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公差?你想用什么词形容自己的人生

        我们很期待和彩虹的邂逅,不过可曾知道它的由来?“光在经过空气中的水滴时,路径会折射、反射、再折射,在散成七种色彩后,以42度的角差,折返回我们的双眼”,42°是彩虹的角度。所长说:彩虹很像是一种理想、一种价值、又或一种信念。每到人生不同阶段时,它可能会碍于生活而埋没在庸碌之下,但当你拨云见日地在暴雨后找到一个新的平衡、新的高度,你一定还是能在天空彼端找到那一道彩虹。

        美好的东西谁都向往,或许“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更多的是为之不断的努力,有那么一天就会看到“短暂的彩虹”,世界是动态的,在那一刻角度光线完全符合,下一刻即赴他方,你是在找人生中的彩虹吗?42°太完美,可遇而不可求。

        机械设计或者加工中有一定的可容范围,即公差,允许其变动量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便达到互换或配合的要求,公差越大容差就越大,公差越小容差就越小,在不同的产品、功能,或者作用上有着不同的公差要求,在一定标准之中设定不同的公差,从而让产品顺利量产。产品很像是一种协调、一种配合、或者妥协。设计和加工协调、妥协,各自又在自己的范围内妥协、配合,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达到十足的配合,呈现出几近完美的状态,在磨合中似乎打磨着自己的棱角,成长出新的模样。

        配合似乎是生活中常存在的状态,合作方能无间,谁都不是万金油,如果你是“甲”,就需要“乙”,谁让我们是群居动物呢,古人狩猎都要分工合作打配合,三个臭裨将还能顶个诸葛亮。配合,还要拒绝它吗?

        数学答题中,老师不一定问答案,但肯定会问“有几种方法解答”,对于学渣而言,能想到一种解答方法就谢天谢地了,问几种?超纲了。就如我们常常看到别人把生活过成了各种样子,从未停止过探索,而自己还是在那个一亩三分地里“吭哧吭哧”地劳作,难道是“一日为学渣,终生为学渣?”

        有一个词我们肯定都不陌生:舒适圈,将舒适圈看做一份答卷,理论上舒适圈之外应该还有无限种可能,想不想找一种可能试一试呢?一个人太难,就去搭个伙呢!考试时蒙答案几乎有个千年不变定律:蒙C,蒙都蒙了,试试有可能更糟,那就去告诉你的孩子,以后考试就不要轻易蒙C 了吧,可能不吉利。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眼中的美丽风景想要用相机呈现出来的时候,似乎就不再那么美丽了,眼睛的像素和构造与相机不同,毕加索在腻烦了透视法来创作画作之后,开始尝试各种技法,他称为“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心和眼睛的构造亦有所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听从相机/心的选择去看待呢?常喝肥宅快乐水也可能不快乐的。

        定好角度矢志不渝地向前?选个范围,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不堵死每条路,透视太具象,难道不能抽象吗?比如摆地摊。那么你是怎么形容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