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運營個人公衆號兩年,是一種什麼體驗? 第一次接觸公衆號,2015年10月,我大一。 那年我大二,我第二次接觸公衆號。 不同的階段,對有用的定義不太一樣。 於是去年年底,我又停了下來。

第一次接觸公衆號,2015年10月,我大一。

當時沒進學生會,進了系裏面的一個小組織。

進入部門的第二個星期,部長對我說:“水韜,這個公衆號以後交給你和xx負責了。

帶着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我和另一位小夥伴就這麼開啓了我們摸索公衆號的道路。

後來還參加了院級組織宣傳部給我們的公衆號培訓,培訓內容大概就是:教我們用秀米編輯器。

因爲是系裏的一個小組織,對文章的內容沒有太大限制,這一點讓我有了足夠多的練習機會。

於是呢,我一開始寫的文章都比較的迷,我寫過網傳星座,追過春節六小齡童熱點,寫過情人節話題,寫過孤獨患者……

但準確地說,這些推文是微博的複製粘貼,我也靈活運用到了師姐教我們的推文排版技巧。


推文處子秀:你造嗎!你的星座已經變了!


這是我公衆號生涯的第一篇推送,雖然排版很醜,內容很差,但那天下午排版時緊繃的神經,推送掃碼的激動,轉發朋友圈的放鬆,永遠忘不了。


現在想想。

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有這段在小組織宣傳部的經歷。

運營校園組織號的這大半年,讓我熟悉了基本的後臺管理,也敢自稱入門小編了。


雖然沒能拯救那個號,和現在很多校園號一樣,沒有靈魂,這大概就是很多校園組織號的歸宿吧。

在那以後,我發現了排版,還需要一定的設計能力和審美,於是我參與了刷爆朋友圈的一門訓練營網絡課。

沒錯,是一週進步的PPT基礎訓練營

接下來的半年裏,我也通過訓練營、碎片化推文、付費課程掌握了一定的PPT操作水平,在幾次朋友圈打卡引來衆多點贊。


我天真地認爲:自己的PPT水平已經能夠在學校裏分享了,於是我在2017年3月19號創建了自己的公衆號,取名就很隨便:水韜呀。

當然,這第一篇文章愣是憋不出來,也讓我對自己的PPT及輸出水平產生了一定思考,最終得到的結論是:我還太嫩,會操作≠會輸出。

於是我暫時地放棄了,選擇了繼續學習PPT,同時我開始在校外尋找新媒體編輯的實習,希望能夠跳出學校圈子瞭解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憑藉着PPT和H5的一些作品優勢,我很幸運地獲得了一份來自南方人才市場-廣州市高指中心的一份新媒體編輯實習。


那年我大二,我第二次接觸公衆號。

比較政府官方性質的公衆號,因爲內容是固定的,所以我只要完成優化排版和視覺可視化設計即可。

傳送門:廣州市高校畢業生招聘數據統計


在那段時間,我瞭解到的更多是流程化與標準化,瞭解到一個公衆號統一風格的重要性與提高排版效率的一些方法。

大三開學,在開啓個人號的同時,我還和朋友一起創了個校園新媒體團隊,做爲初創人員,利用開學季熱點及創意活動,一個活動下來漲粉2W,一舉成爲了學校公衆號裏的新鮮力量。

短暫的狂歡容易讓人失去理智,當冷靜下來的時候便會發現,太理想了,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如果沒有內容支撐,那註定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賬號。

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我遵循了自己內心所承認的價值,選擇退出,全身心投入自己個人號的內容產出。

在前三次接觸公衆號後,我開始對公衆號運營,有了一些新的認知,在保持內容輸入一年後,我決定開始嘗試着輸出。

而這一次。


第一篇試推文章沒有像四個月前一樣拖稿。

很多人都會創公衆號,但90%的會在一個月後停更,原因可能有幾個:對公衆號沒有一個詳細規劃,太注重數據,內容積累不足以支撐持續更新。

這也是我創號之初沒辦法確認的事情,而這次我有底氣了,從規劃到內容,再到運營心態,我用了兩個通宵,完成了初代規劃。

在第一篇試推推送裏,我深受珞珈影響,完成了一篇80%的“模仿”,只對文章字句和素材進行了替換,模仿了一篇經典文章。

當我大半夜拿着這篇文章去給珞珈看,徵求推送同意,很是感激,非但沒有收到律師函,珞珈大大還第一時間給予了我肯定,當了前排VIP粉絲,還轉發了朋友圈。


■ 第一篇推送在2017/07/25 晚上8點17分推送。


和很多人創號之初一樣,文章數據很好,朋友圈大家都在轉發和誇獎,一個晚上帶來了300個粉絲,這部分人大多都還在。

大家都知道,公衆號在2017年還是需要依靠活躍度和內容穩定輸出來獲取原創及留言功能,在那段時間我保持着白天寫文,夜晚排版至四點的狀態。

終於在第六篇推送的時候,我收到了開通這些功能的官方邀請,在那一天還有一個更令人興奮的一個邀請:一週編輯部の邀請。

當時看到邀請,幾乎沒有思考,很快就答應了,這也是我後來的持續輸出的動力所在,如果沒有這個選擇,可能九月份還沒開學,我已經寫不下去了。


在一週寫文章,在大老師指導下,不斷在學習探索,在內容設計層面上,都不斷優化,讓自己寫文章變得更加流暢,寫更多不同風格的文章。


在一開始,我給自己的公衆號的標準就是:內容有用,排版好看,用戶粘性。

關於內容,前陣子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大V所說:不少在技藝超過50%的人時,便停止學習去給別人傳道授業解惑……

其實認同他的話,我也一直在踐行:在超過50%的人以後,不停止學習,在保持輸入的同時,帶上自己的風格,不斷地去嘗試輸出,儘可能多地影響別人。

在創號之初,我以個人學習經驗來總結PPT,寫出了基礎大禮包系列文章,不少小白同學都表示極爲有用。


【PPT基礎認知篇】同學,你真的瞭解PPT嗎?

【PPT大學場景篇】90%的大學生都不會做PPT了

【PPT基礎入門】常用高效快捷鍵合集

【PPT基礎入門】基礎文本處理

【PPT基礎入門】幻燈片界面介紹

【PPT基礎入門】零基礎PPT動畫指南請簽收!

【PPT基礎入門】幾何形狀在PPT裏的百變玩法


雖然後來這一系列文章停滯了,回頭看這類文章也比較粗糙,但我能做的,就是以我的風格,拆解每一個板塊,寫我覺得實用的文章。


當然,PPT領域我還寫過其他類型的文章,偏工作型的文章,在此需要說聲抱歉,一定程度上這些文章並不能算是好的文章。

在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考慮了很久,我決定砍掉自己 “PPT” 這一標籤,開始對內容進行調整優化,於是大家後來便看到了內容更多樣的水韜。


不同的階段,對有用的定義不太一樣。

去年可能會單一的PPT傳教與工具安利,確實幫到很多人解決了一些日常問題,在知乎也寫出過一篇單篇50W閱讀 的乾貨文章。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去年年底更新頻率降了下來,沒有再寫PPT文章,沒有再寫單個軟件的安利,因爲我對自己的內容陷入了自我懷疑。


於是去年年底,我又停了下來。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寫的文章,到底有沒有有,要寫什麼等等問題,在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後,我確定了自己的答案。

2019年,我更願意寫一些體系化的長文,生活化的乾貨文章,能夠一篇文章內儘可能多地涉及內容,解決問題。

我寫了一萬字,手把手教會你推文排版。

2019了,如果你還想做一個個人號?

畢業季租房,我花了5000塊買來的教訓。

用了幾年微信,竟不知道它這麼好用。

除了海底撈69折,大學生還有哪些專屬優惠?

廚房新手指南:你想要的好東西都在這裏了

超實用!畢業生出租屋美化神器貼!

於是我寫了幾篇微信使用指南文章,寫過1W字的公衆號排版文章,也寫過大學生畢業社會再教育文章等等。慢慢發現,PPT已經不再是我的標籤了。

有人說,寫乾貨的都活不久

首先這句話,是對的,寫過的人才知道多難。

沒有一個公衆號會永遠地更新,如果哪天自己的內容沒有特色的時候,便是這個公衆號說再見的時候。當然,現在不是停下的時候。



接下來的內容,是向小夥伴們徵集的問題,可能也是大家會關心的問題,在這裏統一回答~


■ 運營個人號的收穫 & 得失

兩年了。有點感慨。

簡單談談自己的得失吧。

很多同學一提起我,可能會說哇哦,萬粉小博主,PPT大神,技術大佬,華商小網紅諸多之類的標籤。

雖然我不接受這些稱號,但我把這些當作對我的肯定

我以前是一個很自卑的人,通過這兩年的運營,讓我小有成就,我不再是一個小透明,我是一個寫了文章會有千人萬人看的小透明打字員了。

這兩年的經歷讓我感概人生的不確定性,高中拿過作文滿分,也在高考時作文離題,大學放棄高中所愛的語文,卻又因爲乾貨文章重新面對文字。

我寫了大概150篇乾貨文章,保持每週一更的頻率,大多數的文章都是一個人在宿舍,在房間,在教室,在咖啡廳敲下,我很放鬆。


寫字,似乎成爲我主要的消遣方式。

除了肯定與消遣,我也獲得了很多機會,進入一週,知乎機構號,課程,日常廣告變現,甚至在去年還被出版社編輯約稿,當然最後我以內容不足以出書婉拒。


失的話,更多的則是時間與健康

一篇文章所需的時間大概在2-3天左右,你可能需要很高強度集中時間去完成,有的時候對着電腦便是一天,做素材寫文章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

* 某篇推文所需要的素材圖清單

雖然我沒有胖太多,但是還是有胖的。除了胖,寫文章還會出現偶爾眩暈或者眼睛疼的情況,當然在這些問題之前,我還是先考慮怎麼保住頭髮爲妙。

■ 期間有沒有想過放棄?

這種想法,去年到現在大概產生了快1000遍,每次寫文章遇到瓶頸遇到選題荒,或者自己寫着難受的時候便會這麼想。

但當我冷靜下來,思考讓我產生這種想法的理由是什麼?我在90%的時候會把原因歸於我自己,自己能力不足纔會這麼難受。

如果因爲自己“蔡”還自怨自艾,那就太不man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發現不足,再去改變問題。

如果因爲寫不出文章就放棄,豈不是對不起關注我的同學,當然如果真的哪天不寫了,那一定是我成長進步了,我不用維持更新了,到時候會好好告別。


■ 第一次盈利是什麼感受?

大家可能在知乎都看過很多“從零開始公衆號運營月入2K”“下班之後利用公衆號月入過萬”的一些回答帖子,我之前也看,但比較難實現哈哈。

公衆號盈利變現,一般個人號可以從文章打賞,流量主,軟文三個入門的變現方式,我都大概說下感受。

我的第一次打賞,在17年,當時打賞是看不到打賞人名字的,文章每次都有150+的打賞,讓我信心倍增,產生一種可以靠文章發家致富的錯覺

當然,後來我知道這些都是我老爸老媽打賞的,我愛他們,他們這兩年非但沒有反對我幹這事,還經常提醒我記得給粉絲髮紅包。

流量主就不必說了,公衆號最穩定的收入之一,當然現在大家點擊的意願都降低了不少,再加上會被惡意舉報,所以應該是穩定且低

第一次接軟文廣告,大概是去年這個時候,是與一節版式設計的外國課程合作,當時自己對流程都非常不熟悉,好在與媒介對接非常順利。


具體啥感受:開心呀。

我還記得當時我才大三,我是蹦着回宿舍排版軟文的,收到款的時候就給自己買了一雙挺貴卻一直沒買的鞋,恰飯真香。

過去一年大概接了10條,對於軟文內容及課程有一些自己的要求,所以最近幾個月拒絕掉的投廣大概有20條。

接下來的規劃,抽空會重新啓動自己說了大半年的的付費社羣,希望九月開學季能夠上線,希望大家會喜歡。


■ 對於想做公衆號的建議?

很多小夥伴也在問這個問題,校園新媒體與自媒體的可能性與發展。

首先要說,以我的眼界很難給大家畫出三年規劃五年發展,僅以當前發展的環境與發展,我可以簡單談談一些觀點。


① 做個有內容的號。

內容永遠是王道,大家可以利用活動套路抽獎等方式快速漲粉,但如果你想要長久,一定要有足夠吸引人的內容及形式

有人會說,現在說內容王道都是傻子,利用各種裂變漲粉嘩啦嘩啦多好多快,我個人比較牴觸所謂的流量池裂變,我更希望大家認可內容,而不是爲了滿足利益點。

以我們熟悉的@粵知一二@不會畫出版社,便可以知道優質內容對一個公衆號的重要性。

當你有了內容,做其他的營銷變現活動,也會有底氣很多。


② 我不太建議做個人公衆號。

你可以做,雖然很難,你一個人要負責整個公衆號,你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難度不會小,如果耗費太多精力沒效果,可以換其他的學習方式。

但如果你真的想進入新媒體行業,有一個個人號運營經驗會是一項很好的加分項。

另外,建議給自己設置一個進階性的規劃,避免做無用功,及時止損。


■ 對粉絲說的話

這部分是小夥伴們要求的,想聽一些油膩的話。

我不是一個太會表達的人,當然這篇文章已經寫了5k字了,那就在最後簡單說一些對粉絲說的話吧。

其實我不太喜歡用粉絲這個詞,我不是什麼大V,也不想當個大V,我更喜歡稱大家爲小夥伴。

大家能在千萬個公衆號裏找到我,關注我,並一直支持我,成爲我的“水軍”,成爲朋友圈刷屏的夕陽紅,甚是感謝。

無數次想放棄,就會在想,萬一這篇文章寫出來對100個人,對10個人,哪怕只是對1個人有用呢,每一個好評點贊,都是無限動力。

現在看來,我還堅持着兩年前的初心,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在這個兩週年的文章裏大家又看到了這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