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檔案館向家舟:一部何氏譜,半部長陽史!

尊敬的各位何氏鄉親,大家好!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向家舟,是長陽史志研究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致力於地方歷史文獻的蒐集整理和長陽地方通史研究,很高興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交流。

今天,二十多位不同輩分、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何氏宗親,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前來何家坪參加聚會,讓我看到了何氏家族的團結。古有蘭亭集會、流觴曲水,今有何氏歡聚、共襄盛舉。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樣一種相親相愛、精誠協作的氛圍下,何氏家族續譜工作一定能夠成功完成!

族譜,與國史、方誌,在不同層面、不同程度上共同組成中國傳統三大文獻。因此,我作爲一名地方文史愛好者,經常需要翻閱研讀縣內外族譜。通過這些族譜,不但使我挖掘到大量史料,而且還幫助我構建了立體的研究思維。從這一點來說,譜牒不僅是家族的珍貴文獻,更是地方不可多得的文獻。

長陽何氏家族的舊譜就是如此。前些年,我通過網絡觀賞到何氏族譜的部分精彩畫面,內心不由得爲之一震,爲之一喜。震驚的是,長陽何氏歷史竟如此悠久。驚喜的是,何氏家譜的很多記載與縣誌一致,而比縣誌更爲翔實。通觀何氏老譜,我形成了這樣一個認識,那就是:一部何氏譜,半部長陽史。

自初唐養性公自河南遷居長陽以來,何氏後裔以龍舟坪爲中心,向縣內外輻射,繁衍生息近1400年,見證了千年古縣的風雲變幻。首先,何氏與長陽縣城龍舟坪共成長。長陽古稱佷山,自李伯禽“背陳入隋”,始改名爲長陽。唐初以前,長陽及前身佷山縣城,都在長陽中部的清江邊。但自貞觀八年,長陽縣城移治到“鵝毛村”,就標誌着縣城正式遷住龍舟坪。而何養性公遷於長陽的時間是貞觀十三年,恰逢其時。這就說明,何養性公當時是最早一批縣城的建設者。時間過去1000多年,而養性公的主體後裔依然在這片土地努力奮鬥、爲家鄉奉獻。第二,何氏與長陽共患難。歷史上,長陽曾經疆域遼闊、人口衆多、文明昌盛,但也常常遭受兵災。有據可查的兩場大災難,一在元末,一在明末,均與窮兇極惡、貪得無厭的容美土司有關。元泰定三年(1325年),容米洞蠻(容美土司前身)田先什用等結十二洞蠻侵擾長陽全境,並攻陷縣城。在元代民族分化、排斥和輕視漢族的指導思想下,容美土司被綏靖和縱容。而對長陽造成的後果是,西南部從此漸淪爲土司轄區或買管區,而人口因土司蠻兵蹂躪而大量損失。宋代及元代前中期,長陽有十三鄉,至明初僅只設三鄉,既說明了疆域因土司侵佔而縮小,也說明人口因土司殘害而極減少。而明崇禎十七年,容美土司手下的水濜安撫使司長官唐鎮邦又趁“國難”,率蠻兵攻打長陽,攻陷龍舟坪並佔據數年之久,致使龍舟坪成廢墟,歷經明代300多年積累的縣域文明毀於一旦。而這些歷史,在何氏族譜中也得到了印證。我們既驚歎於國史、方誌和家譜在這些方面的高度契合,又感嘆長陽以及包括何氏家族在內的長陽先民的悲慘經歷。當然,我們更應爲長陽以及何氏先祖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來,重建輝煌而點贊。他們都是“打不死的小強”!第三,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正因爲有一些有學識、敢擔當、重奉獻的長陽人、長陽何姓人,我們這個地方纔能進步和發展。舊縣誌和貴族譜中記載的何學禮反抗容美蠻兵,不屈不撓,獻出了生命。何其昌學富五車,身正爲範,但他並沒有窮書生的酸腐氣,充滿的是以身許國的豪情!何多瑀爲晚清長陽賢達,熱心地方公益事業,無論是遷建文廟、修建鳴鳳塔,還是編纂同治《長陽縣誌》,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延及近代,何大熙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對於他的功績同樣要予以肯定。今天,我在我所認識和今天看到的何氏子孫中,同樣是長陽社會的中堅力量,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他們先祖的影子。

由此觀之,何氏族譜不僅是家史,更是地方之史。我們今天修好族譜,不僅是爲了延續家族文化,更是爲地方留存史料。我衷心希望,何氏族譜既能夠修成一部“高大上”的大作,也能修成一部喜聞樂見,並可以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在此,我謹提出幾點建議,供各位何氏鄉親參考。

第一,奠定好修譜的基礎。一是要廣徵老譜,並喫透老譜。二是要統籌開展好世系登記工作,按照一個標準收錄人丁,以嚴謹的態度對接好先輩世系。

第二,增強內涵和價值。我建議,凡何氏聚居村落和祖墳等照片均可以照片的形式上譜。今後一旦世事變遷,這些照片將是寄託鄉愁和思念的最好載體。凡爲國爲家作出貢獻,可歌可頌之人,皆可於譜中留存傳記或簡介。

第三,避免低級錯誤。族譜內容,不應出現違反現行法律法規政策,不應宣揚封建落後思想,不應有歪曲國史和地方歷史,不應搞故意標新立異,不應校勘不精錯字病句累篇連牘。同時,不應有攀附名人,亂借他譜的情形。當代社會,族譜已不是衡量門第的依據,就算冒充皇帝之後也不可能有何實際意義,反會遭人恥笑。

我充分相信,有何氏衆多孝子賢孫的齊心協力、何氏族譜工作一定會圓滿成功!這必將是我縣民間的一大盛事,值得我們期待,也值得我們最終送恭賀。同時,我也衷心地祝願所有何家人能通過族譜這件事,心與心能連在一起,在修好譜的基礎上,還能長期互通有無、守望相助,共同發展進步!

謝謝大家!講的不對的地方,請各位何氏鄉親批評指正。

向家舟,男,祖籍宜都陸城向家巷,峽州義門向氏後裔,癸亥年出生於長陽。現供職於長陽檔案館(史志研究中心),側重於長陽曆史文獻收集整理、長陽明清及民國曆史研究。編有《長陽舊志輯補》,撰有《賀家坪姓氏志》《資丘姓氏志》,纂有《義門向氏三修族譜》,均待梓。正在整理校注同治版《長陽縣誌》、民國《重修長陽縣誌四區採訪冊》。2019年初創辦微信公衆號《佷山訪古》,刊登個人及朋友原創歷史文化作品100餘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