP服務器,在你安裝時只要選擇了FTP包的話,那麼你的Linux服務器就是一臺FTP服務器了,如 果當時沒有安裝的話,也沒有關係,跟安裝apache一樣:
1) 將Red Hat Linux 7.1安裝光盤的第一張放入光驅,然後執行如下命令:
# mount /mnt/cdrom
2)轉到wu-ftp安裝文件所在目錄:
# cd /mnt/cdrom/RedHat/RPMS
3)使用RPM完成安裝:
# rpm -ivh wu-ftp-2.6.1-16.i386.rpm
由於FTP服務是由xinetd超級服務器創建的,所以關於FTP服務器的配置在/etc/xinetd.d目錄下的wu-ftpd
文件中:
service ftp
{
socket_type=stream
wait=no
user=root
server=/usr/sbin/in.ftpd
server_args=-l -a
log_on_success+=DURATION USERID
log_on_failure+=USERID
nice=10
disable=no
}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關於FTP服務器的管理方法:
1、 暫時關閉FTP服務
有兩種方法可以使FTP服務暫停:
1) 以root用戶身份執行:
# ftpshut now
這樣就會在/etc目錄下生成一個shutmsg的文件,這時FTP服務器將無法使用,直到你刪掉這個文件。
2) 修改配置文件/etc/xinetd.d/wu-ftpd,將disable=no改爲disable=yes,然後重啓xinetd

2、 禁止某用戶使用FTP服務
有兩種方法可以禁止某用戶使用FTP服務器:
1) 在/etc/ftpuser中寫入該用戶帳號名
2) 在/etc/ftpaccess中寫入一行配置:
deny-uid 用戶名
用這種方法還可以禁止一個組的用戶使用
deny-gid 組名
3、 禁止匿名用戶(anonymous)登錄FTP服務器
有許多種方法可以實現,但我覺得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將anonymous寫入配置文件:/etc/ftpuser中,就可了.
31、文件服務器
我們還可以使用Red Hat Linux 7.1內置的Samba爲局域網內的Windows主機做文件服務器。如果在安裝系
統時選擇了SMB服務器軟件包的話,那麼 安裝完以後,Samba服務就已經Ready了。不過爲了方便配置,建議安裝一下swat,它提供了一個WEB界面的配置工具。它的安裝包是第二張光盤的/RedHat/RPMS/samba-swat-2.0.7- 36.i386.rpm。安裝完以後,它會在xinetd.d目錄中新建一個swat文件,其內容爲:
service swat
{
port=901
socket_type=stream
wait=no
only_from=127.0.0.1
server=/usr/sbin/swat
log_on_failure+=USERID
disable=yes
}
我們看到disable的值是yes,也就是說,現在swat還沒有啓用,因此,我們需要將其改爲disable=no,然
後重啓xinted。另外,由於這裏有一 句: only_from=127.0.0.1
說明只能在本機使用swat,而如果你想在Windows中用IE來配置的話,請將這句註釋掉或刪掉下面,我們以設置一個大家都可以訪問的homes目錄爲例,說明SWAT的設置方法:
1) 打開IE瀏覽器,在地址欄上輸入Linux的主機名或IP以及“:901”,例如:
[url=http://192.168.0.1:9000]http://192.168.0.1:9000


2) 如果連接正常,將出一個登錄提示窗,要求輸入用戶名與密碼,在此以root爲用戶名,並輸入root用戶的密碼,再單擊確定;
3) 如果輸入無誤,將出現Samba的配置界面:Swat的首頁;
我們可以看到在Swat界面中,最上面有7個圖標,分別是:HOME(首頁)、GLOBALS(全局設置)、SHARES
(共享設置)、PRINTERS(打印 機)、STATUS(狀態)、VIEW(查看)、PASSWORD(密碼)
4) 首先,我們單擊GLOBALS圖標,將出現GLOBALS設置頁面,其中我們對以下幾項進行設置:
? BaseOption à Workgroup:在些輸入工作組名(如NetBIOS中的工作組名)
? BaseOption à Netbios name:主機名
? SecurityOption à Security:選擇安全等級,在些選擇“SHARE”
? SecurityOption à hosts allow:允許的主機,通常寫入你的網絡號,如192.168.0.
? SecurityOption à hosts deny:如果你不讓某臺機器使用,則寫入它的IP地址
修改完後,點擊“Commit Changes”按鈕(在7個圖標的下邊一些),保存設置
5) 然後,單擊SHARES圖標,進行共享設置:
第一步:在Create Share按鈕的右邊文本框中輸入要設置的共享名
第二步:單擊“Create Share”按鈕;
第三步:確認“BaseOptions à Path的值爲你想共享的目錄,例如/home/smb/test(注意這必須是已經存在的目錄);
第四步:將“SecurityOptions à writeable”的值設置爲Yes,使該目錄共享爲可寫;
第五步:將“SecurityOptions à guest ok”的值設置爲Yes,使該目錄無需密碼訪問;
第六步:在“SecurityOptionsàhosts allow、hosts deny”中設置相應的主機IP;
第七步:將“BrowseOptionsàbrowseable”設置爲Yes,使其便於使用
最後,點擊“Commit Changes”按鈕,保存設置。
現在,我們就可以在Windows 9x上通過網絡鄰居訪問到這臺Samba服務器,並且有一個可讀、可寫的共享
目錄。在平時使用的時間,系統管理員可以點擊“STATUS”按鈕,切換到狀態頁面對其進行監測,在這個頁面上,你可以:
1) 啓動(Start smbd按鈕)、停止Samba(Stop Smbd按鈕)服務,以及重啓服務(Restart smbd按鈕);
2) 另外,你可以看到當前與Samba服務器建立的連接(Active Connections),並且可以按下“X”按鈕,中止它的訪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