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也不想上班,想自由職業? 1 上班真的好喪 2 你爲什麼不想上班 3 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4 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最近我的微信羣多了一個討論話題,就是辭職跟創業。

很多朋友跟我說不想在企業上班了,想自由職業,想創業。

哎呀,連大鐘這種技術汪都在琢磨創業的項目....我驚呆啦

其實我也在琢磨啦,如果你發現好的創業項目,一定要告訴我哦。


1

上班真的好喪

每個月都有那麼三十幾天不想上班;

心累,不想上班,怎麼破?;

年度悲劇大片上映:上班;

每天起牀上班跟渡劫一樣,需要使出洪荒之力;

每天鬧鐘一響,腦子裏就出現五百條請假理由,不想去上班,但特麼的沒一條靠譜;

每天早上起牀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沒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總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上班,只適合拿工資;

上班簡直就是在浪費生命和金錢;

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的出現在你的社交生活中,於是上班,聽上去就是那麼喪的一個詞。


2

你爲什麼不想上班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我們上班是爲了實現三種需求,物質需求、情感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物質需求是最基本得到需求,包含水,食物,睡眠,性等內容,簡單來說,就是爲了工資。

情感需求體現在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融入大團體,和大家建立起良好的社交關係,得到團體的喜歡,也是是對友情、信任、愛情的需要。

自我實現需求是指個體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實現自己的追求,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的渴望。

馬雲說員工離職的原因是什麼?1、錢沒給到位;2、心受委屈了。歸經到底,就是幹得不爽。事實上,普遍的離職原因,都是因爲物質需求、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但這你不想上班的原因嗎?恐怕不是。你不想上班,是因爲你自我實現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朝九晚五的一成不變,勾心鬥角的職場,疲於奔命的升職加薪,可以預見的未來職業瓶頸和焦慮,你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大鐘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數據分析師,我們都在拿她打趣,996與通宵達旦的加班,喫掉了她生活的自由。沒時間談戀愛,沒時間去旅行,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如今以公司爲家。

有朋友很憂心跟我說,怎麼辦,朝九晚五,拿固定工資,上着固定的班,雷打不動得地鐵擁擠,走着能一眼望到頭的人生,發展空間似乎越來越晦暗不明,總有種把自己的未來交到別人手上得感覺。心好慌。

真想出來做點什麼。


3

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自由職業是指擺脫了企業與公司的制轄,自己管理自己,以個體勞動爲主的一種職業,譬如律師、自由撰稿人、獨立的演員歌手是也,推而廣之,似乎將大街上練攤的小商小販也爲作此類,他們是同樣的沒有“組織”的自由工作者。

身邊越來越多人,放棄了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幹起了自由職業,又或者自由創業。我認爲某種意義上,自由職業=自由創業。

前段時間跟一老同事喫飯,她原來是某公司銷售總監,剛辭職,目前正在整合手上資源,開始自由職業。很有能力很實幹的一個人,在公司卻得不到重用,屢次被公司的門派之爭當槍使。她在飯桌期間侃侃而談,精神狀態也比上班時候好很多。她坦言每天都很充實,行程安排的很滿,既然老闆不懂賞識我,我爲什麼不能自己賞識自己?

每天行程安排的很滿。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不用披星戴月趕公交,不用按部就班打卡,可以平衡家庭跟工作,累的時候就少乾點活。

自由職業的背後,不是自律就是自廢,非死即生;而真正的自由背後,是自律。

花更少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可以賺到比上班更高的工資,擁有大把時間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也許是大部分不想上班的上班族們心中最理想的自由職業狀態。

的確有部分自由職業者正在過着這種生活,卻不是普遍現象。

那些目前看來混的還算好的自由職業者們,他們背後是一天24小時隨時隨地都是工作;是每天疲於奔命的碼字、談業務、做自己認爲擅長而又專業的事情;是每天收入朝不保夕的擔憂;是每天懷疑自我競爭力的焦慮,是痛並快樂着。

大多數的自由職業者最後返回了職場,直言混不下去了。

少部分的自由職業者沒有足夠的自律,而變成了自廢,成了無業遊民。


4

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在你準備辭職之前,你有問過,你真的適合自由職業或者自由創業嗎?

現在常見的自由職業,不外乎寫作、設計、攝影、自媒體、技能服務、開店這幾大類。要麼你是有變現的技能和自律意識,要不你是有錢。

自由職業者這樣說:

一個人抽象地蕩過,就再也不能具象地上班了。

那麼以下幾點,你應該好好問問自己。

1)你有足夠的自律嗎?

脫離了上班的束縛,自己反而一下子放縱起來,就像考上了大學就丟開書本一樣,自律什麼都是說說的,完全做不到,很焦慮很不安。

這是大多數人的心聲。

自由職業者沒有固定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所以在一個相對輕鬆的氛圍當中,卻更需要極強的自律能力,否則,你的一杯咖啡,一包零食,或者身邊的一隻貓,可能就會打斷你的工作節奏。而不知不覺的放鬆,就有可能不小心把自己拖到deadline,無法保障工作質量。

真正使你職業自由的,只有自律。

2)你能靠自由職業養活你自己嗎?

經濟收入是自由職業者一切焦慮的源頭。

接近一半自由職業者比上班時賺得更少,甚至沒有達到上班時賺的一半。

有時自由職業發展到中後期,經濟收入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職業規劃和自我成長的問題又會冒出來。

你有沒有持續的競爭力?

3)你善於學習和自我增值嗎?

一旦你決定從事自由職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孤獨寂寞的。你很可能是一個人單槍匹馬,沒有同事跟你共事奮鬥,沒有良師益友在你身邊提攜,面對日新月異的商業環境,你更需要懂得自我學習,自我增值。

知識分享的時代,獲取知識不是難事,難的是你要“抽絲剝繭”的理解本質,技術大家都能會,而不會的是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玩法!

看互聯網發展就知道了,前幾年玩的是圖文,這兩年已經是短視頻了,最近vlog又大行其道,“摩爾定律”不但適用於硬件,也適用於互聯網,而互聯網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4)你會算投入產出比嗎?

公司財報的數據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PE(市盈率),用大白話解釋,就是投資一個生意,幾年能回本。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投入成本,也許你在公司上班每個月能賺6000元,但加班不多,週六日基本都可以正常休息。可變成自由職業者之後,可能面臨兩種情況,

月賺1萬,而且維持和上班時相當的工作強度。還是月賺6000,但24小時隨時都在“工作狀態”。

簡單比較一下,您就知道是否應該堅持了。


看完之後

你還想辭職,從事自由職業或者自由創業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