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後浪沈從文和他的三個“母親”

沈從文,20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文學家之一,被稱爲「離諾貝爾文學獎最近」的中國作家,兩度獲得諾獎提名。

沈從文1934年完成的《邊城》,在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中位列第二,僅次於魯迅的《吶喊》。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沈從文的地位和影響名列前茅,是當之無愧的大家。

 1

沈從文的發展歷程如何?一百年前,沈從文爲什麼會“北漂”?“北漂”經歷給他帶來了什麼?

年少浪跡的沈從文,14歲便投身行伍,隨後遭遇一場騙婚式失戀,輸掉母親給他的錢。

18歲的他,想去北京碰碰運氣,希望能還清母親的債。

這是沈從文北漂的直接原因。此外,沈從文聽聞北京可以獲得大學文憑,正式學歷不過小學的他,內心對此有着極大的欲想。

北漂之艱辛無需多言,如今如此,百年前更不減絲毫,學歷低又幾乎身無分文的沈從文,舉步之維艱,超乎想象。

1922年,沈從文脫下軍裝,來到北京,報考燕京大學國文班,未被錄取。爲上大學,他就只好在北京大學旁聽。

這位北漂青年的日常生活怎樣?什麼叫貧寒交加?什麼是窮困潦倒?

沈從文每天只吃兩三個饅頭,一點小鹹菜。

入冬,氣溫驟降,他仍身着單衣,奔波於會館和宣武京師圖書館,兩點一線,苦讀《筆記大觀》、《小說大觀》、《玉梨魂》、《史記》,練習文章。

他也嘗試給報社投稿,但不僅不中,還被報社門房多次索要一毛錢小費。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兩年。1924年11月13日那個下雪的下午,沈從文終身難忘。一個人的來訪,宛如一炬火把溫暖映照了這個寒冬彌留的遊魂,沈從文的命運發生改變。

這天,沈從文的住所“窄而黴小齋”裏走進了一個作家,他叫郁達夫。

此時,北京已很寒冷,郁達夫進屋後,看見屋裏並沒有火爐,沈從文只穿着兩件夾衣,用被子裹着兩條腿在桌旁寫着。眼見他這般瑟縮,郁達夫將自己的圍巾解下,拍拍落在上面的雪花,戴在沈從文身上。

這天夜裏,《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出爐了,宛如當頭棒喝,震人發聵。沈從文在郁達夫請喫的一餐飯後,更加發奮“好好寫下去”。

1924年,沈從文陸續在《晨報》《語絲》《晨報副刊》上發表作品,他走上了文學生涯。

後來煊赫文壇的沈從文,在那個時代,是名副其實的後浪,引領了新的文學浪潮。

 2

沈從文爲什麼甘願從湘西較爲殷實的家庭來到北京受這樣的苦?

除上文提及的母親緣由和求知心態,重要的是家鄉湘西,對其產生的影響。

生母、文學、故鄉,在小禾看來,正是沈從文這位大家發光溢彩、安身立命的三大法寶,這就是沈從文的三個“母親”。

沈從文的母親黃素英(黃英),是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

作爲“鳳凰照相第一個女子”的她,小時隨哥哥過軍營生活,見多識廣,舉止大方。

“母親所見事情很多,所讀的書也似乎比爸爸讀的稍多。我等兄弟姐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這個瘦小、機警、富餘膽氣與常識的母親擔負的。我的教育得於母親的不少,她告我認字,告我認識藥名,告我決斷;做男子極不可少的決斷。我的氣度得於父親影響的較少,得於媽媽的較多。”

沈從文後來回憶。

知書達禮的母親,自幼對沈從文管教甚嚴。沈從文四歲時,母親就教他識字,當時已認識600個漢字。

誠如沈從文所言,母親教會他的不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性格與氣度。

當年,時任北大校長鬍適誇讚沈從文是天才,是中國小說家中最有希望的。

此言不虛,沈從文僅僅小學文憑,最終成爲一代大師。除卻不可企及的天賦與才氣,他異於常人的勤奮和執着也世所罕見。

在書本小書之外,沈從文更深入探尋社會這本大書,走南闖北,遊歷四方。書卷不如路程,現實社會則是更豐富、更深刻的底色和養料。

舉凡天才,百分之一的靈感承之於天,加以思索實踐,必將大放光彩。

故鄉湘西,則是沈從文的心靈之源,靈魂棲宿之所。

湘西鳳凰,沈從文先生的一支田園牧曲,理想主義、浪漫詩性,在這片純樸鄉野中飄然揮灑,生根落地。

五六十年代,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沈從文,出於某些原因,陷入迷狂狀態,他不斷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

 3

多少年以後,小禾以及一羣摯友,就這麼“一面看水,一面想你”。行走於鳳凰古城,看沱江水流奔湧,船隻進發,行人不絕;燈火通明輝煌,溢彩流光。

沈先生的墓地,聽濤竹林,風響連連。如星斗一般的文章,在邊城,於長河,寫進了一生的從文自傳。

小禾與後人們,一道鞠躬,赤子般的沈先生,在離去32年後依然笑容可掬,和藹親切。

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書信,當年情思,歷歷在目,在翠翠的癡癡望裏,在邊城的柔波中。

鳳凰城中沱江不息,後浪流淌翻湧,浪花淘不盡從文先生,永久熠熠閃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