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科技爆炸下的“艾滋困境”

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好像已經過去,但很多問題依舊需亟待解決。

無可否認,我們的確正處在科技爆炸的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新能源等等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創新層出不窮。很多人甚至一度覺得征服自然的夢想正越來越近。

而一個新冠病毒卻將這種感覺擊得粉碎。在這場災難之中,科技的日新月異,似乎並沒有如想象般的發揮出顛覆性的作用。衆多的科技公司,在災難面前能夠提供最大的支持不是技術,而是錢和口罩。而醫療機構對於病毒的攻克速度,也差強人意。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曾經紅極一時的一個觀點:20世紀是計算機的世紀,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但現在看來,這個世紀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生物科學和計算機似乎在這場戰疫中並沒有取得主動,甚至還讓這個觀點再次坐實了“笑談”之說。

新冠席捲而來之後,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科技爆炸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但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優質的生活。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在很多疾病面前,科技爆炸也許更像是一個假象。人類依舊有着漫長的探索求解道路,而在這條路上,一刻也不能鬆懈。

比科技爆炸增長更快的艾滋病

前段時間,南方都市報一篇名爲《疫情下的艾滋病感染者:封路封村與斷藥危機 》的報道,再次將這個特殊羣體的拉至聚光燈下。如果說抗擊新冠是一場戰役的話,那麼人類當前最極限的醫學科技所面臨的艾滋病難題,則是一場規模更爲宏大且持久的慘烈戰爭。

艾滋病對經濟造成的損失幾乎無法準確估算。在公開資料中,只能查詢到06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上,國內分離艾滋病病毒第一人、我國著名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毅,引用了經濟管理專家李京文院士領導的研究組所做的測算:在2006至2010年間這5年,中國艾滋病患者個體人力資源的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總量估計爲2855.7億元,對農業生產力的影響及其導致的GDP損失爲164.5億元。

也就是說,僅僅在06到10這五年時間,艾滋病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超過了3000億元。

而這組數字僅僅是可計算範圍內的。除了勞動力的減少對經濟造成損失,留下待撫養的艾滋孤兒教育生活費無法計算在內;艾滋病導致貧困人口增加,加大貧富差距的損失無法計算在內;艾滋病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造成社會恐慌,影響人們心理的安全感也是無法計算的;由於艾滋病傳聞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它對當地的社會形象和經濟發展投下的間接陰影,及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計算。

換言之,艾滋病的泛濫不僅會造成大量人口損失,而且對整個社會、經濟與各國國力都是沉重打擊,已經成爲全人類的共識。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當一個國家艾滋病達到普遍流行的程度時,這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5%。

當前是公認的科技爆炸的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但在科技大爆炸的背後,艾滋病的預防形勢卻依舊如此嚴峻,這讓科技爆炸的底色多了一絲蒼白。

根據我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我國HIV/AIDS病例從2013年末的80.9萬人增至2018年末的125萬人,年複合增長率高於全球水平。國家衛健委數據指出,中國艾滋病感染率爲萬分之九。換言之,若加上更多未被檢測出來的人羣,中國每1000人就有1人感染艾滋病。

事實上,在經歷將近四十年的發展研究之後,我們已經對艾滋病有了充分的認識和預防意識,但卻還是面臨着一個尷尬的事實,爲什麼艾滋病的增速依舊沒有受到明顯任何壓制?

現狀有些令人不安。雖然國內一直在努力擴大檢測發現更多的感染者,以期把未診斷的感染者比例縮小,直至壓縮到不足以在人羣中繼續流行的比例。然而,自2004年開始擴大檢測策略以來,檢測人數和新診斷感染者人數不斷增加,但未診斷的感染者比例卻還高達30%。這些未診斷的感染者,在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的同時,也成爲疫情繼續蔓延擴散的主要傳染源。

種種數據表明,艾滋病離每個人並不遙遠,甚至比新冠更爲可怕。在艾滋病無法得到徹底治癒的前提之下,如何正確的預防艾滋病,成爲每個人必須意識到的問題。

安全套是“艾滋困境”的原因之一?

關於艾滋病的預防,絕大多數的人們可能會認爲,是不是戴安全套就能完全避免艾滋病的傳播呢?

近年來,我國基本上已阻斷了輸血傳染艾滋的途徑 。經母嬰傳播的途徑從2012年的7.1%降低到目前的不足4%,處於歷年最低水平。但中國整體艾滋病仍呈增長態勢,這說明,經性生活傳播而導致艾滋病呈大幅增長趨勢。而近五年的調研數據支持了這一結論,調查顯示,在15∼24歲羣體中,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佔到96%。

世界著名的Nature(自然)旗下期刊《ScientificReports》在2015年7月刊發了中國的一篇調研報告《HIV burden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這份多年的追蹤報告指出,中國發放了大量的避孕套,做了大量的社會教育,同時也大力加強藥物治療,但艾滋病仍在增長,在男同之間增長尤爲明顯。

這與當下科技爆炸的日新月異顯得格格不入。我姑且將之稱爲科技爆炸下的“艾滋困境”。

另一項數據也說明了形勢的嚴峻:去年7月底,來自中國疾控中心和清華大學醫學院的學者在《Science》上發表的文章:《 HIV病毒在中國學生羣體中飆升》表明, 根據文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年,新診斷的感染HIV的大學生人數年增長率在30%—50%不等。如此之高的增長率讓人瞠目結舌。

作爲目前只能預防無法治癒的疾病,使用安全套已經成爲普遍共識。甚至各地也早已有了免費發放安全套的政策出臺,但事實上,我們慣有認知裏的“預防艾滋病,請用安全套”,看來並不能完全杜絕傳播的發生。

天然乳膠的分子結構的空隙大約爲3000-5000納米。人類的精子分子結構超過5000納米。所以天然乳膠安全套能避孕,就是這個道理。這是全球公認的避孕套能避孕的原理所在。但有一些病毒的分子結構很小,比如艾滋病病毒分子直徑大約是150-400納米,而乙肝等病毒分子直徑甚至小於100納米。這些病毒理論上可以輕易穿過普通的乳膠避孕套。

也就是說,普通的安全套雖然可以降低病毒傳播機率,但並不能完美隔絕那些病毒。而認爲安全套百分之百安全的這種固有認知,可能正是形成當下“艾滋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美國FDA發表的美國國家生物實驗室報告《An in vitro evaluation of condoms as barriers to a small virus》關於避孕套阻隔細小病毒的體外試驗評估中,2.6%的避孕套並不能抵擋各種細小病毒的滲透,包括艾滋病毒。而全球知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研究聲稱,避孕套預防艾滋病的失敗率爲16.7%,更爲誇張的是,《英國社會科學醫學雜誌》稱,阻隔艾滋病的失敗率可能高達31%。

如果這些數據是真實的,這隻能用可怕來形容。結合有網友反饋,雖然使用了安全套,但也染上病的情況,所以,病毒也並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容易預防和治療。

雖然安全套最終的功能是避孕,但完成這個基本功能後,在沒有更好的預防措施之下,到底有沒有一種可能完全杜絕艾滋病毒的安全套呢?

這依然關乎着阻斷艾滋病性傳播途徑的成敗與否。而這不僅僅是安全套的問題,也是科技的挑戰。

科技賦予安全套上的“希望“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因異性人口基數大,由異性傳播造成的新發感染對新發感染總數的貢獻依然很大,但因源頭分散,控制非常困難。有機構預測,在未來幾年,異性性傳播的感染者佔總數的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從目前的70%緩慢向80%攀升。男男性行爲人羣HIV感染率在2005-2015年間一直穩步上升,並在近幾年維持在高水平。

安全套已經成爲最後一道防線。

有數據表明,中國在2016 年避孕套使用量已達96 億,到2017 年這個數值已突破100 億,年均增長15%以上,目前國內安全套使用適齡人羣覆蓋接近7 億人,常用消費人羣接近9000 萬,僅國內整體避孕套潛在市場高達百億。

如下龐大複雜的市場環境下,急需一個可以完成這一技術行突破的品牌。而從商業角度來看,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有機會成爲市場的顛覆者。

在行業內,能夠隔絕艾滋病毒的理想安全套,應該是擁有三層結構的複合型阻隔避孕套:兩面爲新型天然乳膠,富含一些活性成分。而中間層夾着一層改性的納米材料(改性聚氨酯層),分子空隙約低於30納米。三者複合成爲新型的複合型阻隔避孕套。

但問題是,將天然乳膠的彈性及舒適性,與改性聚氨酯的阻隔性進行復合,這在全世界的乳膠生產行業都是技術難題。

幸運的是,國內的桂林恆保健康防護有限公司,作爲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堅持研發了8年,終於成功的攻克了這一難題。作爲恆保防護家族的成員,倍力樂旗下的華盾®牌複合型阻隔避孕套,成爲全世界第一款可以防止艾滋病滲透的避孕套。

在倍力樂的新型乳膠層中,添加的活性劑中含有特殊硅羥基成分。特殊硅羥基與乳膠分子交連後形成新的銨陽離子層。這種結合層讓避孕套形成“表層保護層”。這些離子層除了能讓表面的乳膠膜更加光滑平整,還具有吸附細菌的作用,通過改變細菌細胞壁通透性,形成細菌的“接觸性死亡”。

而經過上海微譜檢測機構的進一步測試表明,將產品的截面放大到20000倍時,截面在切斷時,因其它顆粒而帶出的“坑”,其直徑爲284納米。作爲對比,在旁邊放置了120納米的艾滋病大小的顆粒,我們發現,截面整體上的緻密性遠超過艾滋病毒的大小。這進一步證明了產品對於艾滋病毒的阻隔性能。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嚴謹測試也表明,這種新型的複合型阻型避孕套,在表面層的新型乳膠中的活性成份,可以去除99.7%的艾滋病毒。 另外國家級的檢測報告可以證明,這款避孕套在針孔、爆破等主要指標上,是超過ISO4074對於普通避孕套的要求指標的。

從2012年獲得發明專利,到2019年生產出世界第一隻阻隔避孕套,桂林恆保防護公司的成功,讓中國避孕套產業第一次具有了顛覆世界避孕套品牌的機會。

在疫情隔離期間,安全套的銷量出現了大漲,但全球最大的避孕套生產商馬來西亞康樂工廠受疫情影響停工已久,估計會造成一個億的避孕套缺口。全球不少地區更是出現了“瘋搶”安全套的現象。

隨着馬來西亞的啞火,國際把避孕套供給的希望轉向了國內。現在國內絕大多數的生產商、供應商、物流運輸企業基本上都實現了復工,產能也逐漸恢復了原有水平。

而這一次全球避孕套的短缺有可能會成爲“倍力樂”的機會。畢竟隨着衆多國家避孕套生產商已經減產甚至是停產,而國際市場需求又大,中國成爲了供給的最大希望,國內品牌完全可以趁這個機會增加知名度和銷量,完成逆襲。更何況,倍力樂具有真正可以隔離艾滋病毒的能力,它的越發展壯大,就等於爲解決艾滋病困境增加了幾分力量。

能夠成功阻隔艾滋病毒,這無疑是解決了市場的一大痛點,尤其是在經歷了新冠的洗禮後,人們正在空前重視健康問題,同時,也可以說,倍力樂的成功誕生,不僅僅能夠商業層面的成功,也是科技的一次勝利,爲解決當前的艾滋困境貢獻出了一份力量。

總而言之,也許我們徹底征服艾滋病的仍然需要時間,但科技的突破正在讓我們從中看到希望。守住最後一道防線,就等於爲人類攻克艾滋病這一難題贏得了寶貴時間。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爲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