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技術總結】linux 基礎

【Linux技術總結】linux 基礎

@author QiuRiMangCao | 秋日芒草
@Description linux 基礎 | 基礎操作 | 網絡配置 | 文件管理 | 磁盤管理 | 用戶管理 | 系統管理 | 其他
@time 2017-07-09

總結:linux是否熟練在於多敲,命令報錯時候先看看是不是犯了簡單錯誤,例如少敲空格,大小寫錯了,沒加sudo等。
一、基礎操作
    1.  Linux有兩種界面
        Ctrl+Alt+F1是圖形界面:
        Ctrl+Alt+F2~F6是字符終端。
        字符終端需要先登陸才能使用 
    2.  所有命令都要在終端裏面輸入,圖形界面的終端可以右鍵點擊桌面選擇終端打開。
    3.  一行命令敲完回車纔會生效。
    4.  每一行命令開頭都是用戶@主機名 $(或者#) 
        例如root@QiuRiMangCao #或者QCfan@QiuRiMangCao$
        如果你遇到了執行命令回車完不報錯也不重啓下一行,而且出現空白或者以>開頭的符號。請按Ctrl + C快捷鍵退出。
    5.  Linux命令與各個參數之間,一定要有空格! 
    6.  如果只記得某個目錄或命令的一部分,請使用tab自動補全來幫你;如果忘記了某項命令的參數意思,請在命令後面接上--help參數查詢
    7.  Nano介紹
        快捷鍵:
            Ctrl+x:退出 
            Ctrl+o:保存
            Ctrl+w:查找
            Ctrl+g:nano幫助
            對文件進行修改之後,退出時會詢問是否保存,以及保存的位置及名稱

    8.  重要整理:
        1)  單獨一個/表示根目錄,單獨一個~代表當前登陸用戶的home目錄
        2)  參數前一般都有- 
        3)  終端內字符都是區分大小寫的,路徑一般都是小寫的。參數與服務不一定。
        4)  普通用戶執行高權限命令時前面要加sudo(cd不用sudo)  
二、網絡配置
    1.  Hostname(主機名)修改
        臨時:hostname 主機名 例:hostname QiuRiMangCao

        敲完命令不會立即生效,輸入logout註銷之後重新登陸纔會生效
        (圖形化界面下關閉當前終端重啓一個即可生效)
        Hostname修改之後重啓電腦就會恢復。所以爲臨時修改。

        永久:nano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hostname一行
        修改完之後保存退出,不會立即生效,如果想立即生效需要接下來再使用hostname使其生效即可。

    2.  修改IP地址:
        首先輸入ifconfig,查看你的網卡名稱是多少(左上帶eth的)

        eth1即爲我的網卡名字(一定要記住這個網卡名,一會要用)
        臨時修改IP:ifconfig eth1 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例如ifconfig eth1 192.168.1.2 netmask 255.255.255.0

        永久修改IP:
        首先輸入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注意大小寫!)
        其次輸入service network stop
        之後輸入 nano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修改ONBOOT爲yes,BOOTPROTO爲static,IPADDR後接IP地址,NETMASK接子網掩碼,GATEWAY接網關地址,其他不動。保存退出。

        輸入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art
        其次輸入service network start
        之後輸入ifconfig查看是否修改成功

三、文件管理
    注:文件夾名稱後要跟/,文件不用。
    例:/tmp/是根目錄下一個叫tmp的文件夾
    /root/tmp是根目錄下root目錄下面一個叫tmp的文件
    1.  創建文件:touch 路徑/文件名
        例:在/root/下創建一個叫test的文件 touch /root/test
    2.  複製文件:cp 路徑/文件名 複製到的路徑 
        例:複製上面的test文件到/tmp文件夾 cp /root/test /tmp/
    3.  創建目錄:mkdir 路徑/文件夾名
        例:在/root/文件夾下面創建一個叫test的文件夾 mkdir /root/test/
    4.  刪除文件或目錄:rm –rf 路徑/文件夾名或文件名
        例:刪除上面創建的test文件夾和test文件 rm –rf /root/test/ rm –rf /tmp/test
    5.  轉換當前工作目錄:cd 新的工作目錄
        例:切換工作目錄爲/home/ cd /home/
    6.  顯示當前工作目錄路徑:pwd
    7.  顯示當前目錄裏面普通文件和木蘭列表:ls目錄
        例:顯示/home目錄下面的文件和文件夾 ls /home/
    8.  顯示當前目錄裏面所有文件和目錄列表:ls -al目錄  ls –al /home/
    9.  讓所有人對文件或文件夾都具有完全權限:chmod 777 路徑/文件名或文件夾名
        例:修改/var/log/messages文件爲777權限 chmod 777 /var/log/messages
    10. 在屏幕上顯示文件內容:cat 路徑/文件名
        例:cat /var/log/messages 只顯示文件後面n行的內容 :tail 路徑/文件名
        例:顯示/var/log/messages文件的後四行內容 tail -4 /var/log/messages
    11. 顯示文件頭開始的n行內容:head 路徑/文件名 例:顯示/var/log/messages文件的後十行內容 head -10 /var/log/messages
    12. grep:搜索關鍵字,一般結合|管道來用 
        例:在shadow文件找出含有root的行並輸出 cat /etc/shadow | grep test
    13. 輸出重定向>和追加輸出重定向>>
        例:輸出passwd文件的前四行保存到/home/test文件 cat /etc/passwd >/home/test
        (重要!:如果你是普通用戶。先創建/home/test文件再執行上述命令)
        >>和>區別:
        >:新的內容會把文件中原有內容覆蓋。
        >>:新的內容會追加到文件原有內容的後面,不會覆蓋。
四、磁盤管理
    1.  在VMware虛擬機設置裏面添加一塊3G硬
    2.  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新硬盤信息 
    3.   並使用fdisk分第一個2G分區 
    4.  分第二個1G分區
    5.  查看分區後信息並格式化新分區
    6.  創建/mnt/eee/和fff/兩個目錄,將sdb1和sdb2分別掛載到上面

五、用戶管理
    解:
    1)  創建:useradd test
    2)  設置口令:passwd test之後輸入兩遍111111
    3)  在shadow文件找出test用戶:cat /etc/shadow | grep test(注:|符號用shift+\鍵打出)
    4)  在passwd文件找出test用戶:cat /etc/passwd | grep test
    5)  添加test到sudoers:nano /etc/sudoers,尋找root開頭一行,在下一行按照格式填寫即可。


    解:
    1)  創建組:groupadd stus
    2)  添加新用戶到組:useradd stu1 -g stus -d /home/stu1dir
    3)  設置口令:passwd stu1

    解:
    1)  改名:usermod -l lily stu1(新名字在前舊名字在後!!!)
    2)  改地址:usermod -d /home/lily -m lily
    3)  創建組:groupadd liqiang
    4)  創建liqiang:useradd liqiang –g liqiang –G stus
    5)  添加密碼:passwd liqiang

    解:
    1)  查看用戶口令狀態:chage -l liqiang
    2)  查詢密碼:passwd -S liqiang
    3)  鎖定:passwd -l liqiang
    4)  解鎖:passwd -u liqiang
    5)  修改口令相關設定:nano /etc/login.defs

    6)   修改有效天數和警告天數:chage –M 30 –W 7 lily(注意大小寫!!!)

    解:
    1)  修改:usermod –u 600 test
    2)  刪除用戶:userdel -r test
        注:刪除之前先檢查當前用戶是否是要被刪除的用戶,防止出現當前用戶就是test,之後刪除test導致報錯的智障情況。
六、系統管理
    1.  系統內核查看:uname-a
    2.  系統版本查看:cat /etc/issue
    3.  內存使用信息查看: free –m
    4.  登陸用戶信息:who
    5.  進程查看:top ps(書P104 4.3.36.  服務啓動:service 服務名 start
    7.  服務停止:service 服務名 stop
    8.  查看服務狀態:service 服務名 status
    9.  結束進程:kill
        例:結束httpd進程 ps –A | grep httpd 查看對應的pid號(假設爲10000) kill -9 10000
    10. at crontab
七、其他
    1.  tar壓縮:tar -czvf 壓縮包保存的路徑/壓縮文件名 欲壓縮的文件或文件夾路徑
        例:壓縮/home/目錄,保存到/tmp/,保存爲home.tar.gz tar –czvf home.tar.gz /tmp/
    2.  tar解壓:tar -xzvf壓縮文件路徑 欲解壓到的文件夾路徑、
        例:解壓上面保存的home.tar.gz,解壓到/root/ tar –xzvf /tmp/home.tar.gz /root/
    3.  rpm安裝軟件:rpm -ivh 軟件包
    4.  apache服務器配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