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生活


昨天,我和先生孩子到超市去選購六一兒童節的禮物。超市裏琳琅滿目的玩具讓我難以做出選擇。先生帶着孩子去選自己喜歡的禮物,而我要給哥哥的女兒和先生姐姐的女兒選兩份禮物,沒有養過女兒的我不知該怎麼挑一份好的禮物。我每拿起一份禮物時,總覺得另一份回更好。就在不斷的拿起放下中,我消耗了產不多兩個小時,挑禮物的過程我有着急又糾結時,心想着若是用這兩小時來看書,我應該又能學到一些好的表達,有一些新的感悟吧!

我經常提醒自己要活在當下,享受生活,但是生活又是什麼呢?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開始記錄手賬,把自己每天每小時記錄下來在做什麼,從而可以做到更加精確的時間管理,利用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

後來,發現其實時間管理過度了,是會忘記了生活的。發現自己不能專注於此時此刻的生活,目光只放在提升自己的目標上,而產生焦慮。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經說過:“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假若爲學問爲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

是啊,生活就是發現生活的美,享受生活的多元化,領略其中的味道,培養生活的活力於生機不也很重要嗎?

挑選玩具時,我不也可以領略玩具的精緻與童趣嗎?爲什麼我把它當成了一種任務,讓自己左右爲難,疲憊焦慮呢?生活中閱讀和寫作就一定比逛超市高級嗎?生活的意義有是什麼呢?

昨天下午,兒子熟睡後,我再一次拿起劉亮程先生寫的《一個人的村莊》,他筆下的一草一樹,一屋一路都成了一篇篇充滿了生活的覺察與感知的文章,我歎服他的文筆但我更欽佩他對於生活裏每一處細小的觀察與感悟。

閱讀學習與寫作並不影響我們關心糧食和蔬菜。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堅持正念,關注於當下的事情。高效休息法中說到“大腦的所有疲勞和壓力都來自過去和未來:對過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對未來的事情充滿不安。”

是的,如果大腦沒有專注當下時,許許多多的想法讓我們的身體產生內耗,做一件普通的事便會覺得很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