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訴理科男

    這事是真的。在某著名理工科大學教室的打水房裏,一男一女在排隊。女生忽然回頭對男生說:“我擰不開杯子了。”男生說:“哦,那我先打水吧。”

 

    還是這所著名的理工科學校的BBS上,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熱帖,叫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主貼是懷舊自己少不更事的青蔥歲月:“ N年前某天我約了我剛表白沒幾天的mm一起出去喫宵夜,喫完宵夜又在校園裏閒逛,然後送出了我的first kiss。逛到十一點鐘回宿舍,她的宿舍已經鎖門了,在快到她們樓的時候她忽然說,要是鎖門了今天就不回去了。可是我聽了這句話之後的第一反應是屁顛屁顛地跑到她們門口拉了一下門,門開了……然後我很haippy的說,還沒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底下衆多人回帖:“伊是隔壁班的美女,上大課的時候要到了我的手機號。某次約出來了,晚秋,夜晚,小樹林邊。美女說:我冷。我說:咱一起跑跑,跑跑就暖和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某女當年約會俺,悄悄和我說:誰誰誰都以爲我們是男女朋友呢,真過分。我說,是啊,咱身正不怕影子歪,讓他們說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師妹說要給我介紹女朋友,明天早上圖書館門口約給我見,然後第二天到圖書館門口,沒見到她說的女朋友,只見到穿了一身新衣服的師妹。俺大呼上當,揚長而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發帖者們回憶自己當年錯過了許多暗示,語帶懊悔,但是也有些微妙的得意——覺得這種“不解風情”並不是什麼愚鈍的表示,覺得這頂多算“傻得可愛”。

 

    經常會有人羨慕理工科學校的女生,覺得物以稀爲貴,的確,她們少得像快要滅絕的稀有動物,可在那些男生眼裏,她們也僅僅是稀有動物而已。

 

    理工科男生們經常哭天搶地說自己沒有女朋友,可內心深處,他們並不認爲這是因爲自己條件太差、活成盧瑟兒(失敗者)、沒人喜歡,而是一心向學、爲人正直、坐懷不亂,待到功成名就的時候,車子會有的,房子會有的,mm也會有的。

 

    這就是理工男最不讓人喜歡的地方:他們的木訥固然也是一種美;他們的實際大多數時候能派上用場;他們的不解風情,總有一天也會“學着自己長大”;可他們的優越感,幾乎噴薄而出,讓人難以忽略不計。

 

    從小到大,無數老師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理科學不好了纔會去學文科。”於是,我們就生活在一種印象之下:學文的人比學理的人普遍智力更低。事實到底是不是如此,誰都沒有統計和證實過,說到底,檢驗智商這回事,發言權不還是在學理的人手裏麼?

 

    於是,文科的人在學理的人面前多少有點自卑,相信他們情商低是因爲智力過高,毫無情趣是因爲不拘小節,內心雖然乾癟,可他們提高生產力創造社會財富。

 

    我曾經與一個理科生爭辯“到底是曹雪芹偉大還是袁隆平偉大”的問題長達兩個月之久,最後誰都沒有說服誰,他以“沒有人研究怎麼種水稻曹雪芹早就餓死了”的結論單方面宣告了自己的勝利。

 

    這就是理科生,覺得天降大任於斯人。在國外,法律系是總統的搖籃,制度立國;而在中國,近幾年國家領導人皆出自於理工科大學理工系,技術治國。理科生的法寶是《大學》裏的話: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誠意,欲誠意先致知,欲致知先格其物——這句話用現代文翻譯過來,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理科生們總是認爲“空談誤國”,口頭禪是“做大做強”。他們覺得蛋糕做得越大越好,怎麼分並不是那麼重要。在這種指導思想下,有一種“情懷黨”和“工業黨”的劃分方法很是有市場。所謂“情懷黨”,不分左右,都是叉着腰罵街的發牢騷的;而“工業黨”,則是埋頭爲這個國家和人民幹活的。

 

    理科生們把自己放在“俯首甘爲孺子牛”的道德高地上,讓人也無從辯駁,從小就被灌輸“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的文科生們,只好承認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鐵分文,百無一用是書生。

 

    從前,理科生們把人分成“文青”和“非文青”。現在,他們把人分成“文傻”和“非文傻”。所謂“文傻”,或受限於先天智力的缺陷,或受困於後天的教育,對事實和邏輯罔顧,不僅無用,簡直愚蠢,只會抒情,毫無智力活動的跡象。

 

    《麥田守望者》裏有一段對文學藝術的諷刺,很有代表性——“我由於自己愚蠢,一直以爲她十分聰明。我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爲她對戲劇文學之類的玩意兒懂得很多。要是一個人對這類玩意兒懂得很多,那你就要花很大功夫才能發現這人是不是真正的愚蠢”。

 

    而微博上曾經有個著名的掐架,是文學青年心目中的女神王菲與科學青年心目中的男神方舟子。大年初三,王菲在其微博上轉了一條“木製佛像在大火中竟然絲毫無恙地屹立在夕陽中”的微博,還說“無以言表,不可思議,頂禮遍知佛尊”。

 

    方舟子迴應道:“還有無數尊葬身火海的佛像你也別忘了頂禮。誰要覺得這尊佛像不可思議的,拿來點把火試試?”

 

    在一部分理科生眼中,宗教是跳大神,文學是扯淡,經濟學是騙錢,法律是無中生有,歷史都是騙人的,政治就是“綜合國力”的成王敗寇。這種認識確實讓人無法反駁,因爲把人掰開了揉碎了,也只不過是60多種化學元素。

 

    美劇《生活大爆炸》讓理科生們又爲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代名詞,叫做“geek”,表示自己智力超羣,性情古怪。“geek”讓他們的毫無個性忽然變得時髦奇突起來。

 

    我心目中的geek,是《美麗心靈》中的納什,他的同事曾經這樣描述他:“所有的數學家都同時生活在兩個迥異的世界中。一個是柏拉圖式的冰清純淨的世界;同時他們也得生活在短暫、混沌、且需不斷順應變化的現實生活中。”

 

    真正的geek,內心有一個純淨如水的科學世界,他們孤僻,但對於俗世人間的浪漫卻有含蓄的嚮往。

 

轉自: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808463.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